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人心理护理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3

重症监护病人心理护理的研究进展

雷钧兰

雷钧兰(绵阳市中心医院综合ICU621000)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0-0335-02

【摘要】随着我国危重症医学的发展,各种手术患者或病情危重患者收治于ICU,对于患者来说病情危重,各种感觉过量或不足、多种高精尖的监护仪器、设备的广泛应用、密切加强全方位的监护、紧张的客观环境等因素都给患者造成一系列心理反应,甚至造成机体的持续应激状态。因此ICU护士应具有准确判断病人异常心理反应的能力,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心理支持及稳定的情绪,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保障医疗、护理有条不紊地开展,促进患者自身康复。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人心理护理研究进展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集危重、抢救、大手术后病人于一体并对其集中监护的治疗场所。为了保证治疗和护理工作正常进行和控制院内感染,ICU实施无陪护制度,且环境封闭,家属与病人完全隔绝[1]。危重患者往往是从急诊、手术室或医院的其他科室转入ICU,由于ICU在设置仪器配备管理上与普通病房不一样,患者在接受复杂的综合性治疗与护理的同时,面对的是陌生而复杂的环境,往往在生理上,心理上受到刺激而心理变化复杂。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2]。因此,我们在抢救危重症病人的过程中,在以病人为中心的同时,也要为病人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整体护理。现对ICU病人心理支持方面的护理进展做如下综述。

1营造监护室良好的护理环境

1.1危重症患者在ICU环境中可能出现的身心不适,提出一套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减轻ICU环境对患者的不良影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行设计的"监护期间调查表",对两组危重症患者在ICU期间的护理问题及焦虑程度进行测评。促进危重症患者身心康复。对危重症患者在ICU期间的护理问题及焦虑程度进行测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ICU出现频率较高的护理问题、配合治疗护理的程度、机械通气时间、监护时间及住院时间,对照组和试验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因此,实验组的护理方法能有效地降低ICU环境对患者的不良影响,从而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有效地缩短机械通气时间、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3]。医学心理学认为,在人体健康和疾病的相互转化中,除了注意生物学因素的作用外,要特别强调心理因素和生物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监护环境中物理环境影响、生理环境影响、心理环境影响。因此,护士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个急重症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4]。

1.2保持监护室物理环境良好从生物、心理、社会3方面的因素考虑,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首先,ICU病房要清洁整齐,通风良好,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病房温度保持在18~22℃,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同时绿色植物的放置也可起到调节视觉疲惫的作用,同时还有助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调节湿度。其次,病房应远离周围的嘈杂病区环境,病室的门窗要有良好的隔音效果和缓冲关闭碰撞时的隔垫,医护人员说话要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查房时语言尽量简短,语调柔和亲切,以免打扰其他患者。第三,监护室自然采光,有明亮的窗户和可调节光线的窗帘;病床备有日光灯,床单位之间有活动窗帘,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创造属于患者个人的治疗空间[5]。第四,ICU环境设置尽量家庭化,增加生活气息,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调节过度紧张的ICU气氛,引导病人进入放松状态,减轻精神心理压力,即使是语言交流困难者也能达到非语言交流的目的。从而改变枯燥无味的ICU生活,使病人在轻松的环境下早日康复[4]。

1.3减少治疗操作环境的影响

1.3.1降低患者医源性感染的机率,病房环境的墙面、地面、空气、设备、用物、床单位等要定期进行消毒。尽量使用一次性产品,一人一用,减少发生交叉感染的机会。科室内要配备熏蒸消毒柜,以便及时消毒处理这些物品。医务人员的手的消毒处理是预防医院性感染的有效途径。监护室内设有洗手设施,医务人员在进行了诊断、治疗、操作、护理后,在接触其他患者前可以对手清洗,减少手部的带菌量,必要时可戴手套进行诊疗,减少由医护人员手部的交叉接触造成的院内感染机会。

1.3.2重视护理人员的业务理论实践的培训有研究报道技术熟练的医护人员进行的各种置管操作术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较低[6],这就意味着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较高业务素质。在护理管理过程中护士长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护理人员培训计划及考核项目,进行规范化管理,定期考核,使护士对于各项工作制度和监护常规能够做到“人人掌握,规范落实”。护士专业素质的提高,对于需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的患者,能够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对需要血压监测的患者,时间间隔的设置要合理,血压监测最好不要再有静脉通道的肢体上测量;对安置的引流袋、引流瓶、吸引器等要及时准确地记录,进行更换时,严格按照相应的操作要求进行,以免引起感染或其他不良的并发症[7]。协助患者做好各项生活护理,指导功能锻炼,保证患者的舒适、整洁和安全。

1.3.3在进行各种治疗操作前应选择合理的时间时间护理[8]是指护理人员利用患者机体生理节律进护理的一门新学科。人体每天9:00—11:00,16:00—17:00,19:00—21:00,精神活跃,愿意提出和回答问题,在此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治疗操作时处于最佳配合状态和最佳心理状态。尽量避免让患者看到同病室危重患者被抢救的场面,以及其他危重患者的恶液质状态,也可根据情况改变ICU的探视制度,通过家属和亲友的探望给患者带来心理安慰和鼓厉。

2创造融洽的护患关系

有人认为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由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的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以达到理想的护理目的。

2.1运用体态语做好护患沟通即做好非语言的沟通。体态语是用体态动作的变化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特殊语言系统。人们通常按体态语的生成部位将其分为表情、目光、手势、身姿、仪表、间距和触摸等。心理学家指出,在会谈信息的总效果中,词语占7%,音调占38%,表情和身体动作占55%,后两者均为体态语,可见体态语在会谈中的重要性[1]。体语大多发自内心深处,极难压抑和掩盖,通过病人的体语又能窥各其心理、思想,协助诊断和治疗。护士态度从容镇定,仪表整洁美观,姿态稳重大方能引起对方的尊重和信任,也能给病人带来安全感。因此,做好护士自身体语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同时也是改变服务态度,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13]。

2.2重视与患者家属的心理沟通与疏导现代护理学认为,家属是病人主要看护人,对病人进行长期的照顾,他们身心健康状况以及对疾病护理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直接影响病人康复和生活质量[1]。由于患者家属的性别、年龄、性格、文化程度、社会环境、亲人的病情程度及家属对病人病情了解程度等不同,病人家属的心理状态各有不同。为了更好地了解病人家属的心理状况,将其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美国护理学家Nyamathi认为,病人家属的负性心理情绪严重影响其处理问题的技巧,因此,ICU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病人家属的心理状态,通过观察病人家属的言行举止,分析家属存在的心理问题,针对不同情况给予疏导。

3全员培训,树立人文关怀的服务理念

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人性化服务理念的运用在于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就是要摸透患者的心理需求,医护人员应加强主动观察,监护仪仅作为监测和反映病情变化的辅助手段。主动了解患者的自觉症状、性格特征、生活习惯,并根据“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为患者营造一个符合患者个性、贴近生活的监护环境。做好心理护理疏导劝慰使患者紧张的心情放松,解除其恐惧心理,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9]。重视人性化护理。为了满足患者爱与归属的需要,护士在病人意识恢复后应做好心理护理,给予充分的心理支持,包括用柔和坚定的目光注视,温和善意的微笑,恰当的握手,对患者的痛苦恰到好处的解释等;做好疼痛护理,指导病人掌握减轻疼痛的方法,采取正确的咳嗽方法等,必要时给予相应的药物止痛;做好生活护理,告知病人虽然没有家人陪护,但护士会协助他完成进食、洗漱等各种活动,以减少病人的顾虑,使其安心接受治疗护理。

4ICU护士加强术前及术后护理干预,提高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

4.1通过研究显示,由于重症监护病房有别于普通病房,不允许亲属陪护,收住的都是病情危重的病人,患者极易产生恐惧感,缺乏归属感。因此术前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医护人员向病人介绍病情、手术方法,以及术后监护期间可能发生的问题,使医患关系建立在“指导-合作”的共同参与模式的基础上。给予病人倾诉内心恐惧、担忧的机会,从而在术前有计划性地予以解释开导。向病人介绍监护室环境,介绍其主管医生,简单介绍责任护士及其护理人员,尽量减少病人的陌生感。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干预,能让患者在术前了解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将发生的事件和建立积极的应对措施,特别是规范手语训练,患者可用手势、点头、摇头、面部表情与护士进行交流,这样有助于患者情绪稳定,改善患者被动应付各种治疗的状态,减少应激反应,能够有效地减轻ICU环境对患者心理反应的不良影响,能有效地缩短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监护时间,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4.2做好患者的术后心理护理,

4.2.1病人苏醒后,发现自己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病人会产生恐惧、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此时应耐心的向病人讲明自己所处的环境,ICU监护的目的以及各种引流管的作用,使病人了解苏醒目的以及重要性,减少紧张、恐惧心理,向家属讲解ICU监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家属了解病人的病情,以取得家属的配合。人工气道影响病人的语言交流,常使病人感到孤独和恐惧。护士应经常询问病人的感觉,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交流,以了解病人的想法和要求,满足其需要,在示意不能表过时,可用文字沟通。

4.2.2根据不同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由于每位患者的社会地位、文化层次及宗教信仰不同,对疾病的态度及对治疗中的文化需求也不尽相同,尽可能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满意的环境,做好解释,按医疗护理常规进行治疗和护理。

4.2.3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对进入ICU患者,护士应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有关医学知识,帮助患者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病情,使其懂得进入ICU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治疗与护理,身边的各种仪器是为了帮助监测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变化,使患者在对ICU的了解中自然地减轻心理压力,对自己的病情有正确的认知。

随着心理护理科学深入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对危重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通过良好的心理护理不仅可以满足病人的合理需要,消除其不良情绪的反应,还能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病人的适应能力。因此,向病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使病人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对恢复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谢伟萍.对重症监护病房病人家属实施心理支持的护理进展.护理研究,2007;21(11):2915~2916.

[2]周小萍.在ICU实施心理护的做法与效果评价.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2007;16(8).

[3]刘国强.ICU环境对患者心理上影响分析.中外健康文摘,2008:1672~5085.

[4]侯静,刘慧松.ICU护理环境对患者的影响及对策.齐鲁护理杂志,2006;12(7):1355~1357.

[5]李军文,李继平.监护环境对患者的负性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探讨.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5(2).

[6]陈爱华.心理护理疗效评价与影响因素探讨.实用护理学杂志2007;17(5):41.

[7]刘晓红.护理心理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9:269.

[8]翟永红.体态语在慢性老年病人心理护理中的应用.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0(4).

[9]王银玲.多发伤病人在ICU科的心理观察及护理.现代护理,2007;4(32):69.

[10]李炜.对颅脑损伤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现代护理,2005;11(9).

[11]卢子英.ICU病员家属的沟通技巧.现代预防医学,2002;29(2).

[12]王文茹.ICU患者家属支持干预及干预源的调查研究.护理研究,2003;17(5A).

[13]郭晓燕.术后患者家属护理误区探讨.护理研究,2003;17(4A).

[14]庄慧,柳娟.ICU对危重患者的负效应及对策.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