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华夏中等专业学校650000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深度针刺大肠俞及抬腿直刺委中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96例,治疗采用深刺大肠俞,抬腿直刺委中穴为主。对照组54例,按常规操作针刺大肠俞、委中等穴。结果:治疗组治愈41例,好转53例,未愈2例,;对照组治愈9例,好转40例,未愈5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深刺大肠俞,抬腿直刺委中穴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有较好疗效。针刺深度2.5—3寸,注意手法和量学要求。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疗法;大肠俞;委中;深刺;抬腿取穴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又是顽症之一。其发病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在各种外力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使相邻的神经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压迫。由于95%的椎间盘突出症发生于腰4—5及腰5骶1椎间隙。故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有腰痛,坐骨神经痛。笔者采用深刺大肠俞、抬腿直刺委中穴治疗腰突症伴有坐骨神经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共治疗150例患者,全部病例除有腰痛,坐骨神经痛等临床症状与体征符合腰椎间盘突症诊断外,全部做腰部CT或MRI确诊。按就诊前后顺序分为两组。治疗组96例,男73例,女23例;年龄23—76岁,平均49.5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5年。对照组54例,男40例,女14例;年龄22—75岁,平均48.5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5年。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分布等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的有关标准。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主穴:大肠俞、委中穴。配穴:腰椎夹脊穴、秩边、环跳、阳陵泉、飞扬、昆仑。
操作:先针委中穴,患者仰卧位,医者左手握住患者足踝部,左肘抵于患者髌骨处,抬起患肢,用2寸毫针,直刺1.5寸,施提插泻法,令麻电感窜至足,直至患肢抬高90度为止。再针大肠俞,患者俯卧位,用4—5寸毫针,在第4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取穴,针尖向脊柱方向,进针2.5—3寸,施提插泻法,令麻电感下窜至足尖为度。二穴均不留针,以达到明显针感为度。其余配穴均用50—75mm毫针按常规操作直刺,行提插捻转泻法。
2.2对照组
取穴同治疗组。委中不留针,大肠俞与其它配穴一样用50—75mm毫针按常规操作直刺,行提插捻转泻法。
两组均每日治疗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度以上,能恢复原工作。好转:腰部活动功能接近正常,症状基本消失,但劳累后患肢仍有轻度麻木疼痛,直腿抬高60度。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3.2治疗结果(见表1、表2)
4、讨论
4.1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表现为腰腿痛,表现与<<灵枢.经络篇>>足太阳膀胱经“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入裂……”和足少阳胆经“足外反热是为阳厥”的病后记载完全相符合。故可辨为太少二经脉发病,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之意,以疏调太、少经脉,通经止痛为治则,取太少二经的大肠俞、环跳、委中以及治疗下肢疼痛的要穴飞扬,配腰椎夹脊穴,加强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之功。
4.2本文治疗特点又体现在深刺大肠俞和抬腿针刺委中穴。大肠俞是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位于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深刺大肠俞,可以达到“通其经脉,调其气血”,“通则不痛”的目的。委中穴为足太阳膀胱经合穴,是有名的四总穴之一。为治疗腰背痛的主穴。二穴关键在于针刺方向、深度或手法的操作,若手法操作能达到量学要求,则疗效显著。
4.3从解剖学观点看,坐骨神经来自L4—S3神经根。突出的髓核组织使相邻的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局部水肿充血,神经根周围呈炎性反应。针刺治疗本病,要想提高疗效,在选取俞穴时应考虑结合神经刺激疗法。委中穴有股后皮神经,正当胫神经处,抬腿针刺委中穴,可直接刺激股后皮神经。大肠俞深处是L5脊神经根处,深刺大肠俞可以直接刺激L5神经根后支,有效抑制周围神经的兴奋性,缓解神经根张力,达到治疗目的,改善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
[1]《实用内科学》编委会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2]《实用针灸疗法临床大全》政强主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3]《黄帝内经》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
[4]《实验针灸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李忠仁主编,2003年1月。
[5]《灵枢经白话解》人民卫生出版社陈碧琉、郑卓人合编,196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