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CT影像诊断对支气管扩张症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探讨CT影像诊断对支气管扩张症的作用

廖学民

昆明市晋宁区人民医院云南晋宁6506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支气管扩张症采用C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150例开展研究,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了常规双层CT扫描与16层螺旋CT扫描,对比两种诊断方式下的支气管扩张症检出情况,包括肺段数与扩张形态。结果:150例患者经常规CT检测出肺段数262个,多层螺旋CT检出肺段数438个;其中多层螺旋CT检出柱状、囊状、静脉曲张型、混合型的数量与常规CT检查结果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诊断支气管扩张症可将扩张部位、程度和范围显示出来,同时反映小叶中央型改变情况,并且16层螺旋CT的扫描效果更好,诊断更具有优势,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CT影像诊断;螺旋CT;肺段数;扩张形态

支气管扩张症属于常见的一种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是由于支气管与周围肺组织慢性炎症管壁导致支气管腔扩张而引起变形[1]。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咳吐浓痰、慢性咳嗽、反复咳血等,多发于呼吸道感染、呼吸道阻塞等疾病后。通过影像学定位分析可以判断疾病的情况并实施合理的治疗,以往临床上多根据临床诊断、X线片与支气管碘油造影进行诊断,但应用价值较低,而随着CT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实现了气管与支气管在CT影像横断面上的扫描,清楚地将气管壁与气管腔显示出来[2]。为了进一步探讨CT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价值开展了此次研究,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150例开展研究,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了常规CT扫描与16层螺旋CT扫描,患者中男性64例,女性86例,年龄23~70岁,年龄平均为(51.6±2.8)岁,病程2~16年,病程平均为(6.9±1.2)年,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咯血等。

1.2诊断方法

患者在入后分别实施常规双层CT扫描与16层螺旋CT扫描。①常规CT扫描:患者平静呼吸状态屏气情况下在X线准直宽度8mm,螺距1.5,床进速度12mm,重建层厚10mm,管电压120kV,管电流100mA下行全肺扫描。②16层螺旋CT扫描:检查前患者进行呼气与屏气训练,取仰卧位,用64排128层螺旋CT进行扫描诊断,扫描范围为气管隆突上2-3cm到膈肌上2-3cm,在X线准直宽度2mm,螺距1.5,床进速度3mm/s,重建层厚2mm下扫描,管电压与管电流分别为120kV,400mA,根据患者情况实施分段扫描重建,每段间重叠1cm。完成诊断后均由2名经验丰富的医生对扫描结果进行阅片,观察支气管扩张数目与类型。

1.3判定标准[3]

支气管扩张可以分为柱状、囊状、静脉曲张型与混合型4种类型。诊断标准:支气管层次消失,管腔变细;支气管内经大于伴行肺动脉直径,相同肺段支气管远端内经超过近端内经;胸膜下1cm位置肺视野可见支气管;支气管管壁增厚,呈树枝状,图像显示有黏液嵌塞。出现上述2种或者2种以上可判定为支气管扩张。

1.4统计学分析

对获得的计数资料均采用SPSS19.0进行处理分析,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算X2值与P值,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150例患者经常规CT检测出肺段数262个,多层螺旋CT检出肺段数438个;其中多层螺旋CT检出柱状、囊状、静脉曲张型、混合型的数量与常规CT检查结果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项统计结果具体见表1.

表1两种诊断方法下的诊断结果比较

2.2多层螺旋CT影像学特征

囊状型支气管扩张患者中34例有气-液平面,柱状型支气管扩张患者中107例影像学特征表现为印戒征,53例表现为轨道征;静脉曲张型患者均可见念珠状改变。150例患者支气管扩张所在肺段、肺叶与支气管扩张征象都清晰地显示。

3讨论

支气管扩张指的是支气管内经不同程度的异常增宽,在儿童与青少年人群中多发,大部分都属于继发性扩张。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病因素有很多,如支气管淤积造成支气管内压力增加、慢性感染引起支气管壁组织破坏、肺纤维化、肺膨胀不全、肺不张等对支气管壁形成牵拉、牵引,在时间的推移下加剧支气管扩张病变产生和发展[3]。在支气管扩张的诊断中主要诊断方法有X线平片检查、普通CT与造影检查等,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对病灶定位并定性分析病情,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但X线检查缺乏特征性征象,因此有较高的漏诊率,造影检查则属于创伤性检查,对患者造成痛苦更多,易引起相关并发症。

在CT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下,普通CT、高分辨CT与多层螺旋CT成为了支气管扩张症诊断的有效手段,具有方便、快捷、无创等优点,大大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与高分辨率CT相比,多层螺旋CT弥补了前者只对轴位图像显示的局限,用于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效果更佳[4]。本次研究对15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常规双层CT扫描与16层螺旋CT扫描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150例患者经常规CT检测出肺段数262个,16层螺旋CT检出肺段数438个;其中16层层螺旋CT检出柱状、囊状、静脉曲张型、混合型的数量与常规CT检查结果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16层层螺旋CT诊断支气管扩张症敏感性更高,检出率更高,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报道具有相似性[5]。16层层螺旋CT的优势在于可在不同层面、不同层厚显示出支气管扩张特征,随着病变程度的不同、走行方向的不同,CT表现也有明显的差异。

综上所述,CT诊断支气管扩张症可将扩张部位、程度和范围显示出来,同时反映小叶中央型改变情况,并且多层螺旋CT的扫描效果更好,诊断更具有优势,临床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张海青.X线平片、CT及多层螺旋CT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对比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2):236-237.

[2]刘宝良,熊小强,蒋树兵.16层螺旋CT对支气管扩张症诊断的临床应用[J].罕少疾病杂志,2011,18(4):13-14.

[3]李洪富.16层螺旋CT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28):81-82.

[4]熊志安,蒲红.支气管扩张症的影像诊断[J].四川医学,2011,32(9):1477-1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