袁正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寰枢关节位于枕颈移行部,形态结构复杂、功能特殊,是整个脊柱最灵活、最薄弱,同时也是最危险的运动节段。本文将对寰枢关节结构变异两以影像学的角度阐述相关研究进展,为明确变异的发生与表现、提高相关变异的影像学诊断及治疗水平提供支持,从而为寰枢关节疾病的诊断提供解剖学依据。
【关键词】寰枢关节;解剖学;变异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9)05-0324-01
1.寰枢关节结构变异的影像学研究意义
寰枢关节相关解剖变异可能引起局部的病理变化与功能异常,极少部分危险性较大。寰枢关节相关解剖区为一个复合体,该复合体可以作各种复杂运动[1]。目前世界范围内寰枢关节相关变异无统一的分类标准。寰枢关节相关解剖变异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C1-2不稳或脱位,研究寰枢关节相关结构变异和分类,有助于为其预后与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方案[2]。通过结合常规数字X线、CT/CTA三维重建、MRI/MRA、临床症状与体征,可为寰枢关节相关变异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坚实的解剖基础与理论保证。
2.寰枢关节结构变异医学影像学检查技术:
2.1常规数字X线/DR:
X线颈椎侧位开口位在观察寰枢关节半脱位中常见的局限和不足有以下几种:①侧位开口位投照体位不标准导致误诊。②敏感度不高,对于早期或不典型的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其线影像表现证据不足。③对于颅底发育异常或者开口困难例如外伤的患者,侧位开口位常因颅底或牙齿局部遮挡不能完全暴露,造成诊断困难或者不能诊断。④对于某些类型的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如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型患者,线影像表现不能明确诊断。⑤线在判断旋转性的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旋转方向及旋转角度方面,远不如冠状扫描及其各种方位的重建图像显示清楚。⑥此外尚有患者的配合情况、医生摄片水平的高低、曝光条件是否充足等因素均可影响线诊断的准确性。因此开口位检查虽然是检查寰枢关节半脱位的首要手段,但是由于线对显示寰枢关节半脱位还存在着诸多局限和不足,所以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必须结合临床全面考虑,必要时还要对其进行扫描检查,然后才能对其做出正确的判断。
2.2CT:
近年来利用三维重建成像的方法来确定诊断已有报道,尤其是多平面重组,和表面遮盖法叮,这两种方法己成为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的金标准[3]。但是CT检查不能显示寰枢关节周围的韧带,我们只能依靠对骨性标志的观察测量(寰齿前间隙、寰枢关节外侧关节面的旋转)来间接推断韧带的损伤程度。
2.3MRI:
常规的检查方位包括矢面、冠面及横断面,采用的层厚为3mm,采用的层间距为0.5mm,FOV为250mm,使用512×512的矩阵,T1加权成像采用SE系列或FSE/TSE系列,T2加权成像采用FSE/TSE系列或FRFSE系列,必要时在PACS系统上进行数据分析(有3D系列的,进行三维重建分析)。MRI最大的检查优势就是它对于软组织的显示具有很高的对比度,而且还能够多层面、多方位成像,同时还没有电离辐射等。所以在骨骼、肌肉、韧带的显像中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效果[4]。所以,MRI在显示寰枢关节周围的韧带、外在的关节囊、内部的脊髓以及周围的滑膜等方面都明显优于X线与CT。
3.影像学诊断的优势与不足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医生们通过对医学影像学资料及相关资料的研究可以间接获得相当于人体解剖学的资料,这种高效和快捷的方法能为寰枢关节相关解剖变异的诊断带来以下几大好处:1)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为寰枢关节相关解剖变异的研究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常规数字X线能对其做出初步断,CT/CTA三维重建及MRI/MRA能够对其做出进一步诊断,3种医学影像检查的结合应用能大大提高该变异的发现率;2)医学影像学对于寰枢关节相关解剖变异的研究具有真实可靠与三维观察的特点;3)医学影像学对于寰枢关节相关解剖变异的检查简单高效,与临床诊断符合率高;4)寰枢关节相关解剖变异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改变,均可以通过医学影像学来显示。CT/CTA三维重建及MRI/MRA的应用能进一步确定其诊断的准确性,并清晰显示变异的周围结构,实现变异诊断从定性诊断到定量诊断。当然,医学影像学诊断有其局限性,任何一种医学影像检查都有误诊或漏诊的可能性,必须结合临床资料及其他诊断技术做出综合判断。
4.对未来寰枢关节结构变异的影像学诊断的展望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文化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目标追求也越来越高,但同时由于交通事故引起的寰枢关节半脱位病例也在逐年的增加,这样对我们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来充分细致的了解颅颈交界区内部骨骼和肌肉的损伤,合理安排适当的检查流程,选择出更加有效的检测方案来诊断颅颈交界区韧带损伤。通过归纳总结韧带出现损伤以后的信号变化特点,系统而全面地去评价颅颈交界区地稳定性,及时的指导临床来选择出高效有用的治疗方案、对于准确估计患者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我们相信,在3.0T超导磁共振机的逐渐普及和相对应的处理软件逐渐完善,MRI在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分辨率也将逐渐提高,这样就能够进一步的节约检查时间,也将极大的减少漏诊和误率,寰枢关节半脱位在MRI检查中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拓展,我们的认识也将会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韩梅,林令博,孔祥荣,等.枕环枢复合体的影像学研究进展[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6(1):71-73.
[2]尹一恒,于新光,周定标.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胚胎学基础及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外科杂志,2012,50(3):272-274.
[3]段少银,蔡国祥,林清池,等三维重组诊断寰枢关节不全脱位的实验及临床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12):1299-1302
[4]诸长明,张晨逸,袁家齐.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35例临床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5(4):554.
[5]ShaoyinDuana,XienHuanga,QingchiLina,etal.ClinicalSignificanceofArticulatingFacetDisplacementofLateralAtlantoaxialJointon3DCTinDiagnosingAtlantoaxialSubluxation,[J]FORMOSMEDASSOC,Issue10,October2007,Pages840–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