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市医院福建南安362300)
摘要:NDM-1又名-“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NDM1能轻易地从一种细菌跳到另一种上面,科学家忧虑NDM1跟危险性病毒结合,变成无法医治的人传人病毒,并且这是一种多重抗药性细菌,一旦在全球散播,抗生素作废的时期将拉开序幕。近来研究发现,携带编码NDM-1基因的耐药质粒不仅可以在细菌间转移,而且能使所在宿主菌成为可以抵御目前几乎所有抗生素的超级细菌,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文章就新型“超级细菌”的基本情况、耐药机制研究现状及防治措施,综述如下,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NDM-1;耐药机制;研究进展;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K8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大多数NDM-1新型超级病菌出现在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NDM-1超级病菌是以DNA的结构出现,被称为质体。研究人员称,它可以在细菌中自由复制和移动,从而使这种病菌拥有传播和变异的惊人潜能。研究人员说:“空中旅行和移居使这种NDM-1细菌在不同国家和大陆之间迅速传播。”研究人员称,这种超级病菌跨越不同的细菌种类,除了替加环素和黏菌素以外,这种病菌对其它抗生素都具有抗药性。在部分患者身上,甚至这两种抗生素也不起作用。
1.NDM-1的发现
2010年8月11日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传染病》发表研究报告称,英国科学家从一名尿路感染的瑞典病人体内分离培养得到一类新的耐药细菌,感染者曾在印度和巴基斯坦接受过外科手术。英国科学家认为新的耐药菌源于印度首都新德里,于是将新分离的此类菌含有的金属-β-内酰胺酶命名为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NewDelhimetallo-β-lactamase1),即NDM-1。它几乎可以抵御目前所有的抗生素。目前研究发现,携带NDM-1基因的细菌主要为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阴沟肠杆菌、摩氏摩根菌、鲍曼不动杆菌和粪肠球菌等。对于以上6种细菌均是常见细菌,正常情况下不致病或致病性不强,但由于获得了NDM-1基因,就摇身变成了具有应对抗生素杀伤的坚固“盾牌”的新型“超级细菌”。
2.NDM-1的耐药机制
目前,国内外对细菌耐药机制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的研究:细菌产生降解酶,灭活抗生素的活性部位;细菌细胞膜渗透性改变,使抗生素不能进入菌体内部;细菌主动药物外排泵作用,将抗生素排出菌体;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降低抗生素活性;在抗生素选择压力下,细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变化,影响了其与相应的抗生素药物分子的作用。蛋白质结构分析表明:NDM-1有2个锌离子结合位点,之间连着一个水分子,其中Zn1与His120,His122,His189配位,Zn2与Asp124,Cys208,His250配位。在对NDM-1的晶体结构分析发现除了金属结合位点这个活性中心外,其第34~47位残基形成了一段独特的环区。这些环区的功能主要是识别、结合和催化水解底物。NDM-1活性中心较大、开放、有柔性,具有静电剖面,与底物结合、释放时活性中心的重排等特点,揭示了NDM-1广谱抗生素抗性的原因。目前研究表明,NDM-1可水解β-内酰胺环结构,而最常用的抗生素均含有β-内酰胺环结构,因此新型“超级细菌”可使几乎所有抗生素失效。
3.NDM-1的预防
3.1监测耐药菌
世界卫生组织将细菌耐药列为危害公共安全的人为因素之一,并要求各成员国积极应对。针对目前的NDM-1,应加强对多重耐药菌和泛耐药菌的筛查和监测,特别对有相关流行病学史患者进行致病微生物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关注其危险因素,发现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菌株应进一步鉴定是否为NDM-1,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隔离,防止进一步传播。
3.2加强抗生素和消毒剂生产和使用管理:
严格控制人和兽用抗生素的生产和使用范围;参考细菌检验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严格禁止给食源性动物超量使用人用抗生素;国外研究表明,在消毒剂的环境中细菌的遗传物质也会发生一定改变,使其对某种抗生素产生特定耐药性。因此对医院及环境消毒剂的过
度使用也要监管。
3.3管理感染者
超级细菌感染通常是在医院内传播,普及超级细菌防控知识,强化医源性感染和交叉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采取措施减少多重耐药细菌交叉感染的机率。一旦发现NDM-1超级细菌定植或感染者,必须严格隔离和监视病者,防止细菌传播。同时,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消毒隔离措施,接触可疑感染者必须及时洗手及手酒精消毒,所用医疗器材的消毒也不可忽视,达到防止NDM-1超级细菌蔓延的目的。
4.NDM-1的治疗
目前,产生NDM-1基因的主要细菌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枸橼酸杆菌、变形杆菌属、产酸克雷伯菌、摩氏摩根菌和普罗威登斯菌属。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泌尿道和外伤伤口,其次是呼吸道、血液、中心静脉插管等。已有的药物敏感性显示NDM-1多重耐药菌对常用的抗生素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都耐药,仅对黏菌素和替加环素的敏感率达到89%~100%和56%~67%;个别菌株对氨曲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敏感。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对目前绝大部分超级细菌敏感。黏菌素可以单独或联合用药抗多重耐药菌,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肾毒性发生率小于20%。但联合用药及其他途径给药的合适剂量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确定。
5.展望
新型“超级细菌”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难题,对携带NDM-1的超级细菌既不能过度恐慌,也不能盲目乐观,应该得到警示。面对全球肆虐的新型“超级细菌”,现在首要任务是全世界携手最大程度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其次要加快NDM-1在内的多重耐药机制的研究,同时还要积极探寻新型的抗菌药物和抗感染新的途径,避免新的耐药细菌愈演愈烈。
参考文献:
[1]李蕙如.超级细菌NDM-1基因检测方法、抑菌评价模型的建立及黄连抑菌探索试验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2]翟倩倩.基于LC-MS/MS的超级细菌耐药酶NDM-1的检测、降解抗生素特性及YH-8药代动力学[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
[3]李明,蔡锦兰,张瑞苓.科学合理的使用抗生素[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2(5):633—634.
收稿日期:2015-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