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中医医院250001
摘要:目的调查目的探讨心理和行为干预配合药物治疗中老年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74例具有完整病历资料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配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与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为期两周的心理与行为,每天进行一次,每次心理干预时间保持30min以内。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均用HAMD与老年抑郁量表进行检测,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由比较可知,对照组患者的抑郁状况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中老年高血压治疗过程中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配合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降低患者抑郁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应当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中老年人;抑郁;心理干预
高血压多发与中老年人群,患者长期忍受病痛折磨,容易产生悲观、消极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容易诱发老年抑郁症,增加了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和抑郁症的共患率[1]。抑郁症会对患者心血管疾病的诊疗产生阻碍,加重病情,而且有增大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病率与死亡率的危险[2]。因此,必须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克服负面情绪,改善老年患者的抑郁程度,。本文主要对积极的心理干预配合药物治疗改善患者心理状况与血压的效果进行探讨,为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诊疗中广泛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配合药物治疗,减少患者负面情绪对诊疗的阻碍,加速患者康复进程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74例具有完整病历资料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40例,女34例,年龄61~86岁,平均年龄(71.5±1.5)岁。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均用HAMD与老年抑郁量表进行检测。以上选取的作为研究的对象具有均衡性和可比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与健康教育
1.2.2观察组
在常规药物治疗与健康教育基础之上进行为期两周的心理干预,每天进行一次,每次心理干预时间保持30min以内。
1.2.2.1健康教育
以制作宣传卡、手册等形式,记载患者病种的特点,并发放给患者,将深奥的心血管疾病知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展现,使患者初步了解自己所患疾病的整体情况。以病房板报形式,写出不同心血管疾病的护理要点与治疗目的。根据不同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对不同患者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病情检查意义、用药目的及注意事项是教育的重点。
1.2.2.2心理干预
主要内容有:①个别心理指导:根据不同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抑郁患者的具体情况,依据患者具体病情,成立护理小组,对患者及时进行心理教育和疏导,②舒缓患者情绪:可以选择播放柔美的音乐,在音乐之中对患者进行语言诱导,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释放与宣泄,从而帮助患者患者克服负面情绪,树立治疗自信心。心血管疾病患者大多长期忍受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折磨,休息质量不好,柔美缓和的音乐,可以稳定患者情绪,曲调柔和、旋律舒缓的音乐有镇静催眠的功效,通过给患者营造安静祥和的睡眠环境,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抑郁症状。③培养患者自我调节意识:尊重并鼓励患者积极进行治疗。护理人员应当及时将具体治疗过程、护理意义的重要性告诉患者,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谨遵医嘱,认真倾听患者需求,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立场出发,帮助患者确定对他们来说最大的心理问题是什么,根据患者的反映,制定针对性心理干预计划。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舒缓紧张、情绪。在心理干预中对患者进行安慰,护理人员应当态度热情,诚恳,语言和善、关心,使患者能够真正感受到医院对他们的关怀与照顾,给患者心理增加安全感。④医患双方共同努力:医院应当让患者感受到关怀,并提高患者家属的护理能力,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并积极与患者家属保持密切联系,给予患者持续的情感支持与照顾,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
1.2.2.3药物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心理与行为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片治疗,厄贝沙坦片150mg治疗2周,如未达标(目标血压:舒张压<85mmHg)(1mmHg=0.133kPa)则增加厄贝沙坦150mg继续服用2周;在第4周末仍未达标者再增加厄贝沙坦片2.5mg直至8周试验结束。
1.3评价指标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均用HAMD与老年抑郁量表进行检测,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7.0数据处理软件,采用(±s)表示测定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抑郁状况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高血压是中老年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绪失落,患罹患抑郁病,这些悲观、消极等不良情绪,会对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产生严重阻碍,减缓患者的康复进程。,老年患者大多伴有其他功能性疾病,老年患者长期忍受病痛折磨,心理承受能力不断下降,也就容易产生各种精神障碍[3-4]。
心理干预是临床常见的辅助疗法,对消除患者负面情绪,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具有积极效果,患者心理状况与患者情绪密切相关,因此,必须重视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干预。心理干预根据不同中老年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和疏导计划,以舒缓患者情绪情绪为重点,以播放音乐等多种形式,帮助患者宣泄不良情绪,培养患者自我调节意识。医患双方共同努力,帮助患者患者克服负面情绪,树立治疗自信心。心理干预重视对患者的积极鼓励。并且认真倾听患者需求,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立场出发,帮助患者舒缓紧张、情绪。患者在心理干预过程中能够真正感受到医院的关怀与照顾,增加安全感。心理干预注重提高患者家属的护理能力,并积极与患者家属保持密切联系,尽力为患者营造家的氛围,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有效降低患者抑郁症状的目的。
厄贝沙坦片是一种强有力的血管紧张素I工受体拮抗剂,能特异性结合血管紧张素受体亚型,从而更完全地阻滞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中,PICAS的激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血管紧张素II是RAAS的基木物质,其作用包括:血管收缩,促进醛固酮的合成和释放,钠在肾脏的重吸收,导致血压升高,老年人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厄贝沙坦片能在细胞水平阻断血管紧张素II受体,实现减压,从而保护心脏并改善心脏功能,提高肾脏功能
本文中,由比较可知,观察组患者在实行心理干预措施后,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心理干预在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方面效果显著。
总之,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配合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减少患者负面情绪对诊疗的阻碍,降低患者抑郁状况,加速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姜杨薇,王艳,张伟,张丽伟,郝洪艳.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32:6344-6347.
[2]马文华.中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治疗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0,35:112-113.
[3]聂云.探究中老年人高血压预防及诊治效果[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3,03:4-5.
[4]陆文君,何彩娣.综合护理干预配合厄贝沙坦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32: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