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从化希贤小学510900
一、案例背景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相互碰撞、相互接纳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真诚交往、共同探讨、获得知识的互动过程。而由于数学活动的开放性较强,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旁逸斜出,即使课前预设再充分,一节课也会出现节外生枝的现象,遭遇一些始料未及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冷静处理这些意外,把它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并能积极地把这些意外转化为一种新的、有效的教学资源,就会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真实和活力,使我们的课堂多一份精彩。在我所执教的《可能性大小》这节课中就遇到了不少的“意外”。
二、案例描述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体会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我设计了一个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汇报数据,观察发现这些实验数据之后再分析其中的原因所在,从而得出结论:红球的数量少,所以被摸到的可能性小;而黑球的数量多,所以被摸到的可能性大。
1.猜测。师:在这个盒子里有1颗红玻璃球和3颗黑玻璃球。如果老师从纸盒里随意拿玻璃球,每次拿1颗,放回盒子里再拿,拿20次。请你先猜一猜,哪种颜色的玻璃球拿到的次数可能多一些?生1:可能是摸到红球的次数多。生2:可能是摸到黑球的次数多。师:到底是红球被摸到的次数多一些,还是黑球被摸到的次数多一些?让我们动手做一做,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吧。
2.实验。教师的预设:因为红球只有1颗,黑球有3颗,学生汇报实验数据应是黑色的玻璃球被摸到的次数多一些,红色玻璃球被摸到的次数少一些,从而得出“红球的数量少,被摸到的可能性小;而黑球的数量多,被摸到的可能性大”的结论。当学生汇报数据时,我就发现了第九组的数据特别。原本想如果第九组默不作声的话,可能就作为一组错误数据一带而过,没有想到,第九组的学生因为自己的实验数据与众不同,据理力争,试图推翻其他同学的观点,情绪也比较激动。我当时就有点晕,怎么办?如果肯定第九组的数据,似乎与今天研究的目标南辕北辙,但又不能说它是错的,因为这的确是他们亲手实验的结果。这样一下子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这时我突然想到,全班分组,不是有十组吗?
师:既然小组之间有不同意见,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全班摸球实验的总结果。你说怎么办?生:计算总数。
师:谁能把加起来的总数汇报一下?生:红球的次数是57次,黑球的次数是143次。师:同学们,现在你有什么发现呢?生:黑球的次数明显比红球多。师:如果用可能性来表述,该怎样说?生:黑球被摸到的可能性大,红球被摸到的可能性小。师:那第九组的实验结论与这个正好相反,你怎么认为?生:第九组的实验做错了!
生:没有,我们都是按照实验要求做的(第九组成员反驳)。师:既然第九组按照实验要求做的,那数据就应该是真实有效的。还有哪个小组和第九组情况相同?学生摇摇头。
师:看来其余九个小组的实验结果都是一致的,把它们的实验结果用A表示;只有第九组的结果不一样,把这种实验结果用B表示。如果用可能性来表述,该怎么说?生:实验结果A出现的可能性大,实验结果B出现的可能性小。
师:如果我说这个实验一定是黑球摸到的多,你认为对不对?生:不对,第九组就不是。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也是我们不说“一定”而是说“可能性大小”的原因。从全班摸球的情况来看:黑球被摸到的可能性大,红球被摸到的可能性小。在实验过程,偶尔会出现第九组的特殊情况:“红球摸到次数多,黑球摸到的次数少。”不过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比较小,实验中十个小组只有一个小组出现了这种情况。
三、案例反思
回顾整个过程,其实第九组的数据是这节课最具有特色的地方。其意义在于:
1.数学概念的用词精确。第九组的实验结果尽管是小概率事件,但还是有可能发生的。也正是这个可能发生,才能体现出“可能性”的用词精确,体现出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如果没有这个实验结果,学生可能无从体会“可能性”与“一定”之间的差异、更深地理解“可能性”的含义。在以前的实际教学中,很少对这个用词进行界定,从而失去了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培养的机会。
2.学以致用。不同的实验结果又是从另一个层面上体现出了可能性的应用。在比较小组结果的时候,课堂中自然生成了一个新的教学资源:实验结果的可能性问题。这是我原来没有想到的。充分利用这个资源,一方面解决了实验结果的解释,另一方面成为巩固“可能性”知识的试金石。
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教学,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变性。他们的行为、思想会在课堂中相互作用,生成一种全新的教学资源,而这种在课堂中生成的教学资源具有真实性,是学生参与的结果,最有教学价值。因此,课堂教学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序,而是要随学生知、情、意、行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设计方案,想方设法地利用这种“意外”生成的教学资源,睿智地进行处理。这样,原本看起来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却生成了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