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药物性干预控制癌痛的护理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1

非药物性干预控制癌痛的护理进展

李艳丽

李艳丽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胸外科天津300000)

【关键词】非药物性干预;癌痛;护理进展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8-0257-02

目前临床上药物治疗癌痛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峰,而非药物性干预控制疼痛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这需要医生、护士、患者及家属共同关心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其中护士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近年来晚期癌症患者非药物性控制疼痛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疼痛的定义

国际疼痛协会(ISAP)1979给疼痛的定义: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

2.疼痛的评估

2.1视觉模拟评分法(VAS):VAS是诸疼痛强度评分方法中最敏感的方法。标尺从左到右依次标有0~10的数字,数字越大,表示疼痛强度越大。

2.2Wong和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1]:该方法用6种面部表情来表达疼痛程度:①非常愉快,无疼痛;②有一点疼痛;③轻微疼痛;④疼痛较明显;⑤疼痛较严重;⑥剧烈疼痛,但不一定哭泣。

2.3生理变化测量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呼吸方式、局部肌肉的紧张度、掌心出汗等,间接了解疼痛的程度[2]。

3.影响非药物性癌痛控制的因素

3.1与护士有关的因素

3.1.1对癌痛评估不足

评估疼痛是控制疼痛的第一步。毛兴玉文中调查[3]中发现护士对患者疼痛的评估往往低于患者的自我感觉。

3.1.2缺乏对癌痛患者的个性化护理

每一位患者都存在者个体差异,护士在实施癌痛护理时,未因人而异,会导致癌痛效果不佳。

3.2与患者有关的因素

主要表现在患者陈述病情时隐去疼痛的病史或降低疼痛的等级,有些患者对疼痛描述不清,成为治疗不充分的另一重要原因。

3.3与社会支持有关的因素

综合社会支持包括专业支持,家庭支持和志愿者支持3个方面,专业支持包括医学信息和心理支持,使患者积极乐观地面对疾病。

4.护理

4.1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4.1.1强化对患者癌痛的重视

护理人员对癌症的重视程度不够,影响了对癌症患者的护理质量。医院应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4.1.2提高护士准确评估疼痛的技能

护士需掌握评估技能,才能准确地评估疼痛。

4.1.3实施个体化护理

应用合适的评估方法对患者的疼痛进行准确评估,制定个性化措施,尊重其对疼痛应对方式的选择。

4.1.3.1身体松弛疗法

松弛疗法是通过鼓励的语言和暗示让患者渐进性的肌肉放松,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田建萍[4]研究显示,松弛疗法能明显的缓解疼痛。

4.1.3.2娱乐疗法

通过娱乐项目使患者的注意力集中于疼痛以外的刺激内容,阻断部分痛感。如Hilliard[5]实验表明,音乐组生存质量评分更高,可以提高终末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4.2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认知

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让患者了解疼痛的方式、内容、评价及治疗计划,有助于患者正确述说疼痛的程度、缓解疼痛的疗效。

4.3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4.3.1家庭支持

除了医务人员之外,家属也需要全力参与,且家庭起着是非常关键的作用[6]。

4.3.2社会志愿者支持

由社会爱心志愿者和医务人员组成志愿者小组或肿瘤沙龙,关爱癌痛患者。据苏秀[7]研究显示,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癌痛也得到了缓解。

5.小结

非药物性干预对控制疼痛有显著效果,为护理工作的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护理人员应该从各个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个性化的镇痛措施,为患者缓解癌痛。同时,综合社会支持干预是个有效的模式,通过综合社会支持的方式从而达到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负性心理的发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姜晓丽.临床护理专家能力测评研究及发展趋势[J].护理管理杂志,2010,3(5):22.

[2]田素霞.癌症疼痛的评估控制和护理进展[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9,14(1):87.

[3]毛志兴.癌症疼痛的护理问题及对策[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27(6):541-542.

[4]田建萍.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病人疼痛的影响[J].全科护理,2009,7(12A):3141-3142.

[5]HilliardRE.Theeffectsofmusictherapyonthequalityandlengthoflifeofpeoplediagnosedwithterminalcancer[J].JMusieTher,2003,40(2):113-137.

[6]刘跃华.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0(5):318-319.

[7]苏秀.情感支持对中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7):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