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语文课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1

浅析中学语文课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丁文斌

丁文斌甘肃高台县第二中学734300

摘要:“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对语文教学基本功能和性质的定位,突出了语文教学从纯“工具”走向关注“人”的价值取向,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吹来了一股清新的春风,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然而通过近年来的学习、探索、实践,我发现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人文性张扬有余,工具性却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在这方面,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忽略了语言的学习。

关键词:语文课堂工具性人文性统一

目前,各类语文教学观摩活动提出研究的主题是: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怎样更好地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关于怎样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要抓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二是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

准确地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要从普通读者欣赏性的阅读、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这三个角度,一步一步地潜心研读文本,把握其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第一步,教师要作为一般读者去赏读,投入其中,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人格美、语言美……第二步,以学生的视角,思考可以学什么、不学什么,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哪些可能是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第三步,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策略。

进行教学设计,首要的是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两个因素必须考虑:一个是课标的要求,特别是课标规定的年段目标,不可越位,也不可不到位;另一个因素是学生的水平,学生已有的知识、认识和学习能力。在“理解内容”方面,教师容易低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文本的思想内容,学生往往已经理解了,甚至发表了精当的见解,老师还不断地问,学生只好强打起精神答,磨来磨去,效率不高,更重要的是磨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产生了厌烦的情绪。

怎样才能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呢?综观现时的课堂教学,正在逐步向课改期望的阅读课回归,向家常课回归。有的老师欣喜地说,看到了真正的常态下的精品课,也就是人人学得来、做得到的优质课,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看着好做不到的观赏课。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以下几点不可忽视:

一、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使用语言。

1.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述语言。一个婴儿从生下来就要呀呀学语,学会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不但要表达,还要会听懂别人说的话;长到入小学就要识字、阅读,学习人家的思想和人类文化,学会理解书面语言,学会阅读,学会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学会作文。

2.学会用语言进行交际。学习语文就是要学得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的能力。过去我们对于语言的交际作用在语文教学中重视不够,在新制定的《新语文课程标准》“总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3.学会积累语言。语言具有记忆功能,以语言为媒介能助人记忆信息;学生学习靠语言记忆,没有语言的记忆,就没有语言的积累,也就没有学习语言的成果,更谈不到人类文化的传递。

二、在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统一的,是个有机的整体,不能人为切割。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维目标”。事实上,“知识和能力”是指工具性而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指人文性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过程和方法”为载体,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都应在过程中体现,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融合于其中的,只不过是因文而宜、有所侧重而已。因此,在强调“侧重”时,还要注意,无论侧重谁,都要尽量发掘二者的结合点,努力使二者相互渗透、相生相长、相得益彰,因为这毕竟是语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三、教学设计要因文而宜,注意兼容,有所侧重。

一般说,教材都具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而教学中的“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从宏观上而言,就某篇文章或某节课来说,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能平分秋色,这样,就要有所偏倚了——或偏于工具性或偏于人文性。就某一篇课文教学时,就可以运用“因文而宜,注意兼容,有所侧重”的原则。即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根据学习文本的特点,进行取舍。文本在工具性方面特点突出,就侧重于工具性;文本人文气息浓厚,有利于进行人文教育,就以人文熏陶感染为主。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语文课程必然有其很强的综合色彩,人文性也只能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人文性的实现更是一个长期的熏陶浸染的渐变过程,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化育过程,不可能几节课、几个思考问答题、几次举着人文性旗帜的活动就可以一蹴而就的。尤其在这样一个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并提的背景和环境下,如何紧紧把握住语文课程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处理好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水乳交融的关系,对于新课改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