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同
潍坊科技学院国学研究所,山东寿光262700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青少年传统文化的教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悠久的文明历史,将蕴含着中国古代人民经验与智慧的传统文化传授给青少年,有利于加强青少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提高青少年对祖国的热爱。本文就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发展中的功能研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传统文化;青少年;发展;功能研究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在中华几千年文明历史的演变和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汇集了不同民族人民的思想和观念,不同的民族有着属于自己的不同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人们长期创造出来的产物,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包含了人类创造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财富,对人们日常的生产和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
当前,随着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各国文化通过先进的大众传媒手段涌入中国,青少年对外来文化的接受程度很强,因此在国外文化不断的侵蚀下,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逐渐产生了危机。大部分青少年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偏低,缺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甚至有的青少年对我国传统文化出现了质疑、轻视的情感,长此以往必将造成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弱化。
青少年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人生价值观,不能做到全方面、多角度的看待问题,外界对于青少年的影响非常大。学校的教育对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中国几千年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校对待青少年的教育更多的偏重于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忽视了对待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传统文化认知教育,造成青少年在学校传统的教育中变得不能准确辨别是非,缺少民族信仰和民族自信心,最终导致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认可、不接受。
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不再受到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新闻和信息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文化修养的养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社会上的道德风气逐渐倾向于利益至上的标准而发展,歪风邪气在网络上十分盛行,使得青少年在网络中渐渐迷失,产生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质疑。因此,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不断减弱。
二、如何更好的发展传统文化教育
为了使青少年能够更好的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两方面入手。
(一)加强传统文化意识
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文化历史长河发展中璀璨的产物,应当不断加强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意识,使青少年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转变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加强青少年对继承传统文化的紧迫感,并将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民俗文化、民间技艺等呈现在青少年的眼前,加深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完成青少年由被动的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到主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转变。
(二)宣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不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学校中,都要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宣传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重要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善待生命等优秀的思想观念,构建出符合青少年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教育内容,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感、正义感,塑造出具有健全人格的青少年,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源源不断的提供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
三、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发展中的功能
(一)开拓视野范围
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涉及到的领域十分广泛,传统文化教育能够促进青少年知识的积累,开拓青少年的视野范围,使青少年的知识层次有显著的提高。在传统文化中,青少年能够领略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到中国古代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感受到不同年代传统文化的发展,学习到许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探究的意识,增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例如:我校开展了“领略传统文化魅力”的主题活动,教师积极鼓励青少年参与到该主题活动中,使青少年充分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掌握了传统文化发展的规律,在传统的医学中体会草药的作用和意义,在传统的诗词书画中感受古代文人雅客的高尚情操,激发了青少年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在另一角度上促进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二)增强文化素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与越高,不仅需要人才拥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还需要人才拥有较强的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利于增强青少年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品质,进一步发展传统文化中的优良传统,满足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要求,促进青少年全方面的发展。例如:我校开展了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在课堂上教师宣扬了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的意义,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古代儒家学说中的精华为青少年作了详细的讲解,增强了青少年的文化素养,养成了青少年良好的言语、思想和行为习惯。
结语:
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拓展青少年的视野,增强青少年的文化素养,提高青少年的道德品质修养,还能够增强青少年的审美能力,升华青少年的情操,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青少年的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博识,隋立双.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01).
[2]王蕊,李敏义.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少年的文化自觉[J].理论观察,2014(03).
[3]孙弘.中国传统修身文化对青少年思想发展的正向引领[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02).
[4]孙瑞权.传统文化对青少年“自我”发展的影响[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山东省青少年研究规划重点项目“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发展中的功能研究”(批号SDYSA15031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金同(1961—),男,山东寿光人,潍坊科技学院国学研究所所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