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提琴演奏发音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论大提琴演奏发音问题

金真真

金真真(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管弦系音乐表演专业,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针对大提琴演奏的发音问题提出具体的训练方法,将此方法的实施具体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弓与弦接触点的掌握、右手握弓与运弓的方法、肘部力量的运用、换弓与换弦的方法,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好发音的方法,使学生逐渐养成对美好音色不断追求和对艺术精益求精的好习惯。

关键词:大提琴;演奏;发音;训练;方法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促使大提琴演奏艺术突破了国界,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水平。面对这种趋势,我们绝不能墨守成规、固步自封,我们要善于融各派演奏技术之所长,建立适合我们自己的、科学的教学体系,这已成为大提琴演奏艺术教学与实践的当务之急。本文主要对大提琴在演奏中发音的一些关键问题略作阐述。

1弓和弦的准确接触点至关重要

1.1掌握好弓和弦的准确接触点。宇宙间一切的力都是成对的。这两个力,一个在受力的物体上,一个在施力的物体上。在弓和弦的关系中,弓就是施力的物体,弦是受力的物体。运弓就是表现出弓的施力作用,那么弦受的力是另外一个跟它相等但是方向相反的力。这一点在大提琴演奏中运弓至弓尖时表现较为突出。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运弓至中弓之后一直到弓尖这个过程中,演奏者必须在施加适当压力的同时,为了补偿这两个力的不相等,可以借助我们的身体,也就是用前胸顶住琴背板向前做相应的推动,使受力体的力增大,进而使这两个相反的力达到大致“相等”。

1.2掌握好相对固定的触弦点。所谓相对固定,即在演奏空弦、某一个长音或某一个把位内的音时,弓在弦上的接触点是需要相对固定的。如果这时不能很好地控制住弓子而使其在运行中上下滑动,就会影响琴弦的正常振动进而发出劣质的声音。

弓在弦上的接触点又不是不变的,琴弦的粗细,把位的高低,都要求接触点有所变动。在不改变弓速和弓压的情况下,琴弦越细,把位越高,接触点就要越靠近琴码;反之,接触点就应适当上移,但以琴码与指板末端的中点或稍偏上的位置为限。只有当乐曲需要作轻柔、暗淡、虚幻、飘逸的特殊效果时,才允许接触点靠近指板或在指板上运行。然而,遗憾的是在初学大提琴演奏的孩子中,演奏时接触点靠近指板,甚至在指板上运行,这已经成为通病。因为这样运弓最为省力,几乎一碰就响,但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啊!因此教师只有严格的要求,正确的指导才能改变这种状况。

1.3善于用眼睛注视弓和弦的接触点。善于用眼睛注视弓和弦的接触点能帮助我们找到纯净的声音,要随时注意弓子在弦上的平稳性,免得使音跑调。有时我们拉出难听的音时,一听便知,准是弓在弦上的接触点转移了。还要注意,决不能养成看左手把位找音准的习惯。但是,看着右手还是有必要的。因为弓和弦的接触点不是固定不动的。有人讲弓和弦的接触点应在弦上的1/11处,但每把琴的质量都不一样,振动波幅当然也不相同,所以还应学会用耳朵来帮助校正音准,因为当你拉出最完美的旋律,体现出最完美的音色时,那是你找到每把琴的最佳振动位置。所以,弓在琴码指板之间自由移动,是保证声音纯净、音色完美的基本原则,按照这个原则演奏,才能有效运用各种混合弓法,演奏各种不同要求的乐曲。

2对音乐的预先感觉并使这种感觉延续不可忽视

发音的练习同其他的练习一样至关重要。只有单独认真地训练发音,才能够使自己对表达不同程度的每个音加以正确的控制,并且能专注地分析发音的每一个细微环节。

2.1对音乐的预先感觉。唐代的张彦远就曾经讲过:“旨在于立意而归乎用笔。”作画,构思是第一位的。我们的演奏也一样,我们要发出音乐内容中所要求的一种声音,那么我们头脑中必须事先想象出这种声音的实质,这就是内心听觉。由我们的大脑指挥筋骨、肌肉等机能作出反应,探索、追求这种声音。一旦声音发出,即由我们的听觉加以严格的监听。如果声音还不完全合乎要求,那么就应对肌肉等机体的机能再作调整,直到发出使我们满意的、符合音乐要求的声音。

2.2对音乐的预先感觉的延续。每个音在未出来之前,演奏者就应有所准备,做到有条不紊。这样就为后续音安排了充足的调整时间,免得出现“手忙脚乱”的问题。长期注意培养对音乐的预先感觉习惯,并且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就能使心中的歌唱性加强,节奏也就很自然地随着音乐而流动,而不会出现抢拍子和拖拍子的现象了。

3右手对弓子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3.1右手的运弓与握弓。运弓的动作一拉一推,在这个运动中要平衡、均匀、协调、自然、省力、有效。弓与弦始终呈直角,这是整个运弓技巧的基础。只有当弓与琴弦垂直运行时,琴弦才能产生规则、充分的振动,从而发出优美的声音来。如果运弓角度倾斜,一方面弓在弦上容易滑动,还会影响琴弦的规则振动而发出噪音。这种倾斜如果超过50度,琴弦就几乎不能产生振动而不会发出声音来。运弓时,手臂各部分是一个有机的、协调的整体,不能是孤立的、机械地为了做动作而动作。运弓动作的规定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只有当弓与弦垂直运行时产生的规则振动,才会发出悦耳的声音,这才是运弓动作的最终目的。

好的声音来自正确的运弓,同时也离不开正确的握弓、合理的压力分配与传递。

最基本的握弓姿势,是用右手握住弓柄,弓垂直向上,对准自己的鼻子,弓毛侧向左面。右手臂下垂,完全彻底放松,然后做准备握弓的姿势。

另外,不可忽视肘部运用在大提琴演奏中的重要作用。运全弓时,肘部运用是保持声音完美的重要环节。下弓时,应注意从弓根开始起全弓,肘自然伸出去,把臂的力量从中弓传到弓尖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肘要向前右方无限伸出去。

3.2右手的换弓与换弦。换弓换弦就像左手的换把一样,做得不好就会影响音准。因此要注意不要妨碍弦的振动和力的运行。

换弓要注意弓尖与弓根的换弓。弓尖换弓是在依靠臂肘的支持下,右手随着回上弓。弓根换弓是在从上弓至下弓换弓和换弦时,肘同小臂的余力还在继续走向弓根,但手指内部传递转换的力量一定要使未完的上弓声音保持住。另外,从食指转到中指、无名指时,小指要做迂回的动作反射。当力量转到小指时,食指已经在转向下弓了,如同在水中摆布,将布的一角向右拉,布会随同你手摆动的方向自如地摆动;当向左掉头时,虽然你的手已经转回,但布的另一角还有着向右的余力。换弓这个例子与“水中摆布”同理,即弓根部换弓送指,往前送和往后拽是同时进行的。

上下弓换弦,除右指的动作外还要求弓的各部位力度均匀。换弦时,弓尖运弓,肘先抬起来用上力,上下弓的力度就能得到均匀与平衡。

此外,在运弓时,要有一个好的、正确的起奏。因为只有好的,正确的起奏,才能使琴弦产生规则的充分的振动,从而发出优美纯正的声音。起奏的音,有强有弱,当然不能一概而论,安静柔和的起奏,要以柔和的力度和较少的弓毛,从非常接近琴弦的地方开始运弓;热情有力的起奏,运弓时可事先加上压力,并配以快的运弓速度,让弓“咬”住琴弦,发出刚劲有力的声音。

总之,大提琴的发音是需要长期体会和练习的,从技术环节到音色的优美,都需要不断研究和探讨。只要我们抓住大提琴演奏发音问题的关键环节,刻苦训练,就一定能够演奏出美妙的音乐来。

参考文献

[1]宗柏,等.大提琴演奏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大卫·布鲁姆.卡萨尔斯和他的表演艺术[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