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上海201805)
【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手外伤患者术后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将96例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术前及术后3天,术后2周应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同时记录其恢复工作时间。结果:2组患者术后3天及术后2周焦虑评分有显著差异,术后2周焦虑评分及恢复工作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缓解手外伤患者术后焦虑情绪,促进患肢功能康复。
【关键词】心理护理;手外伤;焦虑;围手术期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2-0145-02
手外伤为骨科的常见疾病,约占骨科创伤患者的四分之一[1]。手外伤不仅影响手的功能,而且也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手外伤患者多为重体力劳动者,文化程度较低,对医院往往有恐惧感,伤后经常出现心理异常,对未来充满不安,呈现出较持久的焦虑状态,影响到患者的活动、睡眠、饮食,使患者不能充分配合医生的治疗,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2]。为了提高我院手外伤的治疗水平,我院通过对该类患者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和康复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手外伤患者96例,男性74例,女性22例。年龄17岁~67岁。其中以18~50岁的人占多数,以工人为主。开放伤71例,闭合伤25例。在各种损伤中,切割伤最多,其次为挤压伤;伤者以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比例高。所有患者均在臂丛麻醉下行手术治疗,其中清创肌腱修复50例,骨折复位固定42例,断指再植4例。将所有病例按照住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所有手术患者等待手术时间为2小时到24小时。
1.2方法
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护理指导,术后根据病情需要遵医嘱给予手外伤术后常规护理,不做特殊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每天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内容:(1)术前心理护理外科患者大多对手术存在着恐惧、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根据这些情况,术前手术室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言行、举止,以亲切、热情的态度去了解患者,并与其交谈,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尽可能地满足其合理的要求,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从而可以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估。结合实际情况,根据患者年龄及文化程度,尽量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手术程序、治疗措施、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使患者对手术治疗有一定的认识,从而在心理上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其恐惧心理,使之在最佳精神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以便患者在长时间的手术过程和一系列的术后处理中能够密切配合[3]。(2)术中心理护理手外伤患者多为第一次手术,故进入手术室这一陌生的环境,处于相对弱势,较易产生焦虑及害怕情绪,作为护理工作人员要主动安慰患者情绪,使患者精神放松,安心地接受手术治疗。在护理技术操作中尽量做到轻柔、准确,关心、体贴患者,操作前要充分告知,取得患者的合作,使患者感到亲切,产生信赖和安全感。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应根据其心理危机状态,及时在心理上给予患者劝慰疏导,在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不失时机地给患者心理安慰,使患者保持安定,使之能够较好的配合医护人员工作,为手术实施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术中手术室内可以播放舒缓音乐,减轻患者精神紧张状态。(3)术后心理护理手外伤患者因外伤、疼痛、手术、进入新环境及对预后的担忧而可导致情绪紧张,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甚至可导致血管危象的发生,造成难以解除的顽固性血管痉挛[4]。对患者进行术后心理护理时,在强调积极配合康复训练的同时,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打消患者的顾虑,以此激励患者建立新的人生目标,增强自尊心,自信心,保持心情愉快,主动参与治疗工作和自身护理。术后指导患者及家属、陪护积极配合治疗,减少患者的孤独感和恐惧感,增强患者的意志力和自信心。
1.3焦虑评估方法
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进行焦虑评分,总分0~7分代表无焦虑,总分8~10分代表可能或“临界”焦虑,总分11~20代表可能有明显焦虑[5]。所有患者在术前及术后3天,术后2周均进行焦虑评分。同时记录其恢复工作时间。
2.结果
96例患者无一失访,手术均顺利进行,所有患者均无意外情况发生,伤口均一期愈合,无骨髓炎,皮肤感染等情况发生,疗效满意,无压疮等护理事故发生。愈后均较理想。术前2组焦虑评分无明显差异,在术后3天及术后2周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恢复工作时间较对照组患者明显缩短。
3.体会
心理护理是在护理过程中运用医学、心理学来影响和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促进其康复的护理方法,它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临床护理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手外伤治疗效果如何与围手术术期精心护理密不可分,特别是加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为保障手外伤的治疗效果,除有良好的设备和精湛的技术外,更重要的是重视心理支持,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护理,减少各种可能引发治疗失败的心理因素,提高手外伤手术治疗效果[6]。
手外伤较多发生于体力劳动者,文化素质较低,大多远离家乡和亲人,突如其来的打击,加之伤处的出血、疼痛、功能障碍,多数患者担心手术效果、手术费用及生活不能自理而拖累家人等,因而他们焦虑情绪严重,表现为多语、好问、焦虑不安[7]。因此护理过程中需减少理论性的照本宣科,而应用尽量浅显的语言与之思想沟通。通过术前、术中及术后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心理量表进行有效的量化,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每位患者的个体化差异,采取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从而减低乃至纠正其负面思想,进而提高护理效果,进而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早日踏上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等.实用骨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年,473-502.
[2]谈燕飞,王仕玲.手外伤患者急诊应激反应的心理护理[J].广东医学,2000,21(1):79-80.
[3]张咏梅.术前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58.
[4]陈淑琴,赵崇梅,朱秀美,等.焦虑抑郁对再造手指患者发生血管危象的影响及干预[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05,20(8):69-71.
[5]叶维菲,徐俊冕.“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在综合性医院病人中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行为医学杂志,1993,2(3):17-19.
[6]张林.手外伤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1(17):158-159.
[7]余洪杰,零玲.心理护理在急诊外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专科版(下旬刊),2014(2):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