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温加湿高流量双鼻导管吸氧联合珂立苏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加温加湿高流量双鼻导管吸氧联合珂立苏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中的应用

陈英

(东南大学附属江阴医院新生儿室,214400)

中图分类号R72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0408(2015)2-0115-02

摘要目的:探究加温加湿高流量双鼻导管吸氧联合珂立苏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根据治疗方法分为HHFNC联合珂立苏组(实验组)、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珂立苏组(对照组)。比较二组血气分析指标((PH、PaO2、PaCO2)腹胀、鼻压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的效果。结果: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经相关治疗后血气指标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实验组血气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腹胀、鼻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工作量明显降低。结论:给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加温加湿高流量双鼻导管吸氧联合珂立苏治疗的效果较好,且具有鼻损伤发生率少、操作简便、花费少,护理质量优化的特点,值得推广。

关键词加温加湿高流量双鼻导管吸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珂立苏

呼吸窘迫综合症多发生在早产儿中,即患儿在出生之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的情况,患儿的病理特征为肺不张、肺泡壁至患儿的终末细支管壁存在嗜伊红透明膜,主要是患儿的肺部表面缺乏活性物质所致[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给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及时有效的治疗十分必要。本文主要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实施加温加湿高流量双鼻导管吸氧联合珂立苏治疗的效果作分析,详情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研究纳入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诊断标准参考《实用新生儿学》中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患儿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HHFNC联合珂立苏组(实验组)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珂立苏组(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儿平均孕周为(31.20±1.80)vv周,平均出生体重为(1.56±0.32)千克,男女比例为19/11。对照组患儿平均孕周为(31.17±1.67)周,平均出生体重为(1.61±0.33)千克,男女比例为18/12。2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的基本资料相比,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二组患儿家属均签署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实验组患儿使用Fisher&Paykel公司提供的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装置为空氧混合器、鼻导管吸氧系统(湿化器鼻导管、高性能封闭呼吸管路、加温湿化器、细小、狭长的导管),其中鼻导管的外径为0.2厘米,治疗时,将吸氧浓度设置为30%-40%,流量在每分钟2-8升/每分钟,加温湿化吸入气体的温度设置为37摄氏度。对照组患儿接受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吸氧浓度设置为30%-40%,PEEP为5-7cmH2O,加温湿化吸入气体的温度设置为37摄氏度。均根据患儿血气分析结果调节FiO2以维持PaO2在50~70mmHg、TcSO2维持在90%~95%。均予珂立苏治疗,方法为:气管插管后,将充分溶解的珂立苏分左侧、右侧、平卧三个体位,分次注入,每个体位注入后复苏囊加压给氧3~5分钟,术后6小时避免吸痰。首次为患儿实施珂立苏治疗的剂量为40-100mg/Kg,之后根据患儿具体病情,在12小时-24小时为患儿重复用药1次-2次,用药剂量与首次使用剂量相同。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2组患儿治疗的效果,血气指标(PH、PaO2、PaCO2)[2],腹胀、鼻压伤等并发症发生率。

1.4数据处理

本文研究数据均严格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时,统计学具有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把并发症结果修改为实验组腹胀、鼻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2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经相关治疗之后,均痊愈。其中实验组经加温加湿高流量双鼻导管吸氧联合珂立苏治疗,存在1例患儿腹胀的情况,存在3例患儿出现鼻损伤的情况,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经鼻持续正压通气联合珂立苏治疗,存在3例患儿出现腹胀的情况,存在6例患儿出现鼻损伤的情况,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00%。实验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2血气指标

2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经相关治疗后血气指标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实验组血气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详情如表1所示:

3讨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以及呼吸衰竭,导致患儿出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主要原因是其胎肺未发育成熟。研究表明[3],新生儿的胎龄越小,其出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几率越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会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保证患儿氧的有效供治疗十分必要。

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在临床上的使用较为广泛,它注重理论上的给氧量,即用适形鼻塞、口唇封闭来防止气漏和形成适度气道压力,患儿需要相对固定的体位,与患儿接触系统相对繁杂,不便于护理;操作中易造成鼻粘膜及鼻中隔组织的损伤和坏死。研究发现CPAP治疗后容易引发患儿出现腹胀,鼻损伤头部塑形以及重新插管等多种临床并发症[4]。HHFNC通过无需密封的特制鼻塞导管直接经鼻输入加温湿化的氧气或空氧混合气体,研究[5]表明流量超过2L/min就能产生气道正压,其所产生的压力与患儿体质量呈负相关,即患儿体质量越轻,所产生的压力越大。鼻塞导管与患儿接触界面友好,便于护理,且很少导致鼻损伤,提高了患儿舒适度,降低因护理操作所致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工作量,体现了治疗与照顾效果并重的护理思路。

加温加湿高流量双鼻导管吸氧是鼻导管氧疗演变而来,其与鼻导管氧疗相比,具有较好的湿化效果。加温加湿高流量双鼻导管吸氧将气流充分的加温加湿,可以增加患儿肺部的顺应性、减少气流的阻力、提高患儿气道的防御功能以及传导性、减缓患儿机体耗散热量、防止患儿的气管出现痉挛的情况,同时加温加湿高流量双鼻导管吸氧会减少患儿气道分泌物的黏度,且不会导致患儿出现鼻腔黏膜创伤以及干燥的情况[6]。

珂立苏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常规药物,其可以降低患儿肺泡气-液界面表面的张力,保持患儿肺泡的稳定性,防止患儿出现肺不张的情况;同时珂立苏可以促进患儿肺泡的扩张,对患儿肺部气体交换以及顺应性进行改善[7]。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2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血气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接受加温加湿高流量双鼻导管吸氧联合珂立苏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且并发症较少,且更容易被接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常连枝.足月与近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临床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3,08(14):64-64,72.

[2]耿松乔,吴晓亚,赵广云等.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30(9):791-793.

[3]潘涛,朱秋皎,肖志辉等.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早期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策略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4,17(2):122-125.

[4]刘郴州,刘东,黄碧茵,等.3种模式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2):124-126.

[5]SweetDG,CarnielliV,GreisenG,eta1.Europeanconsensusguidelinesonthemanagementofneonatal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inpreterminfants-2013updme.Neonatology,2013,103:353—368

[6]刁诗光,何定鑫,王冬妹等.早期应用INSURE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3):392-394.

[7]焦安芬.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10,29(33):147-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