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立臻
(安丘市青云山小学,山东潍坊262100)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应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小学生由于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立体图形的知识时,总是感到很迷茫。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各种学习用品作学具,帮助学生理解空间图形的特点,逐步化解教学中的难点,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各种学具,突破概念教学难点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他们对图形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丰富的现实原型的直觉观察。因此在教学中,笔者特别注意按照小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原型,帮助学生积累几何形体丰富的感性经验。
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小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当接触到“长方体、正方体”的知识时,个别学生出现了落伍现象,特别是“体积”概念的学习,更加暴露出部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薄弱。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物体占有空间有大有小”,笔者一方面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乌鸦喝水》的场景,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正方体实物图片,如电冰箱、电视机、手机盒等,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用品做学具,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体积”的涵义。如先让学生看一看空书包,再摸一摸每件学习用品,接着把学习用品一件件放进书包里,随着放进去的东西越来越多,书包余下的空间就越来越小,直至塞满。最后使学生明确:因为放进去的每一件物品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所以书包余下的空间才会越来越小,直至没有,它们所占有的空间也就是它们的体积;钢笔占有的空间小它的体积就小,文具盒占有的空间大,它的体积就大。
二、进行“切拼”训练,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
将几个较小的立体图形拼成一个新的立体图形,或将一个大的立体图形切割成几个小的立体图形,求新旧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的变化情况,是解决立体图形问题时经常遇到的题型。小学生由于空间想象能力差,在实际练习过程中,总有一部分学生弄不明白图形面积的增减状况。
为了帮助他们准确快速地理解题意,笔者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字典做学具,巧妙进行“切拼”,让学生亲手操作,仔细观察,看清楚“切拼”前后的变化,计算起来就得心应手多了。如计算“把一根长2米、底面边长3分米的长方体木料平均切成两段,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分米?切成三段呢?”这一题目时,笔者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人拿出自己的字典拼在一起,形成一个长方体,再让学生按题目要求分成两段或三段,一边分,一边仔细观察,明确:无论怎么切割,只要切成两部分,表面积就增加两个面的面积,若切成三段,表面积就增加四个面的面积,依此类推,而体积大小不变,依旧是切成的几段立体图形的体积之和;反之,如果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拼在一起,无论怎么拼,表面积总是减少两个面的面积,三个、四个相拼,方法一样,只是减少了几个2的倍数面的面积罢了。这样,借助学具,通过拼一拼,切一切,看一看,数一数,化抽象
为具体,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提高了计算准确性。
三、利用“参照物”,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实际生活中需要估算的地方也很多,因为笔者们不可能对每一件事都去实际测量或计算。但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往往不能比较准确的估算出所需要的数据。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学习用品作“参照物”,首先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表像,遇到问题时就先拿问题中的物体和“参照物”作比较,这样就比较容易估算出一些物体的体积或容积。
如估计一个鸡蛋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时,一开始,学生漫无边际的估计,和实际大小相去甚远。后来,笔者就让学生先想一想墨水瓶的容积,因为一般情况下,墨水瓶的容积是60毫升,学生对它已经非常熟悉了,而鸡蛋比墨水瓶稍小一些,就可以估计为50立方厘米左右。
再如估计苹果、梨等水果的体积,也可以把它们和墨水瓶比一比,因为苹果要比墨水瓶大一些,就可以估计为100立方厘米左右,这样通过和自己熟悉的“参照物”作比较,估算起来就不会出现特别大的差距了。久而久之,学生估算的准确率得到提高,学习的自信心也得到很大的提升,估算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培养。
总之,充分挖掘并利用学生身边的学习用品作为学习资源,对提高全体学生,特别是提高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效率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