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彩霞(广西区人民医院广西南宁530021)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4-0338-02
【摘要】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由于患者年龄大,机体抵抗力低,基础疾病多且病程长,病情重预后差,因此病死率较高。本文根据心血管内科疾病以及老年患者的特点,提出心血管科人性化护理的重点及干预办法,旨在有效地辅助治疗心血管疾病,减少急、危、重症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干预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
随着我国踏入老龄化社会的步伐加快,我国老年人越来越多,也意味着心血管疾病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对心血管内科护士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护理工作的内容有着更深刻的变化。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心肌梗死、心绞痛以及心力衰竭等,长期反复发作,均为能导致死亡的危、急、重症。由于自身的基础疾病,再加上老年人生理因素,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往往暴露出许多心理问题和新的疾病、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且两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同时由于患者对疾病的反应迟缓,负性情绪多,家属的期望值高,给工作量较大的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1转换角色,换位思考
1.1从传统工作的角度来说,护士的工作就是执行医生开出的医嘱。在提倡护理工作人性化的今天,除了要执行医嘱之外,护士还应多了解自己所管辖患者的生活、性格特点,把自己除了是护士还是晚辈的角色体现出来,与患者的和谐沟通有利于向患者进行疾病预防宣传,指导疾病治疗,同时也有利于工作得到配合并顺利开展。
1.2了解患者的衣、食、住、行习惯,针对病情有目的地指导患者改正不良生活习惯,以减少疾病恶化的几率。在心血管内科,最常见的急救患者就是心功能不好的老年患者,在天气转冷或者日夜温差大的时候不注意保暖,容易引发严重心力衰竭,因而,对那些自以为身体还可以的、比较倔强的老年人就要注意劝说的方式,但最终目的是要其注意穿衣保暖。
1.3对患者的关怀可以延伸到对其家人的了解。很多老年患者住院期间被发现存在害怕孤独的心理,其主要原因是子女工作忙,老人又不好意思开口,此时医护人员除了要帮助老人解决心理问题外,更重要的是要以一个专业医疗工作者的身份对患者家属进行善意提醒,使其配合患者的治疗。
2心血管内科护理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2.1休息的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医生强调最多的是患者要有足够的休息,因为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会极大地影响疾病的治疗,甚至导致更为恶劣的后果。因此,凡是会影响患者休息的因素,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都是要引起重视,并尽量避免,这同样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2.2便秘的护理便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且严重的便秘常伴有头痛、腹胀、厌食,并因排便时过度屏气使老人颅内压和肠内压升高,从而诱发心绞痛、心率失常甚至心肌梗死,因此不容忽视。在不运动的老年人中,左半结肠和直肠内可见到粪便积聚现象。在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建议不要过于依赖排便药物解决问题,以免增加药物对消化道的刺激作用,而应从生活习惯方面纠正,如进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适当摄取粗糙、多渣的杂粮及油脂类食物,适量饮凉开水、蜂蜜等。做到劳逸结合,适当参加娱乐活动,加强腹肌和盆底肌的锻炼,有助于便秘的预防。
2.3失眠的护理在我院住院的老年患者多因住院后环境、心理、疾病因素导致失眠,表现为难入睡或是入睡后易醒,醒后不能继续入睡的情况。失眠原因还包括心血管疾病本身的特点,心血管病易反复发作,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冠状动脉收缩,导致心肌缺血、低氧,患者往往因胸闷、憋气而惊醒,导致睡眠不稳。由于夜间平卧后,皮下水肿液的吸收,膈肌上抬,使患者产生阵发性呼吸困难,影响了睡眠。治疗药物的副作用,医护人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有效干预,包括保证病房的安静、睡前开小灯,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满足个人睡眠条件。
2.4心理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易产生各种思想顾虑,情绪易激动,甚至绝望,从而导致病情恶化。认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干扰有:①忧虑心理;②绝望心理;③猜疑心理;④抵抗心理;⑤应激心理。医护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出现这些不良心理的情况及原因,耐心劝导和抚慰,主动与他们沟通,给予精神支持,解除其精神压力,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5氧疗护理非严重缺氧患者采用低流量鼻导管吸氧,即2~4L/min,浓度30%~40%,严重缺氧者6~8L/min。急性肺水肿患者采用30%~50%乙醇湿化交替吸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予以间歇低流量持续吸氧,呼吸功能不全者使用面罩加压吸氧或必要时行机械通气。
2.6药疗护理护士应掌握心血管病常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做好三查七对,对于特殊的药物如地高辛应向患者详细交代,并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防止错服、漏服,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输液中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加强巡视。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保护好患者的血管,掌握心血管常用药物的剂量、方法、作用及副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的社会,目前我国老年人已达1.3亿,老年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社会的老龄化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护士不仅是治疗者,更是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和预防疾病的教育者。如何促进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成为心内科护士面对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苏牛虹,丽华.心血管疾病的护理干预.《中国医药导报》,黑龙江省第二医院,2009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