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颖夏毓绩庄江梅(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消毒供应室553001)
【摘要】目的讨论消毒供应室的器械从回收、清洗、检查、包装、灭菌、发放和使用7个关键环节,对其进行质量追溯管理的应用与体会。方法采用一维条形码信息管理技术通过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对接,结合无线网络技术进行管理。结果一维条形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器械从回收到使用的各关键环节信息数据的全程跟踪监控。结论一维条形码信息管理实现了无菌器械的可追溯性管理及操作流程的科学监控,保证了再生器械供应链的质量,实现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科学管理。
【关键词】一维条形码信息管理消毒供应室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3-0048-02
2009年卫生部颁布了新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应建立质量管理追溯制度,完善质量控制过程的相关记录,保证供应的物品安全。对无菌物品实施可追溯性的管理,通过一维条形码和记录追查工作过程的历史状况,以便查找和追寻相关的原因和责任,准确分析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是当今医疗卫生系统跟踪的最有力依据。我院消毒供应室从2011年12月采用一维条形码技术,对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从回收、检查、清洗、包装、灭菌、发放和使用7个关键环节进行全程跟踪和质量追溯管理,提高了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水平[1-3]。
1设备和材料
1.1配置计算机、条码机、扫描枪等相应的硬件计算机与医院信息中心联网。耐高温、耐湿的自粘性PVC打印标签及PVC打印碳带。
1.2做好各类医用物资,各科室人员、各类器械包,各敷料包、各处理方法的分类编码、做好基础数据库,根据变动及时做好维护。
2全程跟踪
2.1回收污物回收人员将使用的物品与相对应的一维条形码一并回收至消毒供应室去污区,接收者扫描含有本人信息的一维条形码标签或以工号、密码登录计算机“回收”界面,扫描回收的一维条形码作“回收”登记,如临床科室未作“使用”操作,则系统将提示不能回收。回收完毕,按系统“生成申领单”按钮,系统将自动产生申领单据,作为无菌物品发放的依据,申领受科室所备无菌包“基数”限制,当“在库数”少于“基数”时系统则不会产生申领单据。
2.2清洗接收者登录计算机“清洗”界面,扫描对应的全自动清洗消毒机一维条形码标签,选择锅次,扫描待清洗包的一维条形码标签,做“清洗”登记,待清洗开始后输入清洗时间,确保与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实时监控系统同步。如为手工清洗,则选择虚拟清洗机作为(代码为SG)“清洗”登记。清洗消毒循环结束后,在计算机系统包装界面显示清洗消毒机编号、包名称。
2.3包装包装者登录计算机系统“包装”界面,选择相应的包名称,选择包装材料以确定灭菌有效期,通过条码打印机打印出相当于该包“身份证”的一维条形码,内容包括一维条形码、条码编号、包名称、有效期、灭菌日期、失效日期、清洗消毒机代码编号等。包装者登陆计算机“包装”界面,用扫描枪扫描该一维条形码,以明确包装者,核对者以同样的方法扫描一维条形码,以明确核对者。包装完毕,将一维条形码粘贴于包外。
2.4灭菌消毒员登陆计算机“灭菌”界面,扫描对应的灭菌器一维条形码标签,选择锅次,再逐一扫描待灭菌包的一维条形码,作“灭菌”登记,如无“包装”操作,系统将提示不能进入灭菌环节。灭菌开始时间,确保与灭菌器物理监测同步。灭菌结果登记灭菌监测结果,合格者方可进入发放环节。
2.5发放发放者以工号、密码登录计算机“发放”界面,选择领用科室或扫描领用科室一维条形码标签,根据“基数发放”界面上显示的申领包名称、数量,逐一扫描无菌包一维条形码进行“发放”,如为借包则在“借包”界面“发放”。每一无菌包只能“发放”一次。如无“灭菌”操作,或灭菌监测结果不合格,或已超过灭菌有效期,系统将提示不能发放;当无菌包名称与申领包名称不符,或超过申领数量时,系统也将提示不能发放。
2.6接收领用科室接收人员登录计算机“接收”界面或计算机系统相应界面,用计算机扫描无菌包外一维条形码或输入条码编号作“接收”登记。如“接收”科室与“发放”科室不符,或无“发放”操作时,系统也将提示不能接收。
2.7使用使用人员登录计算机“使用”界面或计算机系统相应界面,用扫描枪扫描病人腕带及无菌包一维条形码,或输入条码编号及病人住院号,将无菌包与病人绑定,作“使用”登记。或无“接收”操作,或无菌包已达到或超过失效日期,系统将提示不能使用。“使用”后无菌物品“在库数”相应减少。使用完毕将一维条形码集中粘贴于纸上,由消毒供应室回收人员将其与使用后的物品一起回收至消毒供应室。
3质量追溯方法
3.1无菌器械包各环节具体信息数据可视化通过扫描无菌器械包外一维条形码,可查看到该无菌包的检查包装、灭菌、发放各环节的责任人、灭菌参数等各项详细信息记录,体现了灭菌器械的可追溯性,也是举证的有效依据[4]。
3.2器械包按科室定位通过在追溯功能界面“科室定位”中,选择科室,可查看到当前正在存放在该科室的器械包的种类、数量、发放时间、发放人等一系列信息;在追溯功能界面中选择“按器械包种类定位”,选择某一种类器械包,可查看到此类器械包所在科室的情况与具体的每个器械包信息;以上两种方式组合查询来实现器械包的科室定位功能。
3.3器械包查询与召回当某一灭菌批次器械包需召回时,可使用“按灭菌批次追溯”功能,直接输入灭菌锅号和灭菌批次号,查询到该锅该灭菌批次的所有器械包明细清单,根据该明细清单中所示的器械包所在科室与发放时间立即召回问题器械包;当发现可疑器械包时,可扫描可疑器械包的一维条形码,查询到与该包同锅号、同批次的无菌器械包当前状态与去向。
3.4核查无菌器械包的历史患者信息在按“患者信息追溯”界面中,输入患者住院号可直接查询到该患者所用的器械包明细信息,并可联动查询到历史上所使用过该器械包的其他患者的信息及与该器械包同批次灭菌的其他器械包的相关信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追溯管理[5]。
4应用体会
4.1实时跟踪在无菌物品供应链的每一环节中,加入了扫描操作,信息及时采集,虽然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但系统对物品所处流程进行全程跟踪,并有详细的数据记录。物品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发放、接收、使用各环节环环相扣,在整个流程中,系统会判断物品是否已经过上一环节,保证所有物品一次经过整个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并能实时了解物品在什么位置,处于何种状态,便于管理者及时作出调整,既可以保证临床使用,有可以根据情况调整灭菌数量,减少过期和浪费。而且可通过系统查询临床科室无菌物品的流转情况,避免跟临床科室之间因物品的去向,而浪费人力和时间去翻阅大量的手工保存资料。
4.2信息追溯在该系统的质量追溯管理模块中,输入器械包的条码编号,可以显示该包名称,清洗消毒流程中的清洗人员、清洗消毒机编号、锅次、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包装流程中的包装者、包装时间、核对者、核对时间;灭菌流程中的灭菌者、灭菌器编号、锅次、开始时间、核对者、核对时间;灭菌流程中的灭菌者、灭菌器编号、锅次、序号、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灭菌监测结果;发放流程中的发放者、发放时间、发放科室;接收流程中的接收者、接收时间;使用流程中的使用者、使用时间、病人姓名、病历号;回收流程中的回收者、回收时间。通过清洗机的实时监测系统、灭菌器物理监测图表,能追溯到清洗、灭菌设备实时运行情况。一旦发现清洗消毒或灭菌不合格,则可以追溯查找同一批次清洗消毒或同一批次灭菌的所有包的去向及已经使用的病人,及时召回处理,杜绝不合格物品的使用,对已使用的病人加强监控和病情观察,以便采取防治措施,保证病人安全。
4.3保障质量在进入系统操作前,系统要求相关操作人员以工号、密码登录系统,登录成功后方可进行相关操作,系统自动记录相关人员的信息。在扫描一维条形码加载信息的同时,该操作人员的信息同时加载进一维条形码。因此,该系统能有效约束和监督各岗位工作人员规范操作,避免了工作的随时性,并为管理人员调出原因、问责到人带来了依据,有利于质量的持续改进。
4.4提高效率系统能快速、有效地统计各级各类人员工作量,可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有利于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打印一维条形码标签标识清晰,规范易辨认,计算机扫描操作简单、便捷,减少了靠手工操作的事务性工作,控制了手工操作的差错率,并切断了纸质物品申领单由去污区逆转到无菌物品存放区的可能通道,提高了无菌物品供应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5成本核算医院通过提取详细信息目录,自动生成核算数据,解决了成本核算的难题,为科室领导提供详细数据,利于成本控制,利于经济核算。
5小结
消毒供应室运用一维条形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无菌器械的可追溯性管理,科学监控其操作流程,保证了再生器械供应链的质量,提高了消毒供应室、手术室及临床科室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6-7],帮助医院消毒供应室实现科学准确的内部管理,提升了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学晖,钱蒨健.消毒供应中心的无菌物品的全程跟踪与追溯管理[J].护理研究,2010,2(24):532-533.
[2]李鑫春,王春艳,秦红梅.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J].护理进修杂志,2010,1(25):143-14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
[4]刘启华,张维玉.手术室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全程质量追溯管理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8):2816-2817.
[5]张亿琴,杨玉、俞兰.简易打码系统实现无菌物品环节质量追踪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3):276-277.
[6]石兰萍,王继梅,岳月英.消毒器械供应链的信息化管理[J].护理研究,2007,8(223):2093-2094.
[7]保鹏飞,汤明新,欧阳亚迪.RFID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4):35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