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诊断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CT诊断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效果观察

王开伦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妇幼保健院影像科561000

摘要:目的:探讨CT诊断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8例结肠癌患者行CT检查,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结果: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CT诊断术前结肠癌及Ⅰ期、Ⅱ期、Ⅲ期、Ⅳ期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为89.71%、82.35%、86.96%、93.75%、100.00%。CT诊断结肠癌术后复发及Ⅰ期、Ⅱ期、Ⅲ期、Ⅳ期的诊断符合率为95.00%、100%、80.00%、100.00%、100.00%。结论:CT对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诊断符合率均较高。

关键词:CT;术前;术后;结肠癌;复发

结肠癌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导致误诊、漏诊,延误患者治疗。早期明确诊断并准确分期对患者治疗及改善预后意义重大。影像学是结肠癌的常用辅助诊断方式,其中CT检查由于能清晰地显示患者结肠腔的形态变化及癌细胞远处转移情况[1],从而为结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而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本文对CT诊断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择我院从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68例结肠癌患者,均经病理诊断证实。其中男性37例,女性31例,年龄43~77岁,平均(49.23±3.65)岁,乙状结肠癌24例、降结肠癌31例、横结肠癌7例、升结肠癌6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仪(美国GE公司),

电压、电流分别为120kV、250mAs,扫描层厚0.5mm,螺距1~1.5,从盆底肛门至肝脏顶部进行全腹扫描,扫描时间5~10s,采用碘海醇为造影剂,行增强扫描;CT值达到阈值触发动态后开始三期扫描。

2结果

2.1CT诊断术前结肠癌结果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CT诊断术前结肠癌Ⅰ期、Ⅱ期、Ⅲ期、Ⅳ期的诊断符合率为82.35%、86.96%、93.75%、100.00%,总符合率为89.71%。见表1。

表1CT诊断术前结肠癌结果

3讨论

结肠癌的发生与饮食习惯、遗传、精神因素等因素有关。另外结肠息肉者患结肠癌的几率会大大增加[2]。影像学是诊断结肠癌的常用方式,包括CT检查、钡餐检查、纤维肠镜等。但后两者常有一定局限性。钡餐检查虽然能显示肠道黏膜的表面病变,对无法显示肠腔外部及肠壁厚度的变化。纤维肠镜能直观的观察肠道黏膜表面情况如颜色、溃疡、出血程度等,且能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但纤维肠镜对肠腔外组织的侵袭、侵袭程度等的显示有限。

CT经多期扫描后,不仅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而且可以显示病变段肠腔内外情况,如肠腔狭窄程度、肠壁增厚情况,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周围组织的浸润情况,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等情况,而且可对结肠癌进行明确分期[3]。本组资料中,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CT诊断术前结肠癌及Ⅰ~Ⅳ期的诊断符合率均达到82%以上,对Ⅲ期、Ⅳ期的诊断符合率达到93%以上。对结肠癌术后复发及Ⅰ~Ⅳ期的诊断符合率均达到80%以上,对Ⅲ期、Ⅳ期的诊断符合率均达到100%。提示CT检查对术前结肠癌及复发结肠癌的诊断均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虽然CT检查对检查癌的准确性低于病理切片,但避免了病理切片操作的复杂性和创伤性,因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术前诊断、手术方案的制定、判断术后复发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提供可靠依据。

结肠癌的CT检查影像学特征表现为结肠壁异常强化、厚度增加、管腔变狭窄、内有肿块、淋巴浸润等。结肠癌患者的肠壁厚度可达到11.3~27.3mm,而健康人仅为2.3mm,且呈弥漫性增厚,或不规则局部增厚;结肠壁异常强化或不规则形强化,且肿块内常见坏死区域[4];结肠管腔内有呈离心状生长的肿块,外缘光滑锐利,可穿透肠壁,且由于肿块的增大导致管腔变狭窄;肿瘤常浸润淋巴结及周围脏器组织,并使组织脏器的表面脂肪层逐步消解;患者常伴有淋巴结转移,转移到肝脏的几率为75%[4]。

总之,CT检查结肠癌方便、无创伤,分辨率、准确率高,是诊断结肠癌较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发成,曹海念,张国来.CT诊断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0):165-166.

[2]杨奇芳.结肠癌术前CT诊断及评价术后复发的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8):77-79.

[3]陈倩,郭昊.CT诊断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1):147-148.

[4]徐艳峰.CT诊断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价值[J].中外医疗,2016,35(6):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