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例急性胰腺炎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82例急性胰腺炎护理体会

索素云

索素云(河北省高阳县妇幼保健院0715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4-0336-02

【摘要】通过临床观察及护理,探讨如何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实行心理护理、基础护理专业护理,对减轻患者痛苦,早日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仔细的临床观察,严密的技术操作是实现医疗的基本保证,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护患关系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护理

急性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1]。其发病急,变化快,病情严重,预后较差。现将2011年3月~2007年4月治疗急性胰腺炎82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82例,男57例,女25例;年龄16~78岁,平均50岁;住院3~43天,平均15.8天。发病原因:胆道疾病44例,饮酒、暴食26例,高脂血症7例,病因不清5例。

1.2临床表现患者均有发热、腹痛、腹胀,伴有或不伴有恶心、呕吐,均有上腹压痛、反跳痛,血、尿淀粉酶均明显高于正常值。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2]。B超或CT检查发现胰周有渗出液45例,胰腺坏死18例。出现全身并发症8例,假性囊肿9例,胰腺脓肿1例。

1.3治疗包括禁食水、保留胃管、间断胃肠减压、管喂中药、中药保留灌肠、抑酸、抑制胰腺分泌、补液、补充水电解质、抗感染、对症及营养支持等治疗。

1.4结果82例中痊愈40例(48.78%),明显好转25例(30.49%),好转12例(14.63%),转手术3例(3.66%),死亡2例(2.44%)。

2护理体会

2.1疼痛护理密切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范围及持续时间。安慰患者,让患者了解腹痛是本病的一个症状,治疗后会逐渐缓解。教会患者放松技巧,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必要时遵照医嘱合理使用解痉药。

2.2观察生命体征密切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并做好记录。体温过高时,注意观察发热的类型及伴随症状,若体温超过39℃,则给予物理降温并遵照医嘱给予退热药,患者出汗较多时,及时更换衣服和被褥,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休克是急性胰腺炎常见的致死原因,往往是突发性的。在实施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向医生反映,协助医生积极抢救。通过补液、输血、止血等抗休克治疗及加强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补充热量等使患者转危为安。

2.3饮食护理因患者禁食时间较长,应补充足够的营养,有条件者应少量的多次输血、白蛋白和肠外营养剂以增加抵抗力,促使早日康复,在输液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注意控制输液速度,注意心肺肾功能,每次输液完毕后给患者热敷,以防血管硬化和脉管炎。

2.4心理护理患者对疾病产生焦虑、急躁、挑剔、恐惧、悲观失望心理,甚至有拒医拒护行为。因此,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情绪稳定,配合治疗与护理,对提高疗效极为重要。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多关爱、多安慰、多倾听,耐心解释急性胰腺炎的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及治疗过程中的反复性。使患者其家属从思想上充分认识该病并对之树立良好的态度,以达到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疗效。

2.5应激性溃疡的防护对应激性溃疡并出血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为减少其发生,主要防护措施是保持胃肠减压管的通畅,并持续负压,记录胃液总量、颜色,每日检查腹肌紧张、压痛程度及范围。及时检测白细胞记数、尿淀粉酶、电解质,注意观察出血前的前驱症状。将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配合预防性使用奥美拉唑等药物治疗。

2.6防褥疮护理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和家属配合,协助其在床上大小便,每2h帮患者翻身1次,并按摩骨突部,动作轻巧。大小便后用清水清洁皮肤,保持床单的整洁,以防褥疮发生。

2.7健康指导出院前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急性胰腺炎的诱因,正确认识本病易复发的特性,教育患者重视胆道疾病。强调戒酒、忌暴饮暴食的重要性,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出院后宜清淡饮食,避免举重物和过度疲劳,避免情绪激动。

3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其病理病程涉及全身各个器官系统,且病程较长,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首先做到耐心细致,既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更要有仔细的临床观察力;既要有专业知识,更要有熟练而细致的操作技能;同时要了解急性胰腺炎各个时期的特点,协助医生观察并及时反映病情变化。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治愈患者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66-472.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杂志,2004,24(3):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