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文(山西省古交市中心医院山西古交030200)
【摘要】目的探讨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骨科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动力髁螺钉(DCS)内固定方式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各30例,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12~28个月至骨折愈合后,平均16个月。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离床时间及术后颈干角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统计:DCS组发生髋内翻1例,DHS组例发生髋内翻7例,内固定失效3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选用DCS与DHS内固定在临床操作方面具有相似的手术侵袭性,但DCS内固定术后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骨折固定术DHSDCS
【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1-0031-02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髋部骨折中常见的一种,大多发生在老年人,发生于年轻人时,多属于直接暴力导致的高能量型损伤,骨折往往表现为粉碎,治疗困难,并发症发生率高[1]。笔者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动力髁螺钉(DCS)2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0例,对比分析不同内固定方法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将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60例采用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选用动力髁螺钉(DCS组)及动力髋螺钉(DCS组)内固定治疗。DES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最大85岁,最小39岁,平均68.80±12.05岁;根据Evans标准分,ⅢA型14例,ⅢB型7例,Ⅳ型5例,逆转子间骨折4例。DHS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最大92岁,最小31岁,平均65.83±16.15岁;根据转子间骨折Evans标准,ⅢA型16例,ⅢB型5例,Ⅳ型5例,逆转子间骨折4例。经齐同性检验,两组在性别、年龄、骨折类型、随访时间上均具有可比性(P>0.05)。
2治疗方法
2.1术前准备入院后即行患肢胫骨结节骨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7Ω1/10,牵引时间3Ω7天,并做好术前相关医技检查及必要的准备,排除手术禁忌症。
2.2手术操作连续硬膜外麻醉下,G型臂x线透视监控,患者取仰卧位,患侧臀部用一扁枕垫高,使身体与手术台呈15°。取改良Watson-Jones入路,作股骨外侧切口,自股骨大转子的顶端经大转子后侧1/3下行,长约15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后切开阔筋膜张肌,显露股外侧肌,经股外侧肌后侧显露股骨上段外侧骨质。行骨膜下剥离,髋臼拉钩置骨干前后拉开前后组织,显露股骨上段外侧,外展位牵引监控复位骨折,G臂双视角透视下自转子下2.5cm将导针沿正轴位正中部置入股骨颈内至关节面下0.5cm,沿导针置入DHS主钉及股骨部的钢板。采用DCS治疗的病例,自大转子外端上方0.5cm将导针沿股骨干95°置入股骨颈内至关节面下0.5cm,沿导针置入DCS主钉及股骨部的钢板。
2.3术后处理两组患者均于术后1Ω3天使用静脉抗生素,第4天起改用口服抗生素至体温正常后3天。术后第3天即要求患者在床上做被动屈膝、屈髋运动及CPM机锻炼。术后6个月内每月随访1次,6个月后每2个月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摄X线片,检查手术部位有无异常,膝、髋关节活动度,行走情况,髋关节功能评分等。
3治疗效果
3.1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DCS组平均16.45±4.68个月;DHS组平均15.83±4.15个月(P>0.05)。住院和随访期间均无死亡病例。术后离床时间DCS组为8.60±2.36天,DHS组为8.40±1.79天,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颈干角度测量,DCS组为125.46±8.19°,DHS组为126.89±8.25°,两者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年参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DCS组为85.86±8.55分。DHS组为76.64±15.92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2术后并发症比较DCS组出现髋内翻1例,DHS组出现髋内翻7例,内固定失效3例。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肺部栓塞、内置物断裂及继发性股骨大转子骨折等。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经c2检验(P<0.01),存在显著性差异。
4讨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好发于老年人,老年人多因平地滑倒造成骨折,骨折后常移位不严重,容易复位,年轻人的转子部骨折多由于直接暴力所致,相对较少,但骨折移位严重,非手术治疗复位困难。随着我国人口正式进入老龄化阶段,转子部骨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原因是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关节活动不灵活,转子部受到内翻及向前成角的复合应力,造成转子部的骨折。转子部的血运丰富,极少出现骨折不愈合,治疗的关键和目的在于降低死亡率和减少髋内翻畸形[2]。随着内固定材料的创新发展及手术操作与围术期诊治水平的提高,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已成共识,而DHS固定目前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首选方法[3]。
4.1DHS的固定治疗特点DHS是AO组织专门为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设计的,可耐受10倍体重的载荷,分解为内翻应力和轴向加压力,能够达到坚强内固定的目的。其主要特点为:①螺钉在股骨头内固定作用强,即使在骨质疏松的情况下亦能有效固定;②套筒内滑行机制可避免钉端穿透股骨头或髋臼。负重的压力可直接传导至骨,而非内固定物;③保持骨折端复位并嵌紧,减少不愈合[4]。也就是说DHS主钉为一根较粗的螺纹钉,钉的近端为粗螺纹,远端是滑动槽,侧方为套筒钢板,粗螺纹钉远端可在套筒上滑动,具有加压和滑动双重功能,当局部肌肉收缩或下肢负重时,钉远端可在套筒的滑动槽内后退,使骨折断端之间出现压应力,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
4.2DCS的固定治疗特点DCS是70年代末由美国Neer等最早推荐应用,并经多次改进由AO学派首先倡导用于股骨粗隆部骨折[5]。DCS固定时近端骨折块可由动力加压螺钉和另外1-2根松质骨钉或皮质骨钉固定,明显提高了骨折近端的固定强度。因该钉的坚强内固定及动力性加压作用,可以允许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及下地活动。加速骨折愈合,减少粘连,降低骨折病的发生。DCS对粗隆部要求条件较高,粗隆要尽可能保持完整,至少要保留1/2完整,以便于髁钢板的置入,外侧骨块无分离是DCS的相对适应症。尤其适于V型骨折。
4.3小结对于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目前临床上大多习惯于首选DHS固定。但经过我们对照研究证实,其内固定失效及髋内翻的发生率较高,而DCS组并没有出现髋内翻;我们考虑认为DCS螺钉位于主张力曲线及主压力曲线的交汇点,抗剪力及压力的作用强,DCS至少有1枚螺钉固定在股骨矩,抗扭转力大大增强,对内侧骨块的缺损亦可通过螺钉的固定得以重建,内侧支撑的恢复有助于减少髋内翻的发生;DCS的主螺钉,近端的防旋螺钉及钢板在骨折端形成一个类三角形的稳定系统,而DHS只有三角形的2条边,故稳定性较DCS差,发生髋内翻机会增大;DHS主螺钉的加压方向斜向下,分力的方向为平行及向下,向下的分力使股骨头颈部向下翻转的可能性增大,加大髋内翻的发生率;而DCS的加压方向近乎垂直股骨干纵轴,向下的分力极小,可减少髋内翻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周毅,李兴海,陈玉搂,等.动力髋螺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22):1700.
[2]洪明飞,王海宝.股骨转子间骨折326例治疗分析[J].中医正骨,2009,21(6):55-56.
[3]李顺国,郭强,陈长青,等.DHS结合股骨颈防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09,12(3):318-319.
[4]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1301:569.
[5]黄公怡,王福全.鹅头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1984,4(6):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