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实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1-14
/ 2

《故都的秋》教学实录

文幸红

广西桂林市灌阳高中文幸红541600

一、导入

教师提问:大家喜欢秋天吗?为什么?(学生集体回答后欣赏投影展示的秋景图片)

教师问:同学们知道哪些写秋的诗句?

生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生2: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生3: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生4: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生5: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生6: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教师:从这些诗句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人对秋的感受也不同。今天,让我们跟随郁达夫走进他的作品《故都的秋》,看看他对秋的感受。

二、请学生介绍作者

生1:郁达夫,现代著名小说家,与郭沫若、成仿吾等成立了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他的小说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另外,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等也都自成一家。

生2: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居住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花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此篇优美的散文。

教师:很好,看来同学们预习做得很好。另外,请同学们注意郁达夫作品的特点,那就是在艺术上侧重于表现自我,带有较浓重的主观色彩。

三、课文学习

1、学生朗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画出写景的句子。

2、师:你从题目中了解了什么信息?

生:“故都”二字指出描写的地点,“秋”字指出了描写的内容,从题目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故都深切的眷念之情。

3、师:作者如此眷念故都的秋,这秋有什么特点?

生:清、静、悲凉。

师:请同学们细读课文,看故都秋天的清、静、悲凉表现在作者笔下的哪些人、哪些事、哪些景?

生1:第三段中的破屋、小院、天色、牵牛花、草。

生2:第四段写了槐树的落蕊、扫帚的丝纹。

生3:第五段写了秋蝉的叫声。

生4:第六至第十段写了秋雨。后面还写了北方的枣子。

仅仅找出作者所写的景还是不够的,因为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之一便是“理解情景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接下来的分析是一个难点,没想到,学生却给了我一个惊喜。

生1:破屋、小院、碧绿的天色,体现了清的特点;静是通过“听得见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写出来,这句话写的是动景,实际上是以动衬静;作者认为牵牛花“蓝色或白色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其实是他孤独、落寞、悲凉的内心的反映。我们从前面同学对郁达夫的介绍中了解到,1933年后,他很苦闷,也很寂寞,这正是作者选择冷色调的原因。

生2:对呀,一切景语皆情语。可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作者选取的景物都是平常之景,这是为什么?

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谁来说说?

生3:老师,这是以小见大的手法,你想想,一个人不出门,就能赏玩到北平十足的秋味,这正说明北平秋味十足。

生4:我们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学过这样的句子。“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那一刻,我惊讶极了,学生竟然会联想到初中的课文?我还没反应过来,科代表站起来说:“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也有类似的描写,我给大家念念这几句话:‘蜂儿如一朵小雾稳问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师:真了不起!我还以为这个问题会难住大家,没想到大家竟想得如此宽。其实,这些平常之景还反映了作者的平民意识,说明他关注平民生活。除此之外,郁达夫笔下还有哪些秋景?

生:我来说说第四段里的秋景。“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这句话体现了故都秋“清”的特点。“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一句将“静”写得非常细腻。而“悲凉”是从“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这句话里流露出来的。

师:作者不是单纯地写落蕊,还由落蕊想到自己和时局。那时,正直的他曾多次遭到当局的通缉,1932年1月4日他写了幅对联:“岂有文章传海内,欲将沉醉换悲凉。”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他对人生的领悟——悲凉、落寞。由落蕊想到自己和时局,一种隐含的忧虑便油然而生,但又不便直说,只好借“一叶知秋”的成语来曲折地表达。

生1:“蝉”在古诗中也是一个凄凉的意象,还有“秋雨”。人们常说“秋风秋雨愁煞人”,这“蝉”“秋雨”反映了故都秋“悲凉”的特点。

生2:也反映了“静”的特点。因为那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雨”是“息列索落”下的,不静就听不到这些声音。

生3:顺着前面的思路,我觉得写果树的这一段不好理解,因为这里所选的色彩与前几段不一样。

师:你读得很细。这一段里出现了黄、红种暖色。请大家看到最后一句:“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金色的秋天)。”这就告诉我们,故都的秋并不单调,它既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同时也有枣儿淡绿微黄所宣告的秋的全盛时期。这些景物的描写,真实地表达了他对故都的热爱之情。所以才有了后文……

生1: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生2:怪不得说“一粒沙子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生3:难道非得用平常景才能写出作者的感受吗?

师:有名的景物写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再一个,那些地方……

生:游人如织,太热闹,与作者的心境不符。

师:是啊,作者所选的景正是他心境的反映。只有这清、静、悲凉的景才能抚慰作者饱经离乱的心灵。所以他才会如此地一往情深,甚至不惜以生命的代价扑入故都之秋的怀抱,的确是“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

四、分组讨论

1、作者的感情为何是清、静、悲凉的?

2、结合古典传统、生活经历、时代背景、个人气质分析。

3、课后反思。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非指示性”教学,强调“二不”(不指示学习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四自(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三开放(开放的学习目标、开放的学习材料、开放的学习评价),宁波大学的教授王荣生认为“非指示性”教学包含着很强烈发引导性,但理想状态下的“导”是由师生间的相互碰撞来完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上是教师帮助学生、配合学生,而不是过去那样只是学生配合老师。

我的这节课,基本上是按这种模式来进行的。对照“非指示性”教学模式的要求,我觉得自己在帮助、配合学生上做得还不错,如对为什么作者选取的景物都是平常之景这个问题的探讨,尽量让学生与学生互相讨论解决,使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张扬个性,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信念、意志和品质。从学生的表达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一些知识的掌握远远出乎我们的意料。课后,我曾问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那个学生,为什么对那个段落印象如此深刻。他说,因为喜欢,就背下来了,看到《故都的秋》里描写,自然就想起了那个段落。

几个老师听了这节课后,普遍说课堂上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课堂比较活跃,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指示性的东西还是多了点,依照对“非指示性”这一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中应尽量控制教师的指示和要求,而多一些学生讨论、分析后的归纳。

我也发现,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情景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的过程中,学生对课文语句的揣摩不够,使得学生只是单纯地顺着问题找答案,而缺少对语言的深入品味,因而没有读出作品的“原味”。另外,学生对课文读得不够,像这样优美的散文,应当通过“读”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