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手术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1

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手术配合

俞春兰

(云南省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手术室云南红河661000)

【摘要】目的:探讨前路手术在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中的应用。方法:对1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在全麻下行前路减压,复位,自体植骨及颈椎带锁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本组10例,椎体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钢板螺丝钉松动、断裂,食管,气管瘘等并发症的发生,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前路手术对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下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前路手术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5-0274-02

2015年5月~2016年3月我院对1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在全麻下行前路减压,复位,自体植骨及颈椎带锁钢板内固定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10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45岁。致伤原因:重物砸伤,损伤节段:C5:4例,C6:6例,伤后就诊时间为2小时至3天,平均为2天,脱位为Ⅱ~Ⅲ度,入院后即行颅骨牵引,一般复位重量为体重8%~10%,维持2.0kg~5.0kg。

1.2手术入路及固定方法

手术均在颅骨牵引下进行,采用前入路方法,气管内插管全麻,插管困难时则在支气管镜引导下完成插管,肩背部略垫高,颈部伸展,于颈前右侧做胸锁乳突肌内缘斜切口,骨膜下从椎体前侧向外剥离颈长肌至钩突关节平面,用定位针头穿刺后于C臂机下定位确定骨折椎体。用牵开器,适当调节其张力,使得脱位椎节之椎间隙略张开,将脱位椎体的椎间盘切除,用骨膜剥离器给予撬拨复位。如复位困难则以两侧颈长肌内缘为界,将脱位椎体次全切并切除上下椎间盘,再次调节牵开器张力,并行C臂X线透视确认,复位良好。清除压在脊髓周围的骨片、椎间盘和血块,刮除相邻两椎体的终板软骨,在牵开器维持状态下取自体三面皮质髂骨植骨,安放颈椎前路锁定钢板,上螺丝钉,上锁,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

1.3术后处理及随访

术后颈围固定颈部至少3月,早期使用抗生素,神经营养药物,24~48小时拔除颈部引流管。早期指导功能康复锻炼。

1.4结果

本组10例,椎体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并发症的发生,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平均提高为1~2级。前路手术对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2.讨论

2.1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特点

下颈椎骨折脱位是一种影响脊髓功能甚至危及病人生命的严重损伤。其颈椎排列异常并失稳;脱位椎体大多合并椎间盘损伤或突出,导致脊髓受压或脊髓损伤;颈椎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不同程度丧失,因此,治疗应以恢复颈椎正常位置、减压、恢复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及重建颈椎即刻和长期稳定为基本原则。在颈椎内固定广泛采用之前,传统的治疗方法无法重建颈椎的即刻稳定性,带来的后果是已恢复的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再次丢失,导致颈椎后凸畸形及与损伤椎节邻近节段的继发性退变[1]。

2.2颈前路减压、植骨及内固定的优势

颈前路手术体位改变小、减轻继发损伤、直接彻底减压、恢复椎管容积、防止继发退变、恢复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重建颈椎的即刻稳定性[2]。此外,前路手术解剖清楚,入路容易,直视下减压彻底,不易损伤脊髓或神经根,前路植骨的植骨位置较好,有很大的植骨融合空间,可达到固定椎体的即刻稳定。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较快,前路手术还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

术前配合:①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手术。②做好患者各项准备。③物品的准备:由于手术所需器械较多,要求器械护士掌握手术步骤,备齐术中用物,并掌握各种器械的性能和用途,检查功能完好。麻醉,气管内插管加全身静脉复合麻醉体位,仰卧位,肩部垫一软枕,使颈部呈后伸位,两个小沙袋固定头部,需取髂骨植骨的,术前应在骶髂处垫软枕。切口,胸锁乳突肌内侧缘斜切口[3]。同时,要注意:严格无菌操作;摆体位时,要充分估计颈部后仰耐受性,避免颈部过伸而造成脊髓损伤,尤其在椎管已有狭窄或椎管骨占位性压迫物存在的情况下;颈椎植骨融合常用自体髂骨,消毒铺巾与颈部切口一次完成,但在注意单独清点缝针、敷料,避免取骨处遗留异物,术中取的骨头要保管好,以备植骨用。

【参考文献】

[1]夏军,顾昕,黄煌渊.四种下颈椎内固定技术初始稳定性的生物力学比较[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04(20):167.

[2]刘景堂,唐天驷,刘兴炎.两种长度的颈椎椎弓根螺钉和侧块螺钉钢板系统的稳定性比较[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04(14):167.

[3]毛广平,赵建宁,陈跃先.颈椎椎弓根三种置钉法的实验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01(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