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佳辉桑鹏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针灸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36)
摘要目的:比较眼针摩法和常规针刺治疗脑出血后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出血后痉挛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眼针摩法治疗组和常规针刺对照组各30例。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评定患者的肢体痉挛程度及两组综合疗效。结果:眼针摩法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3.3%,常规针刺组为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针摩法治疗脑出血后痉挛状态效果显著。
关键词:眼针摩法、脑出血、痉挛状态
脑出血为针灸科常见急重症[1],具有发病急、预后差的特点,脑出血后痉挛状态是其中一个常见且严重的后遗症,肢体肌张力明显增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长时间的痉挛状态会导致患者肢体关节僵硬、挛缩、畸形,严重者会造成终身残疾。笔者运用眼针摩法治疗脑出血后痉挛状态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60例病例均来自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针灸五科病房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住院的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别纳入眼针摩法治疗组、常规针刺对照组。眼针摩法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44岁,平均年龄56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5个月,平均病程3个月。常规针刺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43岁,平均年龄54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5个月,平均病程3个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脑出血的诊断参照“十三五”规划教材贾建平主编的《神经病学》[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3]的诊断标准。痉挛状态参照中华医学会的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的诊断标准。
1.3?纳入标准
(1)符合西医脑出血的诊断标准、中医中风病的诊断标准;
(2)病程为半年之内;
(3)改良Ashworth量表评定瘫痪肢体肌张力为1-3级;
(4)年龄40-70岁,性别不限;
(5)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
(6)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的患者;
(2)近期或目前正在使用肌肉松弛剂或镇静药物者;
(3)脑血管疾病急性期患者及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
(4)既往有对运动功能有直接影响的疾病,如神经肌肉病变、关节畸形等;
(5)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及严重水、电解质紊乱,严重糖尿病,精神病患者;
2?方法
2.1?治疗方法?
2.1.1眼针摩法治疗组:
(1)眼针摩法取穴肝区(双),肾区(双),上焦区(双),下焦区(双)。
(2)操作步骤:病人取仰卧位,选用0.25×25mm贵州安迪牌毫针,用75%的酒精棉球进行常规消毒后,嘱患者闭目,左手向穴区相反方向轻推眼球,右手持针在穴区的中点紧靠眼眶内缘垂直刺入0.5寸。进针后行摩法操作,令拇指和食指延针柄两侧均匀,轻柔地从下向上轻摩针柄,每个眼区穴位行针时间1min。针刺得气后,留针40分钟,眼针摩法取针后,棉球压迫止血2min。每日2次,14天为1疗程。
2.1.2常规针刺组:
(1)选穴:风池、风府、肩贞、肩髃、肩髎、曲池、尺泽、委中、手三里、合谷、风市、血海、阳陵泉、悬钟、丘墟、太冲。
(2)操作步骤:病人取仰卧位,选用0.30×40mm贵州安迪牌毫针,用75%的酒精棉球进行常规消毒后,风池穴向鼻尖斜刺0.8-1寸;风府穴斜方向刺入0.5-0.8寸;肩贞、肩髃、肩髎、曲池、尺泽、手三里、合谷直刺0.8-1寸;委中、风室、血海、阳陵泉直刺0.5-0.8寸;悬钟、丘墟、太冲直刺0.5-0.8寸;以上穴位针刺得气后,留针40分钟,每日2次,14天为一个疗程。
以上两组治疗结束后均进行疗效评估。
2.2?痉挛状态疗效评定
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AshworthScale,MAS)评定患者的肢体痉挛程度。痉挛程度疗效评定标准如下:
(1)显效:Ashworth评分降低2级以上;
(2)有效:Ashworth评分降低2级;
(3)改善Ashworth评分降低1级;
2.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分布进行卡方检验;同组治疗前后Ashworth评分比较均采用t检验;治疗后两组有效率比较用秩和检验,以P<0.05作为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的水准。
3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4讨论
眼针疗法[4]是彭静山先生所创的一种微针疗法。彭老以《证治准绳》中的五轮八廓学说为载体,提出了“络脑通脏腑,八区十三穴”的理论基础。具体将眼区分为8个经区和13穴位。摩法记载于《琼瑶神书》,是指以手指摩针柄呈螺旋样力的一种单式手法。眼区穴位[5]针刺行摩法手法可以使轻柔、均匀的力量作用于眼部腧穴针柄上,能够刺激经气、加强针感,有助于疏通局部的经络气血,调整全身阴阳平衡。中风病的病位在脑[6],肝肾阴虚是其病理基础,由于阴亏于下,无以制阳,阳脱于上,以致脏腑阴阳失调而气血逆乱,血溢脉外而发病。肾藏精,肝藏血,精血同源,肾精依赖于肝血的化生,肝血又需要肾精的濡养。肝血不足,会导致肾精亏虚,而肾精亏虚又会导致肝血不足。《灵枢·海论》有:“脑为髓之海”,“肝肾同源于脑”之说。因此,“滋补肝肾”为其治疗大法。
眼针摩法穴取肝区以平肝潜阳、调畅气机、调理其藏血功能。取眼针摩法肾区以滋补肾阴、填精益髓、从而缓解机体的痉挛状态。根据三焦辨证取穴,上焦区治疗上肢疾患及膈肌水平以上部位,下焦区治疗下肢疾患及脐水平以下部位,二者同用具有调畅气血、通经活络的作用,促使肢体气血通畅,经脉得养,半身不遂得以恢复。综上所述,眼针摩法疗法对于脑出血后痉挛状态的治疗有确切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篪.脑出血后偏瘫肢体严重肌痉挛的处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8):87-88.
[2]贾建平,陈生地.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13
[3]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报,1996(01):55-56.
[4]黄婷婷.眼针摩法结合中药外敷法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35例临床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
[5]张佳.眼针摩法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2018.
[6]刘欣.眼针摩法结合蜡疗治疗缺血性中风肢体痉挛的临床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