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穗颖1许勇2(通讯作者)
(1长春市二道区东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0000)
(2长春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30000)
【摘要】目的:社区妇幼保健服务是完成中国妇女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各项阶段性目标的基础,是提高母婴健康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切入点,是社区六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笔者通过分析,目前妇幼保健存在的难点问题认为应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社区妇幼保健服务补偿机制,充分利用三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人才、技术、品牌、市场资源优势,强化三级妇幼保健服务网络建设,完善社区妇幼保健服务功能,加强社区妇幼保健人才队伍建设,配套改善社区妇幼机构硬件设施,探索构建以社区妇幼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妇幼卫生与三级妇幼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工作衔接、层次分明、协作密切、资源共享、市场共荣的新型妇幼卫生保健服务体系,改善妇女儿童生活环境,保障妇女儿童享有基本健康卫生保健服务[1]。
【关键词】社区妇幼三级发展分析
【中图分类号】R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2-0386-01
社区妇幼卫生服务不被重视,人员数量少,质量难以保障,专职少兼职多而是有的身兼多职,人员素质偏低,技术水平不高,妇幼保健人员更换频繁,稳定性差,在较短时间内很难真正担当起提供基本妇幼医疗保障,而构建三级妇幼保健机构与社区妇幼保健工作合作的新型妇幼卫生服务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和捷径。
一、难点和问题
1、社区妇幼保健机构面临的问题
长期以来妇幼保健机构的功能定位存在误区,有的妇幼保健机构被撤销,合并到综合医院中,妇幼保健机构多种多样,规模参差不齐。专业设置,人员机构不一,名称各异,专业人员知识,观念更新缓慢,服务内容局限,基本设施缺全不配套。一个机构几个牌子并存,工作上有以保健为主的,有小保建大临床的,还有的主要搞临床,忽视保健工作,机构发展目标,方向定位不明,市场认可度低医疗资源闲置,运行成本高,等种种原因,是社区妇幼卫生服务工作难以实实在在的落实。
2、服务对象面临的问题
由于医疗资源总体不足和优质医疗资源缺乏,使农村地区、城市低收入人群和无业人员医疗保健服务的可及性降低,就医的时间成本、体力成本增大。
3、决策意识:
近年来,医疗保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决策层缺乏对妇幼保健是公共卫生的认识和经费支持,是妇幼保健机构公共卫生经费补助逐年减少。重临床轻保健,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政府投入仅够用于社区妇幼人员工资开支,其他方面的经费如基本设施,人才培养,资金不足。
多年来,社区妇幼保健服务机构的技术水平、服务手段、业务发展、硬件设施等并未纳入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目标考核,使其发展缓慢,整体服务功能不配套,与三级妇幼保健机构形成强烈反差。
二、思考及对策
1、开发领导层,发挥政府作用
大力宣传妇幼保健机构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以创建妇幼保健卫生服务规范化建设为契机,提高认识,以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支持,社区居民得利的“为民”“惠民工程”,打破部门界线,充分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争取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将社区妇幼保健卫生服务工作争取统一纳入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指标中。
2、建立社区妇幼卫生保健服务功能
社区妇幼卫生保健服务是“六位一体”的服务模式,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功能的完善,技术,设备,硬件设施的完善,是保证社区妇女婚前、孕前、孕期、产后、高龄期、更年期、老年期;儿童的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等不同生理阶段卫生保健服务的重要保证。因此,社区妇幼卫生在充分利用现好的服务功能的基础上,紧紧依上级业务部门投入一定资金,建立省市的网络联系,委托具备资质的妇幼保健机构为技术依托,有效促进妇幼保健工作深入,提升社区妇幼卫生保健工作整体水平和功能。
3、完善补偿机制
将社区妇幼卫生服务医生的工资纳入政府的财政,同时借助社会力量,引进服务内容,方式相适应的补偿机制。并随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逐年增加,保证社区妇幼卫生服务工作人员每月得到相应的政府财政补贴。同时政府应将社区妇幼卫生服务工作依据妇幼保健工作考核的目标要求得到补偿,采取政府行政干预手段,制定和完善社区妇幼保健服务收费标准和价格体制,允许非营利性社区服务机构在政府规定的服务项目之外开展相关的延伸服务,合理的利用分配卫生资源。
4、以创建规范化社区妇幼卫生保健机构为载体,开创社区妇幼保健服务新模式
通过几年的创建,社区妇幼卫生保健机构明确了发展观念,保健和临床管理得到了加强,随着疾病的改变,社区妇幼卫生保健工作也不断改变,以从重治疗转变为重预防,同时强化了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公共卫生职责得到了较好的落实,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有效地促进了孕产妇,儿童保健工作的提高。学科人才的严重匮乏和整体人员素质低下得到了不断改善。不断强化“人才强医”的服务理念,加强妇幼保健人才储备,建立富有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分配激励机制和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不断稳定社区妇幼卫生队伍。合理利用双向转诊利度。依托三级医院妇女儿童健康的三级技术及管理规范,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建立医疗联盟,不断拓展社区妇幼卫生服务的模式。
参考文献
[1]郭晓俭.妇幼机构如何加快社区妇幼卫生发展与思考[J].中华全科医学,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