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030002
摘要:随着世界科技超速发展,许多区域不惜牺牲环境作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落后的环境监测,像水环境、土壤环境等污染监测,单单局限于对单因子的测定和评价,人们开始了解到,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一定要对环境生态的演化趋势、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建设一套行之有效的动态监测和控制系统,这就是生态环境监测。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1中国生态环境概况
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特别糟糕,浪漫的法国不能常见蔚蓝的天空,发达的美国不能穿透浑浊的尾气。假如你觉得标榜农业大国的我们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那就大错特错了。前几年为了使外汇储备增加,中国激励发展农作物出口经济,持续扩张耕地面积,急速减少森林植被,导致沙漠化严重,北京每年的沙尘暴天气给当地的百姓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最近这些年来,中国开发新技术,由农业大国转型为以工业生产为关键生产要素的国家,又让工业污染遍及中国。中国目前的生态环境情况并不乐观。为了改变中国越来越严重的环境形势,要刻不容缓的行动,不然,日益扩大的生态赤字将让别的范围所得到的成绩不是大打折扣,就是黯然失色。
2生态环境监测的内容分析
2.1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
在生态环境环境监测中,其重要原理是正确性原理,就是生态环境环境监测活动获得的生态环境信息是历史的记录,是环境历史的现实反映。所以,生态环境环境监测在满足正确性原理时,就一定要完成下面3个基本原理。
2.1.1 代表性原理
即把有限的断面与点位取代无限的整体环境状况,其关键反映空间情况;应用有限的采样频率取代能变动的整体环境状况,关键反映时间情况;整体环境信息应用有限的数据量反映。
2.1.2规范性原理
把环境信息的可比性、可靠性和检验的精准性、可溯源性以环境监测的技术标准化(规范化)、监测制度化的方式加以展现。
2.1.3完整性原理
检验过程应用要素和相素与压力三者混合监测流程达到反映环境内涵的复合性与完整性的目的,并把环境监测的体系性展现的淋漓尽致。
2.2监测对象
2.2.1监测的区域。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的区域包含城市、农村和自然生态环境,其区域既是流域性的,也是全国性。详细区域的划分要依据要求与目的的不一样实施不一样的划分。
2.2.2环境“要素”。环境要素包含:自然生态体系中的各类环境要素、环境保护部门、有关的资源部门等。
2.2.3环境“相素”。环境相素关键包含:相同环境要素与环境介质中的几类监测,比如水环境监测中的水相、生物相等;环境空气监测中的气态相与固体相等。
3生态环境监测的技术
3.1全球定位系统GRS技术
GPS全球定位系统大家相对熟悉,说到GPS大家第一想到的是汽车上GPS的运用,然而那只是全球定位体系的一小部分运用。美国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究的GPS课题,在1994年研发成功。GPS全国定位体系在陆、海、空三大范围都有着非常普遍的运用,它的三维导航能力与定位能力特别强大,是全新一代的卫星导航定位体系。GPS全球定位体系不同于RS遥感技术之处在于,GPS全球定位体系能够动态地跟踪被监测物体的情况。这一技术在监测动物和海洋生物生活习性中有着非常大的作用。有了这个百倍的GPS全球定位体系,我们就能够认识不一样生物的内心世界,甚至可以看见另外一个神奇的世界。
3.2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GIS技术是一个有关空间信息输入、储存管理、分析运用和结果输出的计算机化体系,是现在最大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之一。它除了具备数据库的基本作用外,还具备强大的空间分析与辅助决策作用,能为宏观决策管理服务,可以完成迅速、正确的空间分析与动态监测研究。在生态环境监测中运用这一技术关键是其具备丰富的地理信息数据,监测人员可以依据这一技术分析被监测范围的地理信息特征,为生态发展的规划与地理资源的管理和灾害的预测与预警方面具备无法取代的作用,因为中国的地理环境繁杂,运用GIS技术能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的正确性与真实性。
3.3遥感RS技术
遥感RS技术就是经过卫星或者别的远距离的监测,监测被监测区域内物体的电磁波信息改变,分析获得这物体目前处于的状态与发展趋势,并加以整理、反馈这些信息,技术能够高空对物体实施扫描、拍摄,对采集信息比较快速、正确,并且能够被遥感的对象非常多,森林覆盖面积、植被生长的情况、空际环境污染指数、气温闭环等等,比如,我们能够以对大兴安岭森林使用遥感技术监测,我们能够通过检验森林的覆盖面积是不是减少,来推测是不是有人在破坏植被,进而决定我们要使用哪种方法实施处理,也能够实施监测大兴安岭上空气温情况,时刻注意是不是会发生火灾等自然灾害。如果发现异情,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实施扑救,应用遥感技术可以让人力资源的投入大大减少,是一种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4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不断完善
4.1及时的汇报生态监测的情况。整个监测过程中最关键的程序是监测数据的处理,只有整理数据后,才可以从整体上观察出环境的改变情况,从而为建设生态环境提供证据,监测年报的定期上报就是当中一种数据处理形式。因此在生态监测工作中,生态环境监测年报要及时编制,并在整个年报中包括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对生态情况的数据实施专业的分析;其次是估计生态环境的发展,为防治接下来的环境污染提供方法;最后是结合现实提出完善建议,拟定计划,渐渐完成由监督性监测向指导性监测转变。
4.2建设生态监测信息库。建设信息库对数据的整合和分类有利,从而为之后的监测工作提供有利的数据资料,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实施。这就需要监测人员及时收集各类监测数据,把监测的数椐纳入环境监测数据库之中,并实施归类与整理图形图像数据,从而为确定监测时间、确定时间间隔与监测的位置和数据结果的分析奠定坚实的基础。
4.3使用合理高效的方法增强生态环境的监测。首先是增强地面现场调查,运用科技设备对环境破坏严重的区域实施考察实践;其次是研读航空低空照片,使用优秀的小型侦察设备在平流层实施实况监测;最后是运用卫星在高空实施监测,不但节约开支降低成本,并且监测结果优良,然而在检验前要实施商讨做好评估,把备案考虑好,避免发生突发情况。
5结语
因为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洪水泛滥等各类生态体系破坏问题愈来愈严重,就推动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环境监测问题。人们了解到,对环境监测,在常规状况下通常使用理化指标与生物指标监测,这种着眼部分的监测方法只简单地测定了环境中的有害因子,不可以对整个环境综合评价,而生态环境监测则能够对整个环境生态实施综合评价,对其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实施监测与评估。
参考文献:
[1]许志娟,张建.分析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J].科学之友,2012(11).
[2]李文峻.浅谈生态环境监测[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01):62-63.
[3]王天泽.生态环境检测中GIS的应用[J].中国环境科学,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