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510300
摘要:理想信念教育是世界观和政治信仰在人们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如何才能让青年一代树牢理想信念并为之奋斗?关键之笔在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正确引导。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弘扬民族气节和时代精神,对于新时期加强广大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至关重要。现阶段我国的广大青年,特别是将来成为国之栋梁的高校大学生正处于理想信念成型期,思想尚不成熟稳定,自我意识突出,求知欲强且具有批判性思维。因此,对于在新时代下如何将现阶段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暴露出的这些问题加以纠正,如何增强大学生群体的德育素养则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粤高校理想信念感染力提升
一、理想信念教育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理想信念教育是世界观和政治信仰在人们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习总书记在去年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如何才能让青年一代有理想并为之奋斗?关键之笔在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正确引导。理想信念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德育工作的中心工作,直接关系到我国的高等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关键性问题,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培养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政治信仰。因而,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弘扬民族气节和时代精神,对于新时期加强广大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至关重要。
二、现阶段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开展的背景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和国际人文交往的密切频繁,各种文化思潮、理念和价值观念正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别是将来成为国之栋梁的高校大学生正处于理想信念成型期,思想尚不成熟稳定,自我意识突出,求知欲强且具有批判性思维。广东身处改革开放最前沿,广东地区高校大学生在享受改革开放发展红利的同时更易受到某些外来腐朽落后的文化思想及生活方式的影响和侵蚀。受社会上“利己主义”和“自由主义”等错误价值观念的影响,大学生群体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缺失、价值观扭曲、诚信意识欠缺、社会责任感淡漠、享乐利己主义突出、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突出问题。
三、理想信念教育在目前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对于在新时代下如何将现阶段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暴露出的这些问题加以纠正,如何增强大学生群体的德育素养则显得尤为重要。对此,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10年)指出,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等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意见》的提出引起了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热潮。在中国知网文献检索平台,输入关键词“德育教育”,共检索出相关文献资料20368篇,其中以2004年为分界点,前后学术界在教育问题的关注点和研究热点有所不同。2004年以前,学者们注重对理想信念教育重要性进行论证,主要从理论研究方面入手,。2004年以后,学者们更多地从实证调查研究,探寻原因并寻求提升教育成效的解决方案。期间,教育者们积极投入到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寻求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途径和方法。
四、以国家示范校思政德育教育改革为例,谈如何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
以有着八十六载悠久办学历史、身处广东改革开放最前沿、在校生规模达二万余人的国家示范校——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德育工作为例,探究如何有效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方法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1.前期高校在德育教育方面显现的问题与不足
究其原因,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出现的不少情况与问题,与学校在德育教育方面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有关;同时还与学校思政教育相关教学及管理部门,如学生工作处、校团委、学生发展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德育教育未有系统化衔接、使之有机结合形成合力;相关思政德育课程教学上方法不多、课堂氛围不浓、引导感染力度不够等多种因素有关。与此同时还与学校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不强,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不紧,思想政治与德育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滞后,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尤其是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一些大学生在看待德育理论的态度问题上采取实用主义态度,往往只是把理论学习的目的定位于考学拿分,而不是通过德育教育使自身形成正确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都是导致目前理想信念教育感染力不强、德育“最后一公里”不通的关键性影响因素。
2.加强德育教育效果,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具体策略
2.1教学理念更新
思想政治教育及德育系列理论课承载着政治安全及意识形态固化,教育教学中各级教育部门及授课教师需要牢固树立“把握正确政治方向”的理念。“理念指导行动,行动导向效果”。注重理论传播的“效度”和“信度”,积极探索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确保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均为教育活动的参与主体,教师实施教育的过程,也是学生受教成长的过程,教学中多采用情感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让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更易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和吸收。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本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学理念,从学校大学生文化理论知识基础相对薄弱的实际出发,自2009年以来,探索创新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理念及环节上大胆创新,创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教学平台——“大学生思想政治心理品德素质教育研练中心”,中心建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练室、修德守法演练室、形势与政策判析研练室、网上实践研练室等,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由单一的“讲授式”教学延伸为“教学”与“研练”相结合。
图2.1:大学生思想政治心理品德素质教育演练中心
2.2教学课程优化
不能把德育理论课的教学看成是孤立的教学进行单独设置,不与其他通识课及专业课产生联系,相反,要把德育课程体系与其他课程体系相结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荣共进的发展格局,将其转化为教学架构体系、进而再把教学体系架构通过课程实践教学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认识体系和信仰体系。把理论科研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浅入深出,真正实现让理想信念在思政德育教育当中旗帜飞扬。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实施“三协同”,即把思政课课堂教学与课内“研练式实践教学”(研练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专职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的辅导员、班主任两支队伍、校内思政课教学课堂与校外企业德育实践教育基地三个方面结合起来,构成多层次立体化课程教学方式,共同配合开展思政课教育教学。
2.2思政教育“三协同”教学理念
2.3教学方法改进
在推进德育教育“三进”的过程中,教育内容“进教材”和“进课堂”是较容易实现,但能否真正“进头脑”以及如何“进头脑”才是评判思想政治教育及德育成功的关键所在。加强对教育对象的研究是教学方法具有针对性的根本保证,只有了解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才能提升学生对德育教学的关注度和接受度。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为例,一是创建“研练中心”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以提高大学生学习思政课兴趣为切入点,创建了包括教学长廊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练室”“修德守法研练室”“形势政策判析研练室”“健康心理培育研练室”“网上实践研练室”等5个专用教室为一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心理品德教育研练中心”;并形成了以“专题设计、任务驱动,学生主体、教师引领,集散结合、言辩赛竞,启发感悟、修德塑行”为内容的“研练式实践教学模式”,使思政课实现了由“要学生学”到“学生要学”的转变。
2.3研练内核示意图
四、结语
在新时代下,我国职业发展的成果不仅取决于劳动者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取决于劳动者的道德素养和正确的理想信念。有鉴于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改进教育方式方法,使之能立体化、系统性、多维度的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感染力,为探究找到一套真正行之有效、适应当下德育教育环境和氛围的教学引导方法提供理论指导。同时该研究为消除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不利因素,大力强化思政教育,打通高校德育教育育人的“最后一公里”,让广大青年学子坚定社会主义理想、担当起新时代下建设国家的脊梁和重任。
参考文献:
[1]思想引领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选择[J].卞海勇.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36)
[2]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及实现路径[J].王建敏.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05)
[3]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核心范畴探究[J].董杰,姜昱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3)
[4]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三论[J].吴笑韬.南方论刊.2019(02)
[5]论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建构[J].李轩航.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
[6]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内涵及表现形式[J].孙飞争.思想教育研究.2019(02)
[7]论思想政治教育微空间的本质[J].陈三宝.思想教育研究.2019(02)
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建研究课题《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感染力提升——以广东轻院为例》(编号:DJSZ2018-012)
作者简介:於天(1983—),男,汉族,安徽安庆人,硕士,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政德育教育与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