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析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

张韬

清华大学房屋安全鉴定室北京市100084

摘要:近年来,随着地震的频发,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要求和必要性,然后分析了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影响抗震设计的因素,最后提出了一些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希望能对我国的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减震工作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抗震设计

前言:地震不但会造成严重的直接损失,还会造成一系列的后续间接损失,在震后重建时亦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给国家带来相应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地震灾害频发,不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还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不容迟缓。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1.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要求和必要性

近年来,地质情况在不断发生变化,自然灾害频发,而地震灾害在各大灾害中造成的人员伤亡人数逐年上升。地震灾害的发生可以直接导致建(构)筑物的破坏倒塌、河流水库大坝的决堤、公路铁路桥梁的塌陷等,严重的地震灾害还会造成地面破坏,比如地表土层的塌陷、断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其中临海国家在经历地震灾害时,还会伴随有海啸的产生。针对不同的地震带,不同国家地区的地质情况各不相同,地震发生频率及烈度也有较大的差别。

比如就我国而言,在四川地区地势西高东低,从西北地区向东南地区倾斜,最高海拔高达七千多米,地形比较复杂,东部以四川盆地为主,西部以高原地势为主,其中丘陵和山地占全国土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在此地形条件下,多次地震灾害,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如2008年的“五.一二”大地震,地震灾害波及到全国多个省市和地区,震区高达十万多平方千米。因此,在诸如此类地势复杂、地震发生率较高的地区,应该重点研究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合理抗震设计,以尽可能减小地震灾害中对建筑、桥梁等结构的破坏。以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要求。

2.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原则

2.1结构设计的规则性和简练性

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中,需要严格遵循相应的原则,这也是规范设计的前提和基础。首先,在抗震设计中,要尽可能的保证土木工程的结构具有简单明了的规则性,进而对土木工程的结构以及构件具体的受力情况进行计算和分析,来保障其抗震设计具有良好的精确性。另外,土木工程结构的简练性也可以有效的降低地震产生的危害,这对土木工程结构整体性以及抗震性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进行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中,要保证其结构设计具有精细化和简练化,同时还要对各个构件受力情况进行明确计算和分析;

另一方面,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其在地震发生时候,能够有效的减少建筑物损坏的程度,从而有效的提高其抗震能力。

2.2整体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及特殊措施

在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中,一定要保证设计具有良好的合理性,对其主体结构进行设计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要求进行,避免出现不合理情况对建筑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造成影响,同时还应考虑结构的延性设计,在保证结构的承载能力基础上,可以存在一定的塑性变形能力;此外更应加强构件在连接上的强度及稳定性,并可考虑在此采用特殊材料或特殊装置,来降低地震的影响。

另外,在土木工程结构整体的布局规划中,还需要遵循整齐原则,要求结构的外形和立体的刚度保持对称和协调,同时不断的增加结构的抗侧力,以此提高结构抵御水平作用力的能力,在中心没有存在偏离情况,还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工程结构抗震的性能。

3.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

3.1均匀竖向设计

在进行土木工程的抗震设计时,竖向结构是其抗震设计中的重要部分。竖向抗震设计中,在对其横隔层部分设计时,要对建筑的横隔层上下的比例进行准确的掌握,同时还需要对横隔层竖向的尺寸进行掌握,来保证其分隔层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并符合规定的标准要求。然后,再对其竖向的受力进行准确有效的分析。另外,竖向设计中需要涉及到开设洞口的部分,还要保证其洞口具有良好的整齐性以及规则性,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土木工程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从而避免土木工结构受到突然的冲击或者刚度发生突变时,而使土木工程结构产生扭曲或者变形。同时,还要保证土木工程结构具有良好的延性与相应的刚性,要求结构的相同层面支柱和其它的连接节点刚度接近,以此有效的提高其延展性。并在进行相应的填充墙设置的时候,保证其墙柱合理的分类,设置相应的防震缝。

3.2使用特殊的防震材料

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与其防震材料的使用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为提高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可使用相应的隔震材料来进行工程结构的隔震处理。对于防震材料的使用,主要是针对工程的地基来进行相应的处理,从而来降低地震的发生对建筑所产生的损害。对于传统的防震处理来说,可以在工程地基底部部分铺设一定的砂子以及黏土,从而对地震能量产生一种缓冲延缓的效果。而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高,也是产生了一定的新型处理方法,比如于建筑的地基位置铺设一定的沥青,其比砂子以及黏土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另外,在建筑围栏以及墙体材料的选择上,尽量选取一些材质材料,亦能有效的降低地震带来的危害。

3.3在建筑物的节点处设置隔震装置

在结构的关键节点位置设置相应的隔震材料,也是降低地震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在地震发生时,其产生的竖向波具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和状态,这种能量是从建筑结构底部向顶部进行传递的,如果在建筑的关键节点处设置相应的隔震装置,就可以一定程度的对地震能量的传递产生抑制作用,从而降低其危害的程度。但是,设置节点隔震装置的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般不用于高层建筑,因高层建筑如果采用节点避震装置则会对楼层自振的周期进行加强,其避震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对于这种节点隔震措施的使用来说,其组成比较简单,一般采用橡胶垫等比较常见的材料或者混合隔震的措施,其隔震方法包括摩擦隔震、隔震支座的设置以及粘性隔震等。隔震支座的设置一般具有稳定支撑建筑结构的效果,还具有良好的恢复能力,因此其对地震的能量吸收具有不错的效果。

结束语:

结构的安全性是最基本的保障,提高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可以有效的预防地震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在土木结构设计过程中,作为结构的设计人员,应该熟悉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和准则,同时对当地的地质环境进行详细的了解,并对相应抗震材料及措施进行深化了解,因地制宜,提出最优化的结构设计。

参考文献:

[1]孟庆胜.浅析土木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配合与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J].中国住宅设施,2017,(01):13~14.

[2]邬国清.浅析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关系与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2):200.

[3]刘青青.分析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00165.

[4]王丽明,李惠.探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4(s1):206.

[5]安娟.浅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9):0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