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莱山区滨海中学赵传珍
【中图分类号】G331.52【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3-0064-02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英语课程标准》的日益完善,为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将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转变成语言交际运用型教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教师如何教、引导学生如何学,已经成为所有英语教育工作者都在关心的问题。而能流利的进行阅读也是我们英语学习与教学的一个更具有实际功效的手段,另外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
从目前中考各级各类英语考试中可以看出,阅读的比分逐渐增大,份量也逐年加重,阅读题已成为考试中检测学生理解程度和阅读能力的重要项目,所以阅读也成为决定中考英语成绩的一个重要方面。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能使学生能够得心应手的应付考试,而且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认真研究新教材的阅读目的,培养和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这是他们适应今后学习、工作之需要,也是为进一步提高中学生听说能力及发展写作能力所必需。那么英语老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呢?
一、优化师生关系,培养阅读兴趣
吕叔湘先生说:“阅读是很不简单的,学者大有可学,教者大有可教。”英语阅读教学亦是如此,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一种相互性,即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要想在英语阅读道路上事半功倍,首先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建立的平等互信的关系,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是学生学习时很重要的外部因素。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强调“发现”,即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鼓励为主,使其能够建立起学习英语的信心。有了信心,学生会更加主动以及积极的面对我们的英语阅读。此外,我们应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比如利用媒体手段(电视新闻、报纸等),在让学生积极的吸收有效信息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其在初中阶段形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二、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能
1、把握文章和段落的主要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在阅读中尽快地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的意图,抓住五个“W”(when,where,who,what,why)。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对文章有了基本的认识,这是更好的进行阅读的第一步。
2、猜测关键词的能力。要猜测一个关键词的意思,必须依靠上下文进行,有时甚至要将该词放到整篇文章的大背景下去推测它的意思,这就要求学习者有相关的背景知识。掌握了关键词,也就对全文有了整体的统筹的认识,进而能够更好的理解文章,也就可以更好的进行阅读与认知。
3、根据主要问题猜测全篇内容的能力,通过对英语文章的研究,利用主要问题来猜测全篇内容可使阅读的速度和效率更高,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阅读更加具有针对性,也可以帮助学生阅读。这样的方式在听短文选择正确答案的试题测试中尤为有效。
4、根据已知内容推测未知内容的能力。有时一篇文章限于篇幅,不能将其内容全部列出,有时会省去文章前部,有时会省去后部,有时会省去某些细节,这就要求读者能根据已知的内容,想象出未知部分的内容,以便能更好地把握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所以要指导学生在文章中寻找到有效的信息点,大胆的进行猜测。
5、能就开放性的问题进行讨论。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不但使人从中学到语言知识,它更能去影响一个人的思想行为,所以在处理一些有关人文常识的文章时,教师需多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利用此时机进行德育教育,让一篇文章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如我们选用了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便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选用一篇科普文章,除了讲解科普知识外,还可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这样教育的效果远胜过没有实例的“论道”式的教学。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增强阅读的能力,而且可以增加知识量与信息量。
三、精心进行问题设计,遵循一定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
教师设计课堂上所提的问题,必须围绕教学目标,为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服务。提问,不能为问而问,不能脱离课文内容而乱提问。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熟练掌握本课的重难点,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有的放矢地设计问题。备课要紧紧围绕重点、针对难点、扣住疑点,体现强烈的目标意识和明确的思维方向,避免随意性、盲目性和主观性。如果脱离这一点,往往会导致“问无实质,问多无趣”,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发展。
2、层次性原则。
教师设计问题时应分出层次,力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发展,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要求教师的课堂提问要从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理解水平的差异进行设疑,让大家都在最近发展区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让基础好的同学有所提升,基础差的同学有所收获。
3、渐进性原则。
知识的掌握、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积累的过程。因此,教师设计问题时应适应学生认知过程和接受客观事物的规律。提问的设计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等一系列规律,让学生能够拾级而上,循序渐进。
4、量力性原则。
教师在问题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正确认识学生并科学地估计他们的知识和智力水平,真正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问题设计要有“弹性”。课堂提问时,问题的难易与提问对象的水平应努力追求“跳一跳,摘到桃”的理想境界,避免学生能力有限而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的积极性,产生厌学情绪;或因问题过易,学生能力过强,而失去提问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让学生觉得没有挑战性,影响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四、注重阅读后的巩固和拓展
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对重难点进行精讲,可以组织适当的口语和笔头训练,引导学生背诵几个好句子,有能力的同学要求复述文章(选择有价值的文章复述,否则只是增加学生负担)。阅读结束后还应注重知识的拓展,即文化背景的加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如果学生在阅读中缺少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往往会造成一些困难。新标准教材涉及到了英语国家的许多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应善于帮助学生挖掘教材中所隐含的文化内涵。教师可采用和学生一起从网上查找与这些节日有关的资料、观看相关的视频资料、听相关的英文歌曲、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此外,在科学使用教材的基础上,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些文化知识内容丰富的阅读材料,进一步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
五、精心选择阅读材料,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
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单纯地通过教科书中的课文教学是不够的,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定数量的读物。因此,精心选择阅读材料,也是提高阅读能力、培养阅读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在给学生选择材料时应注意:(1)材料内容的趣味性。有趣味的材料能很好地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阅读兴趣,从而使他们自主学习。(2)材料难度要适中,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3)题材要多样性、要广泛,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4)材料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可涉及科学技术、经济改革、卫生环保、休闲旅游等热门话题。广泛的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开阔视野、开拓思路,还有利于学生了解英、美等国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思维习惯及英语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
总之,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参与、体验英语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也正是英语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