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教师;学生
一、背景和特点
教学组织形式,是为实现一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育内容或学习经验,在一定时空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媒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教学组织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及其对培养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学组织形式也不断发展和改进。
通常是根据教学单位的规模和师生交往的程度来划分教学组织形式。按照教学单位的规模大小,可分为个别教学、小组教学、班级授课(小班教学、大班教学、合班教学):按照师生交往的程度划分,可分为直接的的教学组织形式(包括个别教学、小组教学、班级授课等)和间接的教学组织形式(包括个别学习、伙伴学习、合作学习、广播电视教学、计算机教学等)。
从表现于外部的特点来看,教师和学生都参与或形成了特定的组合形式。师生的活动必须适应一定的时空条件,并形成一定的“搭配”“组合”关系。教师和学生以这种程序和“搭配”关系共同活动,直接或间接地相互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包括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程序、步骤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集结或综合。
二、教师组织课堂活动中影响学生参与度的原因
1.教师控制提问,学生参与度低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非纸笔型评价手段,也是课堂上师生交流的最普遍的方式。教师通过不断循环的“提问——回答——反馈”环节,帮助学生回忆旧知识、掌握新知,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矫正补救,从而使课堂教学在师生和谐共鸣中有序推进。但在课堂教学的“提问——回答——反馈”环节中,发现大多数的课堂提问都是由教师严格、有序地主导和控制着的,越是精彩的公开课,教师对提问的控制越严密。提问由教师来主导,反馈也是由教师来进行,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例如,在上阅读课时,教师一般会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文,然后开始提问,每个问题提问一名学生。如果该学生不能回答,教师为了节省时间,教师再提问第二名学生,直到得到自己期待的答案。如此提问完所有问题。无论是听说教学还是阅读教学,许多教师都习惯于采用这种“教师控制提问法”。而在有五六十人的班级中,这种组织方式的直接后果是:教师提问时,只有个别学生得到了回答的机会,其他学生则只是旁听,课堂教学难以保证学生的参与。
2.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缺乏多样性、趣味性和层次性,学生参与度低
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效果,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当前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教师在备课时,仍然致力于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把握考点,而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心理、认识水平、学生之间的差异缺乏考虑,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缺乏多样性、趣味性和层次性,堂堂一个样,节节一个调,学生参与流于形式,表面上热热闹闹,而实际上教学实效性很差。
3.小组构建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学生参与度低
在许多英语课上都会看到这样的合作学习情景:当教师说:Itistimeforpairwork./groupwork或discussion时,学生便条件反射似地迅速回头,上下桌的同学就讨论开始了。教室里的气氛立刻活跃了起来,似乎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地、争先恐后地发出声音,有中文有英文,却不知道学生具体在讨论什么,徒有一些热闹罢了。这就暴露出了两个问题:(1)对于小组合作采取何种方式,每个成员的任务是什么等问题,学生往往含糊不清,最终只能人云亦云。(2)教师往往忽视编组策略,造成小组成员间的发展机会不平等、表面上是全体参与,实质上是好学生说了算,程度差的学生只能袖手旁观。
三、解决方案
为了让学生更加有效地参与小组活动,笔者尝试了形式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以下几种形式各有其优缺点:
1.教室座位形式
(1)传统的秧田式
秧田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最为普遍的课堂组织形式,也仍然被我们学校广泛运用。这种形式的优点是:①它能大规模地面向全体学生教学,一位教师能同时教许多学生,有一定的规模效益。②它能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并使学生的学习系统完整。③它能保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教师的系统讲授为主而兼用其他方法。④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相处,可以及时收集反馈信息,有利于及时调整讲授内容和方法。⑤它把教学内容及活动加以有计划的安排和管理,从而可赢得教学的速度。⑥班集体内的群体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态度与情惑,有利于形成学生健康的个性品质。
秧田式有其局限性: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作主,学生的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主要以接受学习为主;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面向全班学生,全体学生被迫接受同一个进度,不利于因材施教;不能容纳和适应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因为它一切都固定化、形式化而缺乏灵活性;单纯的言语讲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随着时间的延长而迅速下降;不适宜完成动作技能目标,对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也效果甚微。
秧田式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室空间,对于那些班级人数较多、教室面积较小的学校来说,秧田式是他们的唯一选择。它最大的缺点是,容易形成以教师为中心,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2)马蹄式(双翼式或半圆式)
马蹄式教学组织形式就是以教室的讲台为中心,将学生课桌椅排成马蹄形状,与半圆式、双翼式相似。它的优点是:留出的空间大,可以开展一些活动量较大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左右两个大组,便于开展一些对抗性的教学活动,如演讲赛、辩论赛和分组比赛等。马蹄式既有助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同时便于教师走近每一个学生进行交流,同时对于教师监控整个课堂也没有影响,可以说是一种实用有效的安排形式。
(3)席地式
席地式顾名思义就是教室里没有桌椅,学生可以席地而坐。席地式的优点是,由于没有桌椅,教学场地相对扩大,教学活动的空间可以随时变换。学生可以根据要求变换姿势,如站、坐、蹲,还可以根据要求改变活动方式,如全班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等。学生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里学习,没有拘束、没有负担,轻松自如,仿佛又回到了幼儿园。
2.活动式小组合作式
(1)同桌合作
由自然班级中异质搭配的同桌两人组成。学生的交往范围较小,所占时间不长,易操作,特别适用于低级学习任务,如同桌互相检查预习情况、检查作业等,也可用于难度不大的问题的讨论。
(2)“邻居”合作
由邻座4~8人组成合作学习小组。这种编组形式要注意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并且,小组合作学习应在教师整体教学思路的指导下,与全班学习进程同步。通常在小组合作之后,可展开组际之间的学习竞争与合作,以求得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总之,在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下,学生上课的参与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对英语学习也有了主动性。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只有真正地关注活动的实效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中学3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