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对外汉语教学体制
1引言对外汉语教学由来已久,但真正的兴起是随着近年来中国影响力的显著提升而受到关注。不仅在国外很多的外国人都在聘请汉语教师.汉语家教来学习汉语,也有很多外国留学生选择了中国学校。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力量缺口日益增加,同时,很多非专业的对外汉语教学人士也加入到汉语国际教育中来,这使得对外汉语教育体系显得有些混乱。因此,如何规范对外汉语教学体系,打造专业的师资力量成为了当前对外汉语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2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
2.1人才培养理念国务院学位办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中明确指出,汉语国际教育硕土专业学位的设立是为了提高我国汉语国际推广能力,加快汉语走向世界,改革和完善对外汉语教学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汉语国际推广新形势需要的语言教学和传播中华文化的专门人才。从这一方案我们可以看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在人才培养理念上主要强调两点。一是专业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应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必须具备汉语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二是具备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外语水平、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组织、策划中华文化传播项目的能力。
2.2课程设置方式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紧紧围绕培养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汉语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形成以核心课程为主导、模块拓展为补充实践训练为重点的课程体系。目前的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核心课程、训练课程和选修课程。汉语国际教育硕土的核心课程一般包括汉语作为第一语言教学第二语言习得、中华文化与文化传播、汉语教学与研究及案例分析、跨文化交际等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既强调教学理论的传输,同时也关注教学能力的培养。训练课程包括教学观察与分析、汉语教学技能训练等课程,主要是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教学能力。选修课则是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设计、教材分析等方面为学生日后从事教学工作提供多方面的支持。正如李泉所指出的,目前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来说,应采取知识和方法并重的教学理念,即知识类课程和教学方法、教学技能训练类课程并重,具体课程的教学实施也要知识和方法并重。
3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
3.1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的体制不合理与机制不完善在当今人才市场化的背景下,造成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奇缺的症结其实不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人才匮乏或相关专业硕土的缺少,而在于现行对外汉语教学的体制不合理、机制不完善。大量既热爱对外汉语教学又具有很强的对外汉语教学能力的优秀教学人才被我国对外汉语教学部门无情地拒之门外,这才是造成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奇缺的主要原因。所以,如果不从体制、机制方面作根本性的改革,汉语国际教育硕土的培养工作将难以取得预期的成效,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奇缺的局面还是不能改观。面对全球的“汉语热”与“中国文化热”,我们将无法从容应对,从而失去弘扬中华文明的大好时机而愧对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的祖先与所有炎黄子孙。
4促进汉语国际教育硕土培养的有效方法
4.1理顺并完善留学生教学体制理顺并完善留学生教学体制,就是将留学生中的“语言生”从高校剥离出来,由国家或发动社会力量大量开设各种“汉语进修学院”或“孔子语言学院”,这样,不但可以有效地使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获得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就是热爱对外汉语教学的学土也有可能去从事这一工作,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会因此而减轻。由于这些学院可以大量招收有志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硕士与学士,要从他们中间抽调教师出国任教也较为容易。这样,不但对外汉语教学教师奇缺的问题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缓解,而且还能有效地促进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由于留学生的学费较高,从经济上来说,这种学校的正常运行不会有太大的困.难,只要国家有政策,是完全可以办好的。
4.2严格规范高校留学生教育的教学秩序严格规范高校留学生教育的教学秩序,就是要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制,除了在读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及其他专业中以对外汉语教学为研究方向的研究生的教学实习外,凡是没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的人员,一律不得进入高校留学生课堂执教。如果有违规行为,则由教学行政管理部门严肃查处,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并作严肃处理。这样,各高校就不可能再利用大量的在读研究生以及社会人员来打工,既有利于这些研究生专心搞好自己的学业,又可促使各高校不得不根据教师的缺编情况聘用相关专业的毕业研究生尤其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来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从而增加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就业机会,减轻了他们的就业压力,这势必会进--步促进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工作,同时也有利于稳定、提高留学生的教学质量。
5结论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国外对汉语教师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设置,就是为了培养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和海外汉语教学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为了满足海外不同地区、不同层次汉语教学的需求,探索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适应于海外汉语教学的应用型专业人才,进而推动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全国对外汉语专业工作会议”情况的通报.汉办教字[2002]216.
[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学位[2007]10.
作者简介:孙静(1998.8-),女,河南省鄢陵县彭店乡,大连工业大学在读,专业:汉语国际教育。
刘静(1997.12-),女,汉,大连工业大学在读,专业:汉语国际教育。
薛嘉楠(1998.8-),女,山西省运城市,大连工业大学在读,专业:汉语国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