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永昌县第二小学737200
摘要:语言训练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其特点在于最终是通过学生的语言能力来反映教学效果的。而因为语言能力的评价往往不在主要的评价范围之内,因此学生的语言能力训练往往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的状态。即使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能够主动地对学生进行一些语言能力的渗透,但毕竟由于不受考试指挥棒的指挥,因此语言训练往往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作为语文教学工具性的一种体现,语言训练对于学生精确表达能力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应当成为小学语文教学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训练策略探究
语言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语言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小学阶段,学习时间和空间较多,其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新课程标准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听、说、读、写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因此,我们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拓展教材,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逐步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一、确定目标,精选方法,让语言训练达到一定的深度与广度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语言教学。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我们应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流程和时间,尽量压缩讲解课文内容的时间,着重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语言教学。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选取有典范意义的、表现力强的,又处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语段,作为学习的范例,或咬文嚼字,或品评鉴赏,或反复吟诵。在此基础上,及时引导学生揭示语言现象中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体会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匠心,把听说读写的训练植根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当然,学生仅仅对语例产生感受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将这些感受与实际的语言交际建立联系,让学生多作模仿或迁移性练习,以达到语言训练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具体课文,结合具体学情,有选择地进行详细复述、简要复述以及创造性复述的训练。通过这样分层次分学段的复述训练,使各层次学生有明确的复述目的,更能有效地把握住复述的要求,又能培养复述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达到积累语言与运用语言的目的。
二、准确把握语言文字训练的度
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个年级都有阶段性,并确定有各自的重点内容,在教学中要据此来准确掌握语言文字训练的度,使训练符合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和学生的认识水平。如三年级的教学要求是:“学习分析自然段,归纳主要内容;学习用词造句、连句成段的一些方法。”四年级才有初步了解到教材的每一册、各个单元和每篇课文中又有不同的侧重点。
三、联系学生实际,感悟语言环境
经常见到我们的语文老师为了训练学生掌握“把”字句和“被”字句以及反问句句式的变化,生硬地将课文中的某一句式挑出来要学生练习。我认为句式的选择要根据内容和表达的需要。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孤立地让学生去练习两种句式的变换是毫无意义的。其实这几种句式再特殊,一般人也会根据表达的需要,下意识地去选择所需用的句式。语法无非是将不同句式从知识的角度,把“所以然”讲清楚。但是对小学生来说,实在没有必要去讲这些语法知识。你不讲,他会自然而然地、不受似懂非懂的理论干扰去运用这样的句式。语法学、修辞学与具体的语法现象和修辞现象不是一回事,它们是从具体的语法、修辞现象中概括和抽象出来的法则和规律。让初学语文的小学生学习语言学的理论,是欲速不达之举。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是从实用的角度为语言下的定义。而涉及语言更深层面的理论问题,如语言学中的文字学、语法学、修辞学等有关内容,对小学生来说,无疑会成为不必要的负担和压力。不对学生进行语言学知识的系统教授,是不是就意味着不能对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简单的有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的知识呢?我认为这是语文教学中不容回避的问题。因为语言训练会涉及到一些语文基础知识,比如识字、写字。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字形,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简单地给学生讲一点有关汉字的造字方法,一些有关笔顺、笔画、部首、偏旁方面的知识是必要的;为了使学生准确地遣词造句,理解语言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及表达效果,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也可以给学生讲一点最基本的语法常识和修辞常识,但讲这些常识。必须结合文中具体的语言现象,体会表达效果。给学生渗透一些词汇、语法、修辞的简单常识,对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不应笼统加以反对。
参考文献
[1]王鹤龄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与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12)。
[2]何琴凤正本清源还语文课堂本来面貌[J].吉林教育,2012,(34)。
[3]刘悦快乐阅读,小学语文语言训练之路[J].成才教育,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