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探索

罗文聪

关键词:市政工程;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

1、市政公用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现状

1.1、施工队伍安全管理水平低、人员综合素质差

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监督起步比建筑业晚,市政公用工程的建设项目多以道路为主,涉及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类别相对较少。使长期以来在工程现场形成了重质量、重生产、轻安全的情况。纵观近年来的检查和监管情况来看,市政公用施工企业的施工人员对《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等安全标准存在明显不熟悉、似懂非懂,直接导致了现场安全管理不够深入,安全检查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不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最终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随着企业安全资质年检工作的规范,许多企业已经设置了安全管理部门。但也有不少企业,由于历史和观念的原因,仍然从“节约成本”出发,从组织机构人员配备上忽视安全生产,没有设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没有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必须的资金保证和人力物力支持,使得安全管理部门形同摆设。企业内部的安全教育、检查等各项工作成了应对检查的纸上谈兵工作。企业与项目部安全管理脱节,使得监管要求和现场的安全管理信息传达不畅通。

1.2、安全管理意识匮乏

安全意识淡薄说到底就是安全管理意识的缺乏。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一样,都离不开对“人、机、料、法、环、测”的综合管理,任何一个环节缺乏控制,都可能致使一些伤亡事故的发生。而我认为,施工单位对上述六个环节的管理之所以存在较多问题,安全管理意识的匮乏是关键所在:

(1)安全管理人员无证上岗。专职安全员的没置是对工地现场安全管理的一种保证。一些工程项目安全员多是临时上岗,既不具备上岗证,也缺乏必要的安全专业技能知识,所凭惜的仅仅是以往的现场施工管理经验,无法做到及时发现、汇报和排除安全隐患。施工企业对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缺乏系统性培养的考虑,忽视上岗培训的重要性。企业对外聘民工更是招之即来,来之即用,无从谈起持证上岗和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

(2)机械设备、车辆管理不善,违规使用。市政公用工程使用挖掘机、推土机、沥青摊铺机、桩机、汽车吊、自制的龙门架等机械设备较多,很多情况下不符合管理规定即进行操作,比如挖掘机,多数施工企业采用租借形式,司机不具备上岗证,违规操作的情况很多,有的挖掘机既用于挖掘,也用于吊装运送材料,对安全影响很大。车辆超载装运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不仅对便道损害大,对交通安全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机械设备的管理上,施工单位未对进场机械进行安全综合性能验收,更有甚者,为了节省成本,将不符合强制性标准、已经淘汰报废的机械在现场超负载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又超负载运输,直接增加了事故的发生率。

(3)材料管理紊乱。没有建立有效的材料进场验收制度以及安全材料台帐是不少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上的薄弱环节。2003年2月18日杭州市滨江区UT斯达康研发中心工程施工发生的支模架坍塌事件,在暴露出建筑市场行为不规范、建设施工单位不履行法定建设程序的同时.也引发了钢管扣件等安全设施构件的管理问题。对结构性的安全设施及辅助构配件缺乏程序化管理是造成安全事故的根源之一。

2、影响市政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因素

2.1、建设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

《建筑法》颁布后,与之相配套的安全管理法律、法规迟迟没有出台,安全管理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随着《安全生产法》的出台,《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也于2004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如何正确理解并予以贯彻落实,是安全监督管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2.2、市场不规范

分包现象普遍,盲目压缩工期招投标市场不规范,招标机制不够健全,一些建设单位不按程序办事,随意左右工程造价,造成施工企业为中标,不惜压低标价恶意竞争。致使中标后为盈利违反约标时的承诺,安全管理上不肯投入、少投入,有的分包给资质不符合要求、管理差、流动性大的施工队伍。施工总包工单位对分包队伍在安全管理上不肯管、不想管、管不了是一普遍现象。

2.3、急需完善安全监督管理执法队伍的建设

随着工程量的大幅增加,技术要求不断提高,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现有人员从数量、素质上讲,已无法承担日益繁重的监督任务。一些区安监部门由于经费、人员问题,造成安监队伍不稳定。

3、当前市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对策

3.1、强化政府职能,加大奖惩力度

国务院新颁布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明确了建设各方的安全责任,并对违规行为的处罚上升到了刑法的高度。使建设各方在安全生产上慎重行事,依法管理,也为安全监督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对规范建设市场、完善激励机制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监管部门在强化激励机制,运用市场规律对施工企业安全监督管理上进行安全生产与市场挂钩,不良行为上网公示并计入企业和个人诚信档案。建立单位工程的施工动态信息网,以起到超前安全警示作用,也有利于各类安全检查的针对性和长效性。

3.2、从对项目部的管理转变到建立施工企业安全诚信机制

监管部门对项目部安全体系直接进行监管,既约束了项目部的主观能动性,又不具备有效的管理依据,反而直接面对了企业所承担的安全责任和市场。因此,有必要将单纯对项目部的管理转移到对企业的安全管理行为,企业与项目部之间的安全管理接口和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程序实施符合性的考核上。这就需要建立企业的诚信机制。《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为建立施工企业诚信机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对施工企业的内部安全管理进行诚信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市场和企业资质挂钩,将有效地促进企业自发、主动地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从而使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部门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手段和培训教育得以接轨,使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能在施工现场得以充分体现,以实现管理和现场的真正联动。

3.3、规范建设各方主体的安全行为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明确了建设各方主体的安全责任。监管机构必须认清建设各方对工程安全生产的影响。在这方面,需要进一步对条例中有关内容进行深化分解,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规范各方主体的安全行为,避免安全管理过程的失控。

4、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内容

1)工作质量的控制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工程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岗位教育和技术交底是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因此要通过岗位教育和技术交底树立全员的质量意识,同时要实行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这样才能提高工作质量,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

2)工程所用原材物料的质量控制工程所用原材物料是形成工程实体的原料,也是工程质量形成的基本要素。保证原材物料按质、按量供应和使用是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对原材物料的质量控制应采用“三把关,四检验”的制度,即材料供应人员把关,技术质量检验人员把关,操作使用人员把关;检规格,检验品种,检验质量,检验数量。

3)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施工机械设备一般不直接用于工程实体,因此对工程质量不产生直接影响,但不能忽视它的间接影响。所以在工程方案的确定中,选用先进的、符合技术要求的设备,对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有重要意义。对带有计量的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赵晓光,党春红.民用建筑场地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7.

[2]GB50289-2018,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S].

[3]GB50318—2010,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