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民族乐团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同时也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唢呐是一种带有强烈民族气息的乐器,一直以来以其独特的演奏风格和声音形式,受到众多民族音乐爱好者的欢迎和喜爱。从艺术形式的划分情况来看,唢呐分为南派和北派两个主流派系,并且每个派系都有其各自的演奏风格。随着艺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唢呐的演奏形式也逐渐朝着更加成熟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迄今为止,唢呐已经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点,代表民族音乐的一种主要发展分支。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深入分析以气为主、以舍为主的唢呐演奏技巧,对于促进唢呐艺术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唢呐演奏过程中的呼吸技巧
唢呐是对气息要求较高的双簧吹管乐器,因此呼吸的频率和呼吸的方式,对于唢呐的演奏效果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进行唢呐演奏的时候,呼吸器官和平时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在演奏的时候,呼吸是需要具有一定节奏和技巧的,所以在演奏过程中,应该对呼吸技巧给予重点关注。具体来说,唢呐演奏过程中的呼吸技巧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呼吸带有较强的节奏性
与自然的呼吸方式相比,唢呐在演奏过程中对于呼吸的要求更高。也就是说,在正常呼吸的情况下,我们是通过肺部本身的自然属性,调动整个呼吸组织进行吸气和呼气,并且呼气和吸气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尤其是在呼气的时候,不需要进行刻意的控制。但是唢呐在演奏的时候,呼吸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为唢呐是依靠呼气来演奏,所以在呼气的时候,不能像自然呼吸那样不加以控制,而应该根据演奏的具体内容进行呼气控制,并且尽量应该延长呼气的时间,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完成演奏,而吸气的时间应该尽量缩短,以保持演奏的连贯性[1]。因此,唢呐演奏过程中呼、吸会存在不均等的情况,带有较强的节奏性特点。
(二)呼吸具有较强的强迫性
在自然的呼吸状态下,呼气和吸气都属于自然反应行为,其中吸气是较为主动的过程,而呼气则显得有些被动,但是这些都是一种比较自然的过程,不需要有意识的加以控制和训练。但是由于唢呐演奏对于呼吸的要求较高,所以在演奏的时候,不管是吸气还是呼气,都是有意识进行的,同时带有较强的强迫性质。需要演奏者缩短吸气的过程,而延长呼气的时间,这种强迫性质的呼吸形式贯穿于唢呐演奏的全过程[2]。除此之外,在自然状态下,呼气一般是通过鼻腔进行的,只有在个别时候需要通过口腔来呼气,但是在唢呐演奏的时候,只能通过口腔来呼气,这样可以保证持久的呼气量,如果还是用鼻腔呼气,就会导致唢呐演奏者频繁的吸气,进而可能使整个唢呐演奏过程失去连贯性,影响演奏的整体效果。
(三)呼吸过程中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
一般来讲,在自然的呼吸状态下,呼气过程中肌肉都处于相对放松的状态。仅在吸气阶段,需要相关肌肉的运用,在呼气的时候,肌肉几乎不参与运动,同时也不需要一定的肺活量作为支撑,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但是在唢呐演奏的时候,吸气的时间就应该尽量缩短,而应该均匀、持久的呼出,此时呼气肌肉就会一直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呼吸的良好控制,进而为唢呐演奏奠定良好的呼吸基矗
二、唢呐演奏过程中的呼吸形式选择及训练技巧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唢呐演奏过程中,呼气方式与自然呼气有着很大的差别,所以为了提高唢呐演奏的整体效果,应该对唢呐演奏过程中呼吸形式的选择及练习方式进行简要阐述,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唢呐演奏者的实际艺术水平。选择合理的呼气和吸气形式。
(一)胸式呼吸方式
胸式呼吸是自然呼吸状态下采用的呼吸形式,因此在进行唢呐演奏技巧练习的时候,很多初学者也都会选择这样的呼吸形式,采用胸廓呼吸的方式。在这样的呼吸状态下,呼吸过程会相对比较轻松和省力,同时可以加快呼气的频率,具有较强的速度性特点。但是在唢呐演奏的时候,这种呼吸形式就会显得有些不足和缺陷,不能满足唢呐演奏对于气息的基本要求。因为胸式呼吸过程中隔膜的参与程度较低,吸气的时候不能达到最大量,同时呼气的力量较弱[3]。因为在呼吸的过程中,随着音乐的不断的变化,需要气息不断的调整,以便更好的适应音乐节奏。而胸腔式呼吸是不足以让整个气息支撑乐器的演奏效果的,因此这种呼吸方式是不科学的,所以建议不要使用这种呼吸方式。
(二)腹式呼吸技巧
腹式呼吸也是唢呐演奏者在练习过程中容易采用的一种呼吸方式。腹式呼吸有其独有的特点,那就是在采用腹式呼吸的时候,呼吸隔膜会充分的参与其中,从而使胸廓下部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呼吸运动之中,这样可以有效加强呼气的力量和强度,这是唢呐演奏过程中必备的条件。但是由于腹式呼吸的时候胸廓上方部分和中间部分都很少会参与其中,以此导致吸气量不大,但是用这种呼吸方法,要比胸腔式呼吸吸气更多、更足,而且更容易控制,能够满足大多数条件下的演奏要求。因为在呼吸的过程中,随着音乐的不断的变化,需要气息不断的调整,以便更好的适应音乐节奏,进而达到良好的唢呐演奏效果。
(三)循环呼吸形式
循环呼吸对于唢呐演奏者来说,是一种较难掌握的呼吸形式。所谓循环呼吸就是在呼气的同时,能够同时吸气。也就是说,在换气的时候,应该尽量保持口腔处于张开的状态,使其能够容纳较多的空气,这样可以保证在换气的时候更加快速和便捷。在进行换气的时候,可以将咽喉部位和下颚的肌肉都调动起来,一起将空腔中的气体排出去,与此同时,用鼻腔进行迅速换气,从而完成循环呼吸的全过程,保证在唢呐演奏的时候保持气息的连续不断,从而达到强化唢呐演奏艺术效果的积极作用[4]。循环呼吸对于唢呐演奏者的要求较高,需要同时吹气的时候一边吸气,这个本来就很难做到,而且要保证在换气过程中让他的音质和声音和音准都不发生变化,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实现,这就对唢呐演奏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这也是唢呐演奏者较难掌握的一种呼吸形式。循环呼吸在唢呐中只是一种技巧,一种特殊时才会使用的呼吸,不会常用,民间乐曲中反而用的多一些。因此在唢呐演奏过程中,循环式呼吸并不是一种主要的方式,而仅仅是一种呼吸的技巧。
三、掌握正确的含哨位置,确保演奏水平
在唢呐演奏过程中,为了确保演奏的整体效果,每一个环节都应该进行充分注意,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细节。因此,含哨位置也是演奏者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这直接关系着唢呐演奏时对于音量和音色的控制。在一般的情况下,演奏者都是将哨片含在上下嘴唇的正中间,嘴唇边缘和哨座相互对齐,也就是说,尽量使演奏者能够有效控制哨面的三分之二左右,这也是最适合的含哨位置。这时演奏者呼出的气流就会在哨片的位置显得比较均匀,哨面在震动和发声的时候也会比较稳定,能够体现出唢呐最为纯正的音色和音质,进而保证演奏的艺术效果。
但是如果不注重含哨位置,就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情况。比如演奏者含哨位置过于靠后,含片部分过多,上下嘴唇就会失去对哨片的控制,这时在进行音量和音色控制的时候,就会出现十分困难的现象,使演奏者呼出的气流不能均匀分布,从而导致哨片的震动频率难以控制,最终影响唢呐演奏的整体效果,出现声音不纯正和不准确的情况。相反,如果含哨位置较为靠前,也就是哨片含的较少,此时哨片就会全部被压在上下两个嘴唇之中,造成哨片开口闭合,这时演奏者更不容易对其进行控制,此时呼出的气息越强,哨片就会越不受控制,即使减少双唇对于哨片的压力,哨片的震动频率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发出的声音也会相对较小,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演奏要求。因此在唢呐演奏的过程中,为了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应该对含哨位置给予充分关注,时刻保持良好的含哨位置,确保唢呐能够在最适合的情况下发出最为准确和纯正的声音。
同时在唢呐演奏的过程中,指法与气息一样,具有不可分割的作用和意义,同时对唢呐演奏效果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唢呐演奏过程中,还应该对以舍为主的演奏方式给予重点关注,强化对演奏指法的练习,配合气息,对于唢呐作品中的每一个音符,每一个意境,每一个情感,每一个意象,都能通过气息和指法的相互配合,呈现出良好的演奏效果,为观众带来一个高质量的视听盛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唢呐演奏过程中,应该做到以气为主,以舍为主,严格控制气息,进行科学规范的呼气和吸气训练,同时根据不同的演奏要求,合理选择呼气和吸气的方式方法,保持正确的含哨位置,使演奏者能够实现对唢呐的有效控制,能够在保持稳定呼吸频率的基础上,体现出唢呐最为准确和纯正的音色和音质,提高演奏艺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孙茂利.唢呐循环换气演奏技巧产生与发展的历时性研究[J].中国音乐学,2014(4):121-126,142.
[2]赵梦.论传统技艺在当代的传承--以唢呐演奏为例[J].新乡学院学报,2017,34(8):68-70.
[3]张倩渊.现代唢呐演奏辑要撷述[J].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7(4).
[4]杨琛.唢呐常用演奏技法与声学参量关系研究(二)[J].演艺科技,2016(8):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