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1

早期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

韩静杰

长沙市第一医院410005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平行对照法分为研究组(早期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术后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对照组康复优良率分别为97.50%、80.00%(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JOA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实施术后早期护理的效果更佳。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早期护理;康复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采用手术治疗。但多数患者缺乏对自身疾病及手术的正确认识,加上腰椎部位含丰富神经组织,术后极易出现神经根粘连等现象,需辅以良好护理干预[1]。本次研究旨在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康复中早期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均知情同意。平行对照法分组,各40例。研究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36-72岁,平均(52.65±3.05)岁;病程3-19个月,平均(9.68±2.17)个月。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34-73岁,平均(52.70±3.11)岁;病程3-20个月,平均(9.70±2.11)个月。两组临床资料保持同质性。

1.2方法

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告知术后注意事项、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用药指导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早期护理,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术后第1周,协助患者进行适量早期肢体被动活动,如屈曲、伸展等;腿部抬高300-600,确保膝关节伸直,15s/次,3次/d,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第二阶段:术后第2周,根据恢复情况逐渐调节锻炼内容;指导进行腰背部柔韧性锻炼,协助患者头部、肩部、臀部、足部贴近墙壁站立,5min/次,3次/d;膝关节伸屈,缓慢抱膝,5遍/次,3次/d。

第三阶段:术后第3-4周,下床活动,结合第二阶段腰背部柔韧性训练;仰卧位,进行屈肘、屈髋、屈膝锻炼,以可耐受为主,3次/d。

两组干预后均随访3个月,评估术后康复效果。

1.3观察指标

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标准[2]评估术后3个月康复效果。包括日常活动、临床检查、自觉症状3个维度,总分值范围为0-29分。得分越高,情况越好。康复疗效评定标准:术后3个月JOA评分降低≧90%,为优;降低≧60%,但不足90%,为良;降低≧25%,但不足60%,为可;降低<25%,为差。优良率=优率+良率。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资料。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以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JOA评分对比

术后3个月,两组JOA评分均较术前提升(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干预前后JOA评分对比(,分)

2.2两组康复疗效对比

研究组优良率为97.50%:优28例,良11例,可1例,差0例。对照组则为80.00%:优22例,良10例,可6例,差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P=0.034)。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发于中老年人,会导致出现下腰痛、功能障碍等现象,影响生活质量。手术是该病常用治疗方法,能摘除突出部位,改善神经根粘连、活动受限症状。此外,彭丽丽等[3]调查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辅以有效护理干预,在促进康复、改善生活质量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对研究组实施早期护理,强调按照术后不同恢复阶段,为患者提供针对性康复指导,以满足需求,实现康复护理的连贯性、有序性和针对性。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3个月JOA评分改善效果更佳,且优良率高达97.50%。凸显出早期护理应用的有效性。笔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早期护理能促使患者进行科学锻炼,改善血液循环,预防术后疼痛、神经根粘连等,从而改善康复效果,临床价值高。

综上所述,早期护理有利于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岳慧玲,胡三莲,杨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0):2873-2876,2877.

[2]于志伟,钱瑜.术后早期康复对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预后的影响[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6,25(11):933-935.

[3]彭丽丽,余凤娇,王青.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6):20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