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技巧和艺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0-20
/ 2

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技巧和艺术

高敬奎

高敬奎重庆市城口县修齐初级中学405907

教育教学是一门艺术,其中要处理好的环节很多。根据教育专家们分析:教育教学的有效性30%来自教师的专业技术,70%来自教师的亲和力和管理。中国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封建礼教积淀的文化底蕴是讲究师道尊严,突显教师的绝对权威,学生便成为这种教育体制下的牺牲品。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新课程改革,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崭新的变化。

一、教师的一种新型角色——促进者

1.积极地旁观。俗话说“旁观者清”,学生在进行自主的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的学习。直接参与就意味着干涉,而积极的旁观者应该遵守“不干涉”的原则。

2.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在课堂上,促进者应是学生的朋友和支持者,是学生最可信赖的心理支持源。师生之间有了这种温暖的个人关系,一个生机勃勃的课堂气氛就形成了。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只有对自律的人、能负责任的人,我们才能说,就按你说的去做吧,那样可能是对的。”

三、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

大多数学生还不能正确认识世界,不明世理,起码有一半是根据和老师的亲密关系而主动学习的。他们认为和某老师的关系近,上课就会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甚至还要花力气去钻一钻,整体的学习成绩就会提高;反之,如果学生对某一老师有反感,他会对你的课和作业不感兴趣,即使教师要求严格,学生也只做表面文章。在教师的教学上,最可怕的是像牧师式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传道。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可运用一些与学生相处的技巧和艺术:

1.教师应首先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不犯以上教学之禁忌,在学生心目中塑造一个良好的人格形象。

2.老师,要用情和笑容去感染学生。学生从懂事起,就把老师当作心目中的偶像,正像有一首歌中一样:“爱着你的爱,梦着你的梦,悲伤着你的悲伤,快乐着你的快乐,幸福着你的幸福……”学生学着你的笔迹,学着你的习惯动作,学着你为人处事的方法,学着你对待学业的态度,学着你对人生的追求.只要我们用真情去感染学生,把外在美和内在美汇成爱的暖流,不怕学生不受感动。

笑容是融洽课堂气氛的催化剂,让学生心情愉悦地学习。学生最害怕“木乃伊”式的教师走上讲台,那种压抑的心情令人多悲伤!

美国俄亥俄州有家蒸馏工厂,连续两年亏损。新厂长丹尼尔上任后,随即就在工厂的醒目处都贴出了大幅标语:“如果你看到一个人没有笑容,请你把笑容分给他。”他还把厂门改成了一张笑脸;他自己总是春风满面地和人打招呼。在他的笑容感染下,工厂三年来未增加任何投资,生产效率却提高了80%,在全美声名大噪。

教师把笑容传染给学生,不但自己能美容,青春永驻,还给了学生一个轻松、和谐的生存空间,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习效率倍增。

3.宽容的艺术。有一位初中教师请一位同学上台板演。这位同学的字确实很难看,全班哄堂大笑,笑声中带有几分讥讽。甚至个别学生嘀咕:“最多小学三年级水平。”该生板演完后,全班学生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到老师身上,等待老师的点评。老师面带几分笑意说:“答案非常正确,但书法水平欠佳,比我高一时的书法水平好不了多少。但我觉得它有价值,到大学时,我经常将中学时代的字拿过来欣赏,品味其中的一笔一画,它总能给我增添几分乐趣和笑意。”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一教师在课堂上看到个别学生打瞌睡、干其他事,便全身心投入讲课中并故意一脚踩空而手舞足蹈,引得全班哄笑。老师说:“看来,我的双脚也应忠于自己的天职,恪守不渝,不能故意走神、马虎从事。就像同学们课堂学习,必须明确职责、锁定内容、聚精会神,切不可三心二意。”三言两语旁敲侧击,既对学生的违纪行为提出了善意的批评,又不至于冲淡课堂的和谐气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生命既是一种强大有力、不可战胜的财富,同时也是一种脆弱的往往是无助的极易损坏的珍品。有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况,只消一句冷漠无情的话,一个漠不关心的眼光,就足以扯断一根纤细的生命线。”

4.换一种方式效果会更好。有一位家长在女儿晚上写作业时,按惯例随口问了一句:“女儿,今天在学校做题时又错了吗?”女儿很无奈地回答:“没有。”然后走到妈妈面前很调皮地问:“妈妈,为什么你不问我今天又对了多少呢?”妈妈当时心头一震,是啊!为什么不换一种方式呢?也许,换一种方式效果会更好!于是和女儿约定,每天向妈妈报告新收获。一句不经意或习以为常的问话引起了我们的反思:身为一名教师或母亲,我们每天非常关注孩子的成长,怎样教育孩子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呢?是不是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太高了?还是教育方法落后了?

5.赏识与批评。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之一是渴望得到赏识,就是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与认同,希望得到他人的赞慕,给人留下好感,渴望得到父母与家长的尊重与赏识。

赏识和批评要给孩子这样的感觉:孩子,你仍是世界上最好的孩子,犯了错误不要紧,失败了没有关系,我们相信你能改正,你能做得更好!心理学家曾经做了这样一个调查:孩子最怕什么?研究结果表明:孩子不怕苦,也不怕物质生活条件差,而是怕丢失面子。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这么说过:“一个舍不得赞美孩子的父母和教师往往会使孩子令他们无法赞美。”孩子的潜能需要星星之火的点燃,赏识教育的奥秘就是让孩子觉醒,推掉压在生命中自卑的无形巨石,于是孩子的潜能就像火山一样爆发了,排山倒海,势不可当。

6.学会倾听。真正的倾听意味着一种平等、尊重,真正的倾听意味着拒绝居高临下的告诉和训导;真正的倾听是心与心的靠拢,是情与情悄悄的对流。

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教师一定善于触摸到孩子的温度,一定善于听出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一定能发现谬误中的新奇、琐屑中寄予的真切、荒诞中包含的真理。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老师一定会听到孩子思想抽穗、感情裂变、知识拔节的声音。

我们每位教师多运用一些和学生相处的技巧和艺术,加强和学生的感情交融,再加上严格的管理,我们将会在宽松与惬意的环境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