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诵读,回归语文之本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1

凸显诵读,回归语文之本

李会兰

甘肃省民勤县第四中学733300

诗歌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的魅力与诗歌的节奏、韵律和内在的音乐性紧密结合在一起。学生要感受诗歌的美离不开诵读,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让他们切身体会到诗歌直入人心的力量。近年来,在诗歌教学上我重点从“初读、品读、美读”几个环节入手,形成了“初读感知——体悟感情——深化感悟”的课堂教学策略,下面以《登高》为例来说明。

一、初读·整体感知

1.激趣。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就是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兴趣。”故此,教学本诗时,我用猜谜的方式导入。

师:同学们,有一副对联:“茅屋连黎庶,腐儒孤舟叹人间疾苦;草堂铸诗魂,圣哲七律吟世事沧桑。”写的是谁呀?

抓住对联中的关键词“茅屋”“圣哲”等,学生很快答出:杜甫。

2.试读。学生齐读全诗,老师要求学生要放慢语速、注意停顿、把握节奏。教学这一环节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对诗句的朗读节奏进行了划分,这样,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对节奏的把握就较为容易了。

3.指名朗读。要求学生按照给出的节奏试读,和之前的全班齐读相比,语速较慢,节奏舒缓,读得很不错的。

4.感知。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并说说读这首诗给人怎样的感受?

明确:读后给人一种“悲凉”感。

5.再读。在对诗歌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读出“低沉、悲凉”的感情基调,主要抓住对联中的“悲”字。教师通过“读前指导、个别示范、齐读深化”来引导学生完成对诗歌的整体感知。

二、品读·体悟感情

通过诵读学生对诗歌有了初步感知,接下来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抓住意象,含英咀华,感受意境,在思考交流中细细品读这首诗的意蕴,阐发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师: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所以,抓意象是鉴赏诗歌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下面,我们来看看在这首诗中诗人写到了哪些景象?

生1: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孤鸟、落木、长江。

师:诗人描绘了一幅秋日登高图,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对这幅画面进行描述吗?

生1:高远的天空刮着迅急的秋风,远处传来哀猿的啼叫声,孤零冷落的小岛上,有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孤鸟,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落叶,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幅萧索惨淡的画面。

师:生1同学的语言优美流畅,描述画面的能力很强的。我们知道,解读意象就是在解读心灵,解读感情,是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已掌握的知识去拓宽作品的情境,从中领会和捕捉作品中更深远的东西。

师:情由景生,诗人首联写了六种景象,营造了一种凄清孤独的意境,而颔联中只有两种景象“落叶”“长江”,诗歌的境界是不是变小了?

生2:“无边的落叶”“不尽的长江”不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境界都变得开阔了。

师: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从大处着笔,写一种壮观的景象,“无边落木”言空间阔大,“萧萧下”拟树叶下落的声动感,“不尽长江”道岁月绵长,“滚滚来”其气势磅礴,气象非凡。诗人看到落叶,勾起了年老而又飘零的悲伤感,看到流水,又有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情怀。抓住诗意,学生才能自然地融入诗中,才能更透彻地理解诗句。

三、美读·融入诗境,深化感悟

师:有人把杜甫的《登高》七律改成五律:

天高猿啸哀,风急鸟飞回。无边落木下,不尽长江来。

万里悲秋客,多病独登台。苦恨繁霜鬓,潦倒又停杯。

和原诗七律相比怎么样?

生3:像“萧萧”“滚滚”等这样情景化的词语都去掉了,感觉诗的那种韵味消失了,让人觉得这首诗的作者始终立在诗外,不能融入其中。

师:生3的回答很到位。同样,我们读诗如果不能融入意境,也难以把这首诗真正的情感读出来。下面我们就带着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感情,和着音乐《二泉映月》,把自己真正融入诗境,美美地朗读这首诗。

美读升华:通过“教师范读、指名表演、齐读”,让学生置身于作品的意境,聆听杜甫的心声,与杜甫产生心灵的共鸣。

师:有人说:诗歌,是诗人在自我搏斗中结下的果子,却在口碑传唱中散发着温暖。信哉斯言!中国古代诗歌在经历岁月风烟之后依然能让我们产生共鸣,能温暖慰藉我们的心灵,是因为它的诗境,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反复诵读咀嚼,这样,才能深入到诗人所处的情境。

师:诗言志,歌咏言。请说一说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生4:孤独悲愁的杜甫,感时伤世的杜甫,忧国忧民的杜甫……

师:别林斯基曾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而杜甫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不管社会怎样动荡、剧变,他总能深情地投入到自己的角色中,用血和泪书写着亘古不移的家国情怀和人文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