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85
摘要:街道整治提升类项目因为时间短、见效快,成为近年来各级政府开展城市双修工作的首选任务之一,但常常限于工期、财力人力等原因,实际项目的关注点往往在于街道立面的刷刷补补、穿衣戴帽以及步行空间的铺装修路,缺失了对街道空间场所感营造的精细化设计考量。因此,本文基于场所精神理论,分析研究影响场所精神营造的关键性要素,以乌鲁木齐水磨沟区的街道靓化整治项目为例,从体现地域特色和展现人本需求角度出发,探索营造场所精神的设计方法,以期为人们提供更为人性化、更具认同感、归属感的街道空间场所。
关键词:场所精神;街道空间;人性化;认同感;归属感
0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反映在城市建设方面,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提升城市品质的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作为城市空间的核心要素之一,街道空间是城市空间最为基本的骨架。它与城市功能紧密关联:街道空间是城市道路交通功能和基础设施的重要承载空间;它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街道空间既是城市公共活动最为频繁发生的场所,也是人们获取城市印象、寄托城市情感的重要对象[1]。
那么从2004年第一本街道设计导则《伦敦街道设计导则》,此后十多年间,美国、德国等国家,纽约、阿布扎比、新德里等城市,陆续发布了自己的街道设计导则或类似导引。近几年,国内重要大城市的街道设计导则也层出不穷,虽然每个导则针对城市具体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不尽相同,但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诉求,从“主要重视机动车通行”向“全面关注人的交流和生活方式”转变,希望通过街道的更加精细化、人性化设计,实现人对街道以及城市空间的认同感、归属感的价值回归。
因此,本文从发掘地域特征视角出发,通过对地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分析,探索营造街道场所精神的关键要素和设计方法,重塑人们对于街道认同感、归属感的精神需求。
1项目背景
从2017年开始,乌鲁木齐全市实施“穿靴戴帽换服装”靓化工程,围绕杆线入地、设施完善、绿化改造、亮化提升、建筑外立面规范整治五方面开展,共实施以建筑节能保温改造为主的50条道路的靓化工程。项目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的水磨沟区,涵盖2018年14条道路靓化工作中的5条主要道路,包括温泉西路、西虹东路、新民东街、南湖西路、东外环路,计划对其周边建筑立面美化亮化、广告牌匾整治、人行道(含景观和市政)等设施进行靓化整治。
2街道空间的场所精神营造需求
挪威建筑学理论学家诺伯格•舒尔茨是最早系统阐述场所理论的学者,他认为场所是“在世界活动中的人的空间反映,通过人的活动,空间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场所则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在提供所有的人类生活背景的同时,给予个人或集体异空间的安全感和身份感。
由此可见,场所精神是人的活动对物质空间赋予了精神内涵,它根植于场地的物质空间基础,同时承载了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的人的思想和活动特征,人们在这里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价值需求。新时期,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对“社会交往空间、认知获得空间、创新生活空间”等的多元需求,这是我们认为街道场所精神营造的核心要素内容。
3地域特征下的街道空间场所精神营造策略
3.1地域特征解析
3.1.1寒地气候特征解析
乌鲁木齐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漫长寒冷,具有鲜明的寒地气候特征。夏日人们喜爱葡萄架下的荫凉,冬日则喜爱暖阳,因此,乌鲁木齐传统建筑特点与其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密切相关,遮阳、保温成为地域建筑设计的主要特点,传统建筑中厚墙、深窗、柱廊、庭院等特点鲜明,对建筑节能保温、建筑材质及色彩控制、街道设施防滑抗冻等要求标准也较高。
3.1.2多元文化特征解析
乌鲁木齐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特质多元,历史上就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重镇,现今也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水磨沟区作为首府四大中心城区之一,一直以来也是市政府所在地,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拥有红山公园、水磨沟风景区、南湖市民广场等首府核心风景名胜资源,具有首府顶级文化资源代表性,形成了以丝路文化为核心的多元文化特色体系。
3.1.3社会意识特征解析
由于拥有丰富的自然及人文景观资源,因此,乌鲁木齐人的活动类型也较为多样和丰富,传统的乌鲁木齐人也是比较热情、大方、好客。但由于近几年维稳压力较大,城市空间对于安全设施的需求越来越多,街道上的安全设施布局相对密集和紧凑,在保障区域安全的基础上,也对人的行为活动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3.2场所精神营造策略
针对地域的自然气候、文化历史及社会意识特征分析,尊重和考虑地域既有生活方式,提出“四态合一、六位一体”的场所精神营造策略,从业态提升、文态营造、生态构建、形态重塑的系统性构建出发,实现对建筑本体、广告构件、道路附属、绿化景观、市政设施、夜景照明的六类要素整治,形成具有针对性的街道空间场所营造策略(图1)。
图1.街道空间场所营造策略技术路线图
4水磨沟区街道空间的场所精神营造实践
4.1四态合一系统性构建
4.1.1全方位业态提升
街道的功能业态决定了其空间的人群属性及活动类型,是决定空间场所精神营造的根本。因此,我们从提升功能业态角度出发,围绕影响街道发展的重点问题,如低端、落后、待迁出的批发市场、汽车维修、品质较差的城中村等,进行低端产业腾退和业态升级,并织补和导入城市公共服务功能,以点带面,形成主题鲜明、核心引领、布局均好的街道功能业态格局。
4.1.2强特色文态营造
街道的文化特色及功能属性决定了其空间的感知类型,是决定空间场所精神营造的特色化基础。针对街道现状功能基础,分类引导交通型、商业型、景观型、展示型、生活型街道的文化特色属性,明确风貌展示载体,以建筑本体、广告构件、道路附属、绿化景观等为主,强化母题设计,展现一街一韵一风采。
4.1.3高标准生态提升
以推进首府“显山透绿、以水为魂”的规划建设,高标准提升街道生态绿化景观品质,按照“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的原则,对街道景观种植进行合理引导。同时,依托机遇用地,见缝插针完善微小公园绿地系统,以口袋公园、街头广场的形式,形成城市大公园系统下的便民小游园系统,强调“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城市建设规划理念。
4.1.4强重点形态重塑
针对街道界面提出建筑界面、步行空间、绿化系统、夜景照明等专项具体实施方案,营造连续界面,并针对重要城市门户节点、重要十字路口节点等,构建两级空间节点体系,作为形象提升的重点区域。
4.2六位一体精细化分类引导
4.2.1建筑本体
对地段建筑进行评价,划分规划目标的匹配度与建筑空间特征两方面评价内容(图2),根据每栋建筑的实际情况,形成保留清洁、立面提升、形象改造、建议拆除四类建筑整治方式(图3),并筛选出匹配度得分较低的重要建筑进行重点设计(图4)。
4.2.2广告构件
对于广告构件的设置要求从两个方面进行重点控制,第一,对于立面广告牌的设置面积比例要求:低层建筑要求30%以内,多层建筑要求20%以内,高层建筑要求10%以内(商业建筑除外);第二,对于里面广告牌的安放位置要求:底层建筑顶部高度1.3倍以内,多层建筑1.15倍,高层建筑顶部原则上不宜设置广告牌(图5)。
图5.建筑立面广告牌设置标准示意图
4.2.3道路附属
考虑地域气候、文化、社会意识特征等,在道路设施设计上要重点考虑防滑、抗冻,以及对隔离防护栏的设计。如道路铺装还是考虑已实施道路的材质选择,对于已有使用较好的材质予以延续,并考虑冻融问题;如井盖设置则提取新疆自然物产的代表“雪莲”作为设计意向,提炼雪莲的形态与结构特征,打造精致的行道树树池盖板与地下管廊井盖,体现新疆地域特色,弘扬自然与生态文化;如围墙设置也建议以通透性围墙为主,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也可以适当增加内部与外部的沟通交流,缓解街道的压抑感。
4.2.4绿化景观
根据道路不同属性,合理化种植建议,注重季相变化,丰富种植层次。针对商业性、交通性、礼仪性道路给出符合使用需求及展示效果的种植建议,避免对树种选择不当,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4.2.5市政设施
针对现状对街道风貌效果影响较大的市政设施,予以合理的遮挡和协调处理,包括杆线入地设置、市政箱体的围挡设置等。
4.2.6夜景照明
夜景照明注重从人行和车行视觉范围考虑。以乌鲁木齐较多存在的高架桥为例,应明确桥上与桥下的夜景照明区别,桥上多以机动车通行为主,因此桥上建筑强调轮廓化照明,强化车行速度下人对城市界面的韵律感知;桥下建筑强调精细化构件,强化人行速度下人对建筑精细化构件的特色感知,提升人行空间的活力与氛围。
5结语
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民风习俗、历史沉淀、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物质构成以及人类的价值观等。它包含根生于一个地方的特殊要素,即居住于一个地域的人群,控制一定的自然资源,并以一定的文化价值联结在一起[3]。乌鲁木齐是一个地域文化特征最丰富、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但也无法逃脱中国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特色化缺失、人性化不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街道空间的“场所精神”需求分析,以乌鲁木齐水磨沟区的街道整治靓化项目为例,从尊重当地人的行为活动,通过系统性构建、精细化分类引导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营造策略及设计实施方法,为街道整治靓化工作中注入场所感和归属感的空间特色塑造。
参考文献
[1].《北京街道更新治理城市设计导则》
[2].张中华,张沛,朱菁.场所理论应用于城市空间设计研究探讨[J].现代城市研究,2010(4):3.
[3].Hettne,Bjorn.DevelopmentTheoryandtheThreeWorlds[M].Essex:Longman,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