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广安638500)
【摘要】目的:分析调查综合内科病人感染现象,总结有效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四川省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校医务室综合内科患者共450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现象。结果:感染发生率为7.47%;年级与感染率没有直接联系;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高;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最高。结论:综合内科患者存在一定感染率,必须提升学校感染预防意识,做好医务室管理工作,最大程度降低综合内科患者感染,确保患者安全。
【关键词】综合内科;病人;感染;预防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8-0368-02
感染通常包括院外感染以及学院感染,医务室做好感染管理是保证医务室管理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校医务室综合内科接收的患者较多,发生感染的可能性较大[1-2]。本研究着重分析近两年本校医院综合内科患者的感染情况,目的是总结感染出现规律,保证能够更有效做好感染的预防工作。现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在下文进行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校医务室2015年1月-2016年12月综合内科患者共4500例参与本次研究,其中有男患者2050例,女患者2450例,平均年龄(20.2±2.2)岁。
1.2方法
按照我国卫生部颁布的试行版感染诊断标准,对4500例综合内科患者进行诊断,统计感染病例,具体包含患者性别、年龄、出现感染时间、感染持续时间、原发疾病、感染发生部位以及治疗情况等信息;另外将细菌室的送检培养记录视为病原学诊断依据。
1.3统计方法
本文选用软件版本SPSS19.0,以“(n/%),χ2”代表及检验计数资料,若结果对照差异显著,表明P<0.05。
2.结果
2.1基本情况
本组4500例患者中2015年1月-2015年12月共有患者2290例,其中有255例患者发生感染,2015年感染发生率为11.14%。2016年1月-2016年12月共有患者2210例,其中有81例患者发生感染,2016年感染发生率为3.67%。从2015年1月-2014年12月两年间4500例患者中出感染的患者共有336例,感染发生率为7.47%。2013年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2014年,差异明显(P<0.05)。
2.2患者年龄与感染关系
从下表统计数据可知,年级与感染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感染出现部位
从下表统计结果可知,感染主要发生在呼吸道,其中上呼吸道发生率略高于下呼吸道,此外胃肠道的感染发生率也较高,综合占比达到32.14%。但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4感染病原菌监测情况
336例出现感染的患者接受病原学检查,结果显示病原株共检出205株,其中有108株为革兰阴性杆菌,占52.68%;63株为革兰阳性杆菌,占30.73%;33株为真菌,占16.1%;1株为其他类型菌株,占0.49%。结果可知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几种菌株检出率(P<0.05)。
3.讨论
通过上文研究结果,总结感染影响因素主要包括:(1)感染部位:胃肠道以及呼吸道是最常发的感染部位,本组这两个部位的感染率超过90%[3]。(2)治疗造成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部分患者接受一些治疗使得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或者破坏,所以出现感染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4]。(3)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感染性疾病患者需要应用抗生素治疗,抗生素的使用会增高革兰阴性菌以及耐药菌株感染发生率[5]。
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以下预防措施:(1)严格校园管理:学校应该最大程度根据疾病做好隔离,恢复期以及急性期患者更应该加强隔离工作,叮嘱呼吸道疾病患者减少户外活动。保证教室等封闭场所良好通风,做好环境清洁消毒工作。(2)监测消毒灭菌:学校应该多次实施微生物监测,强化管理好薄弱环节以及重点环节,根据分析结果确定预防对策。(3)做好校医务室医护人员培训工作:医疗活动中各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医务室感染,所以必须加强培训教育,提升医护人员感染防范意识,提升医护操作技术,尽可能规避感染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刘玲.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3,8(9):86-87.
[2]沈小玥,穆小苏,黄慧敏等.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在内科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东南国防医药,2016,18(5):461-464.
[3]张春燕.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9):2152-2153.
[4]周均华,谷建芬,郦建娣等.儿内科2153例住院患儿医院感染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5,22(3):326-327.
[5]宋善波.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14(25):9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