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护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护理对策

袁满艳

邵阳市宝庆精神病医院湖南邵阳422000

【摘要】分析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期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6年3月精神科发生的126不良事件,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类型、发生时间及损伤结局,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频率依次为:冲动伤人毁坏财物62例(49.2%)、走失18例(14.3%)、跌伤13例(10.3%)。其中跌伤是导致患者轻、中度损伤中主要因素。白班和大夜班是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时间段。低护龄、低职称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人群。结论:重视安全护理,提高护士职业素质、加强护患沟通、合理配置护理资源,实现护理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从而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神经科;不良事件;原因;对策

近年来护理安全越来越受到了卫生系统和社会大众的关注,它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未计划、未预见到的负性事件,包括跌倒、走失、用错药、自伤等事项,均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精神科护理是一项高风险工作,病人由于情绪和行为不确定,病人在治疗护理过程中配合度低,甚至抗拒、产生攻击行为,给护理工作带来的困难,增加了工作量。精神科有着与其相应的特殊性,因此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2]。本研究通过我院2014年2月-2016年3月精神科发生的126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分析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并制定相应防范措施,为更好做好精神科安全护理工作提高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我院2014年2月-2016年3月精神科主动上报的126起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不良事件中共涉及的患者126例,其中男75例,女51例。年龄14-65岁,平均年龄(36.8±15.9)。疾病类型:精神分裂症82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20例,情感性精神障碍15例,其他9例。涉及的43例护理人员基本情况,男3例,女40例,学历中专32人,大专9例,本科及以上2人。职称:护士26人,护师12人,主管护师及以上5人。

1.2方法对126起不良事件的一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不良事件发生的分类、班次,讨论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及与护理人员的关系。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采用百分比进行一般性描述。

2结果

2.1护理不良事件分类及其构成比和患者损伤结局情况结果显示冲动伤人毁坏财物49.2%、走失14.3%、跌伤10.3%、,所占比例较高.(见表1)。患者损伤情况:无伤害30人(23.8%)、轻、中度损害76人(60.3%),重度损伤20人(15.9%).损伤率为76.2%。

3讨论

3.1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

3.1.1患者因素

本研究显示126例不良事件中,跌伤、冲动伤人毁坏财物、给药错误、走失所占比例居前。主要原因是精神病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差,患者翻身、饮食、洗浴均需护士协助完成。病情发作时,患者情绪焦躁容易与其他患者发生口角或斗殴,产生的暴力行为容易伤及护理人员及损坏财物。患者由于本身疾病因素,导致认知能力下降,服药依从性差,很容易导致用药错误。精神病患者认知功能低,对自我能力及环境估计不足,在无人看护情况下容易发生坠床、跌倒等不良事件。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反复,复杂不易控制,该类患者是不良事件高发群体。难治性精神病患者往往需联合用药,这给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相关护理事件发生率也随之增高。

3.1.2护理人员因素

推其原因主要是:低年资、低学历的护理人员由于工作时间不长,专业知识积累不足,工作经验缺乏,对患者的安全缺乏重视,缺乏对患者发生意外危险的预见性及应对措施;护理人员工作怠慢,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未按规定巡视,导致患者走失。护患者沟通欠缺,没有正确评估患者的意识及合作程度,对嗜睡及意识不清的患者肢体约束不够,导致患者自行把管、走失、发生攻击行为等,增加了护患纠纷。执行用药时未严格按照“三查九对”和双人核对制度,致使患者出现用药错误。从表3我们可以得知,护理不良事件集中在白班及大夜班时间段出现。原因是患者的治疗活动基本安排在白天,护理工作量大,领药、帮患者洗澡等附加工作消耗了大量时间,以至于护士对患者临床护理的时间不足。大夜班护士配备人力少,年轻护士多、晨间基础护理工作量大,护理人员对患者照护不够,跌倒、坠床、管路滑脱很容易发生在这个时间段。

3.2防范对策

3.2.1加强护理人员素质培养对低年资护士加强培训,提高护理质量。建立奖惩机制,激发她们的学习积极和工作积极性,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对年资低的护士和高年资的护士合理排班,新老搭配、强弱搭配,采用传、帮、带学习方式,提高护理队伍整体护理水平。对低年资护士的护理质量进行质控,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及时解决问题,将重要问题记录在护理缺陷表上,方便传阅,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3.2.2制定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执行监管制度病区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制定合理规范的工作制度和流程。严格按照护理工作流程操作,完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修订。加大力度宣传,鼓励护理人员及时主动对不良事件进行报告,及时到病区督查,对发生率高不良事件进行追踪评价,并反馈全院。注重培养护理人员安全风险意识,对患者病情实施动态观察,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2]。

3.2.3加强护患者沟通良好的护患者沟通是构建和谐护患者关系的重要途径。沟通不良是医院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3],因此需要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素养教育,提高沟通技能,以耐心、细心和爱心的态度对待每位患者,同时要和患者家属沟通,争取患者家属配合和信任,树立以“病患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减少因沟通不良引起的护理不良事件。

3.2.4实施弹性排班,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将白班、大夜班等工作薄弱时间段合理调整人员配置,实施新老搭配、弹性排班。针对无家属陪护、自理能力差、安全风险大的患者重点监督管理,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加强交接班管理,做好环节质控工作。加强进餐时间段管理,增加监管人员,尽量减少粘性大、粗糙的实物摄入。加强病房安全管理,完善防滑到、坠床等设施。

综上所述,通过对精神科病区有效管理和控制,不断完善护理安全相关工作流程,加强不良事件报告、原因分析及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能有效的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李红,裘珊珊,朱映梅.运用SHEL模式分析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J].护理学报,2010,17(6):24-26.

[2]朱小芳.神经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与控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88-89.

[3]杨莘,王祥,邵文利,等.335起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管理,2010,45(2):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