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背按摩治疗痉挛型脑瘫运动障碍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2

脊背按摩治疗痉挛型脑瘫运动障碍的疗效观察

蒲文智

蒲文智四川省剑阁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四川剑阁628300

【摘要】目的:分析脊背按摩治疗痉挛型脑瘫运动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3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脊背按摩,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GMFM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儿GMF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治疗前后GMFM评分的比较无明显意义,观察组患儿治疗后GMFM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背按摩无毒副作用,易于操作,可有效缓解痉挛型脑瘫患儿肌痉挛、降低肌张力同时可有效调节内脏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脊背按摩;痉挛型脑瘫;运动障碍;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853.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6-006-02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backmassagetreatmentofspasticcerebralpalsymovementdisordersclinicalresults.Methods:HospitalfromJanuary2013toDecember2014weretreated63casesofspasticcerebralpalsywere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33patients)andcontrolgroup(30cases)andthecontrolgroupreceivedconventionalrehabilitation,theobservationgrouponthisbasistogivebackmassage,therapeuticeffectoftwogroupsofchildrenwerecomparedandanalyzed.Results:Beforetreatment,thetwogroupswerenotsignificantlydifferentGMFMscoresaftertreatment,theobservationgroupGMFMscorewassignificantlyhigherinchildren;childrenbeforeandaftertreatmentinthecontrolgroupGMFMscoresshowednosignificantmeaning,childrenwiththeobservationgroupaftertreatmentGMFMscore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beforetreatment,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backmassagetoxicsideeffects,easytooperate,canrelievespasticcerebralpalsymusclespasms,reducemuscletensionandcaneffectivelyregulateinternalorgansfunction,worthyofpromotion.KeywordsBackmassage;Spasticcerebralpalsy;Dyskinesia;Efficacy

脑瘫属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疾病,是小儿致残的重要原因。残疾儿童中,脑瘫患儿占相当大的比例。脑瘫是从受孕开始到婴儿期,发育缺陷及非进行性脑损伤造成的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姿势异常或运动障碍,同时可并发癫痫、智力障碍、交流障碍及其他异常等,痉挛型脑瘫在脑瘫患儿中所占比例最大[1]。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升高异常,导致其正常的运动发育受到极大的影响,从而引起异常姿势及运动,因此,临床上多采用降低肌张力作为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主要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相关临床实践认为,在治疗的基础上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给予康复训练和按摩可有效恢复患儿的运动功能[2]。在为探究脊背按摩对痉挛型脑瘫运动障碍的治疗效果,我院对63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给予分组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3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符合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的诊断标准[3]。排除标准:合并有心、肾、肺等慢性疾病的患儿;视觉、听觉障碍的患儿;罹患传染病的患儿。将全部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在1-9岁之间,平均为(5.4±1.3)岁。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在1-11岁之间,平均为(5.3±1.4)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会翻身的患儿采用Bobath法[4]进行,不会坐爬、翻身的患儿采用Vojta法[5]进行,每天一次,每次40分钟,一周训练5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脊背按摩。每次40分钟,每周5次。按摩手法:沿着脊柱从鱼尾至大椎的各穴位进行顺序点按,对脊柱旁边1.5寸的足太阳膀胱经及夹脊穴进行按揉。同时按揉头颈部风池、天竺、百会等穴位。对上臂外侧及后侧肌群进行揉按。

另外可依据患儿个体性差异,对大运动障碍患儿进行躯干按摩。按摩时的推进速度不宜过快,压力应均匀、平衡。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采用小儿脑瘫粗大运动神经评价量表对两组患儿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该表共88个指标,分为卧位于翻身、坐位于平衡反射、四点位跪结合爬、站立位及行走、跑等五个功能区。每一指标均依据完成程度给分,完全不会为0分,完成低于10%为1分,10%至90%之间为2分,完全做到为3分,总分为各功能区得分之和。

1.4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对本研究全部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进行检验,P<0.05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GMFM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儿GMF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对照组GMFM评分的比较无明显意义,观察组患儿治疗后GMFM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脑瘫多为小儿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因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多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知识异常。中医将脑瘫归为“五迟”“五硬”等范畴,是临床难治之症,因先天禀赋欠缺加上后天调养不足,导致精血亏虚,精气无法上荣于脑造成的[6-7]。相关研究证实,按摩疗法可有效疏通经络、理经散结、调节阴阳等作用,可对肌肉关节功能过进行直接调节,是中医治疗小儿脑瘫的重要方式[8]。现代医学认为,脊背在疾病诊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医将脊背成为人体的第二内脏,从夹脊穴分形式上看,其与神经节段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与交感神经及内脏功能挂钩[9]。

脊背按摩以捏、点、揉等手法对背部膀胱经、督脉及夹脊穴等进行刺激,达到治疗肢节肌肤、调理脏腑的目的。督脉为肾络脑,对脑部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作用;另外,督脉为阳脉之海,统摄手足三阳经,维持机体阳气,对这一穴位进行刺激,可使得阳气迅速处于机体各部分[10-11]。膀胱经也被称为太阳经,为巨阳之脉,贯穿于人体背部,与五脏六腑相同,可通过此穴位对五脏六腑个疾病进行治疗。背俞穴可治疗相应的脏腑疾病,对与五脏六腑相关的皮肉筋骨病症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自古以来,夹脊穴为治疗痿病的常用穴位,其处于督脉及膀胱经经气外延的重叠处,对督脉及膀胱经具有调控作用,刺激夹脊穴有利于助膀胱之气,疏通经脉。脊背按摩通过对督脉、膀胱经、夹脊穴等进行刺激,有利于促进气血运行,平衡阴阳,对各经经气进行调整,泄余补不足,使机体处于阴阳平衡的状态[12]。

通过脊背按摩,对脊柱旁边的软组织进行点、按、推治疗,直接作用于脊背的筋膜组织及肌肉,可有效缓解肌肉的痉挛状态,有利于肌张力的降低。肌痉挛的缓解使骨骼肌恢复了应用的弹性及运动特性,因此,患儿在按摩后通常表现出较强的运动能力。脊背按摩还可对脊柱旁边的神经干及神经节等进行间接刺激,有利于刺激自主神经系统及脊神经,促进其对内脏及全身肌肉的调节作用,使其处于最佳的功能状态,从而起到增强患儿自身恢复能力的作用[13]。本组研究中,观察组及对照组患儿在治疗前运动功能的评分无明显差异,经治疗,观察组患儿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观察组患儿运动功能评分显著升高,对照组患儿运动功能评分的比较无显著意义(P<0.05),证实了脊背按摩在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障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脊背按摩在缓解痉挛型脑瘫患儿肌痉挛、降低肌张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有效调节内脏功能,与康复训练联合进行,无毒副作用,易于操作,对脑瘫患儿的康复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怀智勇,杨佃会,刘彩红,等.头枕配合体针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12(05):26-27.[2]王梅.推拿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10(04):38-39.[3]覃洪金,黄任秀,罗雪梅,等.脑瘫高危患儿饮食行为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08):942-946.[4]LanghammerB,StanghelleJK.Replytolettertotheeditor:concernsaboutstandardsofreportingclinicaltrials:anRCTcomparingtheBobathconceptandmotorrelearninginterventionsforrehabilitationofstrokepatientsasanexemplar.PhysiotherResInt,2012,17(4):244-247.[5]McDonaghMS,MorganD,CarsonS.Systematicreviewofhyperbaricoxygentherapyforcerebralpalsy:thestateoftheevidence[J].DevelopmentalMedicineandChildNeurology,2007,49(12):942–947.[6]杨桂桂,刘亚俊,刘亚丽.穴位按摩结合抚触对高危儿发育早期干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32(12):100-101.[7]徐北东,张红石.针刺结合按摩及现代康复疗法治疗脑瘫45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0):119-120.[8]王凌海,李晓东.中医理疗与西医联合应用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22(z2):99-101.[9]刘民.通督补肾健脾按摩治疗小儿脑瘫的中医康复治疗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21(11):221-222.[10]张清华,郑达,刘素芹,等.Peto法对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5):2902-2903.[11]袁俊英,董辉,曾宪旭,等.周围神经缩窄术结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29(20):1578-1582.[12]覃蓉,王跑球,周洪涛,等.痉挛型和不随意运动型脑性瘫痪粗大运动功能的差异[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1):166-167.[13]马丙祥,任燕,张建奎,等.推拿按摩督脉及夹脊穴治疗不随意运动性脑性瘫痪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2(04):359-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