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文学院2016级,河南省开封市475000)
摘要:1969年托多罗夫提出了叙事学术语,其叙事学术语包括叙事语法以及叙事话语两个方面。本文尝试以托多罗夫的叙事理论叙事语法以及叙事话语两个角度来分析莫泊桑的《羊脂球》,以实现对托多罗夫叙事理论的应用,并展现托多罗夫叙事理论对文本实际研究的功用。
关键词:托多罗夫;叙事学;《羊脂球》;叙事语法;叙事话语
托多罗夫的叙事学理论主要集中在叙事语法以及叙事话语两个方面。叙事话语中又包含着叙事时间、叙述体态、叙述语式三个层面。托多罗夫将叙事作品看作一个大句子,其叙事理论为分析文本提供了良好的范式,有助于读者理解小说文本内部结构。本文以《羊脂球》为例,分析托多罗夫叙事理论对小说文体结构的揭示作用,从叙事语法与叙事话语两个方面分析《羊脂球》,更清楚地揭示文本结构与内容之间的关系。一、叙事语法
托多罗夫认为叙事作品有普遍的语法,他将这种语法分为4个层次,从小到大分别是:词类、命题、序列、故事。词类包括专有名词、形容词和动词,专有名词与形容词或动词结合,成为构成情节的最小单位命题。命题按照一定的关系组织排列变成序列,序列再根据时间或逻辑、因果顺序排列变成故事,这就是组成故事的层次结构。以莫泊桑的小说《羊脂球》为例。《羊脂球》中涉及到的专有名词有羊脂球以及其他9位乘客。通过文本阅读以及研究,我们可将羊脂球中所有行动可以归结为四个基本动词:保命、鄙视、分食以及变更。两个专有名词与以上四个基本动词结合,就成了《羊脂球》的最小情节单位——即托多罗夫所说的命题。用以上六个词语,我们可组成构成8个命题。为方便分析,我们用大写的X、Y表示行为者,记羊脂球为X,另9位乘客为Y,将文章所讲述的命题,按照叙事时间罗列如下:
①X、Y保命上车,②Y鄙视X,③X分食给Y,④Y对X的感情认知发生变更,⑤Y唆使X保命陪睡,⑥Y鄙视X,⑦Y不分食给X,⑧X对Y的情感认知发生变更。
《羊脂球》主要情节即为以上8个命题。按照逻辑顺序,把以上8个命题组合,就成为组成《羊脂球》的序列。我们用“+”表示连续,“→”表示因果关系,可将羊脂球的情节逻辑符号、抽象化为:
XY保命上车+Y鄙视X+X分食给Y→Y对X感情认知变更
Y唆使X保命陪睡+Y鄙视X+Y不分食给X→X对Y感情认知变更
托多罗夫将序列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基本序列,一类为在基本序列上派生出来的复杂序列,以上两个序列是基本序列。托多罗夫认为,序列将以插入、环接、交替三种方式结合,从而形成一个故事。羊脂球中的两个序列应当按照环接的方式来依次排列,提取其中的关键词,我们可得到《羊脂球》清晰的行文情节结构:
保命→鄙夷
↑↓
变更←分食
羊脂球整个叙述情节,即为从保命开始,顺时针旋转两圈,到变更截止。托多罗夫提出的这一结构层次,不限用于某一文本,而是各叙事文本都通用的抽象型普适结构。运用托多罗夫的叙事学理论进行分析,使得整个叙述文本脉络清晰,情节明了,可读易懂。
另外,托多罗夫指出,叙事情节应是一个“故事中一个平衡向另一个平衡过渡”。在《羊脂球》中,过渡表现为其他乘客对羊脂球的思想感情变化。其他乘客在听闻羊脂球的职业后,鄙夷之色溢于言表。在羊脂球分食过后,这些乘客的态度由鄙视变成了平视。而在羊脂球被迫接受普鲁士军官之后,这些“高贵的”乘客态度急转直下,对被榨干的羊脂球万分鄙弃。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与情节走向与托多罗夫平衡转变理论相契。《羊脂球》整体呈现出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过渡。
二、叙事话语
托多罗夫认为,叙事是讲述故事的话语,即叙事话语。托多罗夫把叙事话语分为三个部分:叙述时间,叙述语势、叙述体态。
1.叙事时间
《羊脂球》中所运用的托多罗夫的叙事时间理论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时间的连贯、插入和交替,二是作品讲述时间对事件时间的压缩和延伸。
《羊脂球》中有一处用了时间的插入:羊脂球分食之后,车上其乐融融、谈笑宴宴,羊脂球谈及自己差点杀死一个普鲁士军官的经历。这是用谈话的方式插入另一件事,补充说明了羊脂球赤诚有气节的形象,也使文章情节更为丰盈、主人公形象改为丰满。再如,当羊脂球答应普鲁士军官陪睡的当天,鸟先生说出高尼德与羊脂球入住当天的对话,这种叙述顺序打破了固有的时序,以跳跃式的方式对故事发展恰到好处地做了补充。
莫泊桑善于通过利用作品讲述时间对事件时间压缩或延伸来改变作品的节奏基调。《羊脂球》中,莫泊桑通过叙述时间对读者感知时间进行干预,从而使得作品的节奏发生变化。莫泊桑把历时时间较短的事情加以长篇详实的叙述,用延长的方式对时间的进程施加影响。如,马车到达旅馆中第2天的描述,便是典型的对时间的延长。8点时,乘客们没有看到车夫,他们的急躁与焦灼仿佛也让时间变得格外漫长。莫泊桑把短短时间内却充满了人物丝线般复杂连续的心理活动刻画出来,也让读者陷入到与乘客一样的焦躁之中。再如对到达旅馆第3天的描述,是典型的对时间的压缩,作者对吃饭等人物大量聚集的活动一笔带过,用这种压缩时间的方式愈发凸显了在旅馆的无聊。
另外,托多罗夫认为,若想理解叙述时间,必先理清叙事逻辑关系。托多罗夫将叙述文本中最常见逻辑关系划为三类:顺势因果关系、心理因果关系、哲理因果关系。他主张,叙事作品只用一种因果关系来行文,隐藏另一种因果关系,被隐藏的那一部分因果关系既是理解作品必不可少的,但又是深入文本才能发现的潜在关系,从而避免了作品太过直白而失趣味性。《羊脂球》中,莫泊桑运用了显性的顺势因果关系和隐藏的心理因果关系,但这心理关系又是理解羊脂球不接受普鲁士军官必需的线索,为文本平添“犹抱琵琶半遮面”之美。
2.叙述体态
托多罗夫把叙述体态分为三种:叙事者>人物,叙述者=人物,叙述者<人物。在羊脂球中,莫泊桑主要运用了叙述者>人物的叙述体态。这种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特殊角度利于作者揭示当时政治面貌与社会背景,以上帝式的天眼来披露每一个光鲜亮丽贵族背后的暗疮痈疽。这种叙述体态也恰与小说的深层内核相契:普法战争法国战败的原因在于肮脏的权贵“乱自上作”。
3.叙述语式
托多罗夫认为叙述语态分为两种话语类型,一为描写,一为叙述。托多罗夫认为,描写和叙述一为正剧,一为编年史;一为话语,一为故事。一般的叙述作品,作者将叙述和描写兼杂。以《羊脂球》为例,莫泊桑在组织行文时既讲述故事,又描述故事背景、环境。作者在构筑情节之外,反复地提及天气寒冷、雪下的越来越深。描写和叙述相互支撑,相互补充,也相互融合。一方面,环境背景为情节提供了补充说明和合理性,另一方面,情节与描写相互衬映,以情节更突出环境之苛酷。
以上为运用托多罗夫叙事学基本理论、从叙事语法、叙事话语两方面对《羊脂球》的分析。从中我们可得出,用托多罗夫的叙事学理论分析作品,有利于直观地掌握作品的抽象结构以及情节逻辑。叙事话语中,叙事时间的运用与叙述语式、叙述体态巧妙结合,有助于更好地展现作品思想精髓与文化意蕴。托多罗夫的叙述学理论有助于我们找寻叙事文体的抽象本质,为读者阅读文本提供了可鉴的范式。这种分析模式增强了小说的叙事效果,使作品的深层隐喻更为突出,在文本研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森.托多罗夫叙事理论研究[D].新疆大学,2006.
[2]林景兰.从符号矩阵理论看《羊脂球》的主题内涵[J].文化学刊,2018(10).
[3][法]莫泊桑.羊脂球[M].李玉民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
[4]罗钢.叙事学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贺杉(1997-),女,河南洛阳人,学历:本科生,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