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后怎么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骨盆骨折后怎么护理

姚华珍

姚华珍

(南充市蓬安县人民医院;四川南充637800)

骨盆骨折多由强大的直接暴力挤压骨盆所致。年轻人骨盆骨折主要是由于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引起,老年人最常见的原因是跌倒。在临床上骨盆骨折患者最常见、最紧急、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失血性休克,也是造成骨盆骨折患者早期病死的主要原因。骨盆骨折的处理原则就是先处理休克和各种危急生命的并发症,再处理骨折。

一、休克护理

护士要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抗休克治疗,包括输液、输血等液体复苏。补液时应遵循“先盐后糖,先晶后胶,见尿补钾”的补液原则。在抢救过程中,尽量减少患者搬运,以免加重损伤和出血。在抢救过程中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以便提高血氧浓度。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皮肤色泽、肢体温度、血压、脉搏。一旦休克需常规留置导尿,记录每小时尿量,观察尿液的性质、颜色,注意有无急性肾衰竭迹象。

二、膀胱及尿道损伤的护理

骨盆骨折合并伤,以膀胱及尿道损伤较为常见。当患者出现尿痛、尿道出血、排尿障碍、膀胱膨胀和会阴部血肿、尿液外渗时提示有尿道损伤;若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肌紧张、膀胱区压痛,应考虑膀胱损伤。一旦发现,护士要及时通报医生,并按医嘱做好术前准备,以便进行相应手术。术后应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防止逆行感染,且在留置尿管期间要做好导管及会阴护理工作。

三、腹腔损伤的护理

由于骨盆骨折患者伤情严重,容易掩盖腹腔脏器损伤的表现,导致误诊。因此护士应仔细询问有无腹痛、腹胀情况,注意腹肌紧张度,并检查腹部有无擦伤、瘀斑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医生积极处理。

四、会阴部或直肠损伤的护理

直肠破裂可引起弥散性腹膜炎和感染周围组织。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腹部及肛门局部情况,并做好肛门周围卫生。

五、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每日保证鸡蛋、瘦肉、鱼肉等的摄入。平时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忌辛辣,油炸食物,并顺时针按摩腹部,以防止便秘。

六、牵引的护理

患者应卧硬板床,在牵引期间,护士要观察患者体位、牵引重量、肢体外展角度,以确保牵引效果。患者躯干放直,骨盆摆正,脊柱与骨盆垂直。同时观察患者肢端血液循环,包括皮肤颜色、皮温、足背动脉搏动、足趾活动情况,耐心倾听有无牵引针眼处疼痛、牵引肢体麻木,足背伸无力等。警惕发生缺血性痉挛及足下垂。使用外固定器牵引者,应定期换药,定期检查并拧紧螺钉。

七、疼痛护理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患者疼痛的原因。在早期阶段,我们不应盲目使用止痛药。由于骨盆骨折患者常伴有合并伤,使用镇痛药很容易掩盖病情。护士应倾听患者疼痛主诉,了解疼痛性质、部位、强度以及发作时伴随的症状,以便为患者提供应对疼痛的技巧。如自我放松(阅读、听音乐等)以及采用各种物理疗法(冷敷、热敷、红外线等)尽量减少药物镇痛。

八、肺部感染护理

应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吹气球及有效咳嗽训练,以增大肺通气量,改善肺功能。痰液粘稠者,可给予雾化吸入,有利于排痰。

九、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易在手术后1至7天发生,早期功能锻炼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因此术后护士应正确指导早期功能锻炼,密切观察肤色、血运、皮温、肿胀及疼痛症状,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采取有效措施。同时也可采用弹力袜、足底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装置等持续被动运动。

十、压疮护理

患者卧床时间长,骨盆骨折后强迫体位,且大多患者伴有皮肤软组织挫伤,极易导致压疮发生,因此要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在骨突部位垫气垫、水垫、棉圈,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达到预防压疮的目的。

十一、心理护理

骨盆骨折是一种意外伤害,且康复期较长,加之活动不方便,因此患者易产生负性情绪,护士应多巡视病房,了解患者心理状况,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变化,采用鼓励、对比、开导、安慰解释等方法,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其不良情绪,改善心理状态,提高心理应激能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可以介绍医生的医术及同种病例的治疗及恢复情况,缓解患者的焦虑情况。

十二、泌尿系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骨盆骨折后尿潴留、排尿不畅及侵入性操作均可引起泌尿系感染或结石。因此,要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1500-2000ml,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天会阴部护理2次,留置尿管者,妥善固定尿管,保持尿管通畅,定期做尿常规检查。病情允许者,嘱其利用骨科专用牵引架向上牵拉起上身,有助于排净膀胱尿液。

十三、生活护理

满足患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卧床期间协助患者洗漱、进食、大小便及个人卫生等活动。移动患者必须保证患者的安全,提供患者舒适的卧位,鼓励患者逐步完成各项生活自理活动。

十四、康复功能锻炼

1、早期(伤后2周):此期骨折断端不稳定,患肢肿胀、疼痛。此期康复锻炼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以利消肿和固定。由髋部肌肉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开始,以后随着疼痛的减轻,逐步增加轻度的等张收缩、助力运动和髋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PM),以及踝、膝关节的主动运动,再配合一些物理疗法,如超导等。

2、中期(伤后2周至骨折的临床愈合):此期患肢肿胀消退,疼痛减轻或消失,骨折日趋稳定。此期除继续行股四头肌收缩和CPM外,逐渐由被动活动转为主动运动。伤后5-6周,骨折处有足够的骨痂形成,可扩大活动的范围和力量,由一个关节逐渐增加到多个关节的主动屈伸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同时也可配合物理治疗。

3、后期(指骨折已经达到临床愈合或已去除外固定后的时期):此期X线显示骨性骨痂已形成,骨骼已具有一定的支撑能力,但是存在有髋关节及邻近关节的活动度下降、肌肉萎缩等。因而此期康复锻炼的目的是恢复受累关节的活动度,增加肌肉的力量,恢复肢体的功能。膝关节主要练习曲、伸运动,髋关节主要练习曲、伸、外展、内收、外旋、内旋,直至能盘腿坐为止。锻炼时以不引起疼痛为度,且循序渐进,逐渐过渡到助力运动,恢复肌力练习,同时配合牵引、理疗、按摩等。逐渐练习恢复日常生活及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