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孙远征1张智瑞2李微2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目的为改善增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增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手段。方法通过探寻糖尿病周围神经发病机制与查阅相关文献证明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优越性。结果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契合病机,且临床应用有效。结论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且具有独特优越性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临床常见,最主要的表现为肢体感觉功能异常。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多数医家以为它的发病与多种条件的相互作用相关,如血管功能结构改变、代谢的紊乱、神经生长因子的降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功能和血液流变性改变等。现对它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对因治疗(控制血糖在安全范围、营养周围神经、改善微循环状态、抗氧化应激、改善代谢紊乱等)及对症治疗。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的物理治疗仪,它是通过空气波的反复膨胀和收缩,因而能够贯续的从四肢远端至近端加压(远端的压力较高,近端的压力较低)而起到治疗的作用。此种治疗方法没有创伤,无明显副作用,无感觉不适,治疗成本较低,符合临床推广应用的条件。

1.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机理

有效机制与以下因素有关:(1)改善内皮功能,增加NO生成,增加骨骼肌血流量。因而可以起到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与此同时增加了胰岛素经内皮向间质的转运的速度,骨骼肌对葡萄糖的摄取增加,因此胰岛素抵抗得到了改善,进一步减少了内皮细胞损害,良性循环得以建立。(2)空气压波治疗仪利用舒张期增加下肢压力,促使血液在全身形成双脉冲灌注。压力高,血流速度快,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组织慢性缺氧。(3)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使红细胞从浓缩到分散,加速血液流动,降低血液粘度,降低氧自由基的生成,提高自由基清除酶的活性。(4)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能够通过改善组织的供氧,而助于解除神经周围小血管痉挛,改善了营养神经的小血管紧张度及弹性,因而增加受损神经的血液供应,有利于受损神经的修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得到有效的提高;(5)在中医理论范畴内,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通过其机械刺激而对体表穴位产生作用进而改善症状。

2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应用情况

近年来,许多医生报道了气压波疗法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陈凯[1]将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三组:联合治疗组(n=24)、硫辛酸治疗组(n=22)及气压治疗组(n=20)。联合治疗组采用a-硫辛酸6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每日1次,并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每次45分钟,2次/日,治疗3周;硫辛酸治疗组单独采用a-硫辛酸剂量、方法、疗程同上;空气压波压力治疗组采仅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应用与联合组相同的治疗时间、疗程。治疗前、治疗3周后,对三组患者的主观症状及肌电图进行评定。结论a-硫辛酸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较单用a-硫辛酸或气压治疗更能改善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并且不良反应轻微。何滔[2]将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应用一种药物相同剂量治疗同等时间,实验组加用空气压力治疗仪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及神经传导速度的情况。结论联合空气压力治疗仪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有明显提高。高玉宝[3]选择80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治疗仪机,对照组采用甲钴胺1000μg静脉注射,每天1次,两组均1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论针刺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

3总结

在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本病时,还应注意对基础血糖的监控,并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选择其它方法联合应用。因其属于物理疗法适用范围广,无副作用,更易被患者接受,尤其适用于对其它疗法无耐受的患者。在临床应用时应注意根据患者的不同轻情况给与适当的压力(40~70mmHg)与治疗时间,还应注意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禁忌,以期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陈凯,α-硫辛酸联合空波压力治疗仪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C],2013.

[2]何滔,陈旭义,屈阳,等.空气压力治疗仪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J].医疗器械,2010,31(06):68-69.

[3]高玉宝,孙晓丽,贾泽坤,等.针刺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04):31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