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秀甘肃省康乐县康乐中学731500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新的课程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课程改革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方式和方法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新一轮的课改便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教师是人类桥梁的工程师,这个职业光荣而神圣,如何在新课改下提高我们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是我们教师的职责,也是我们追求的永恒主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经验和对新课改的认识,谈谈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课堂效率兴趣
“数学是思维的灵魂”。它在提高人的思维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因为它的特点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有严密的逻辑性,又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广泛的应用。作为一名高中数学老师,如何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生活身边的事物,并学会用数学的逻辑思维去思考问题,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世界,又能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自主学习呢?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多样、有趣和富有探索性,倡导现代信息技术走进我们的数学课堂、合理整合数学学习资源等,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尤显重要。长期以来,数学教学倍受人们的关注,许多一线数学教育工作者对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作了积极的钻研和探索,得出了很多宝贵经验,也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有很多教学模式和方法值得参考、推广。因此,我们在吸取他人教学经验和方法的同时,要敢于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所以面临课改的浪潮,我们广大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勇于实践。走出一条真正适应我们甘肃省康乐县高中数学现行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崭新道路。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课堂学习氛围
在传统思想的束缚下,我们教育教学的观念往往是教师是高高在上的严师。所谓“严师出高徒”。教师教,学生学,学生必须按照教师的方法和思路进行课堂学习。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身随心违,课堂效率很难提高。古人云:“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益”。所以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观念,转变角色。在我们数学教学的课堂中,尤其是高中数学课堂至关重要,“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和学生之间应是一种人人平等、相互帮助、合作学习的伙伴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心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原动力”。如果学生对教师比较喜欢,有较好的印象,就会对其所教的课程特别感兴趣,并会特别努力学好这门课程。因此,在我们高中数学教学的课堂中,教师要关心、爱护、尊重每一位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要想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就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数学课堂这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由地翱翔,尽情地吸吮知识的乳汁。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自己领航员的作用,引导学生“如何科学的学习”、“促进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并将其应用于数学课堂,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用爱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二、让多媒体走进课堂,使数学课堂丰富多彩
随着人类社会大踏步的前进,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去至关重要。由于教学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学习的过程,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学习没有积极性,学习的兴趣不高,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高中数学教学,创立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的学习情境,建立情境——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并充分利用媒体图、文、声、形并茂的优势,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并且生动、形象、具体、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耳目一新,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并开拓了学习的新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挖掘学生学习英语的潜力,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数学学习的意识;开拓学生新思路,使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
赞美是一种心灵的雨露。自古以来教学都离不开评价,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评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对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传导给学生。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正面的评价,那么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了满足,会感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快感,随之而来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提高了。
总之,新课改下数学教学过程对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领悟新课程的精神,要树立新形象,把握新方法,适应新课程,把握新课程,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为最终提高新课程的教学而努力。我们要以一颗火热的心,真诚关注每一位学生,与他们进行真诚的交流,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微弱的星星发出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
[2]郑毓信课程改革2005──论积极促进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5,10。
[3]万桂林数学应用意识的开发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太原:教学与管理,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