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东的文化馆的阵地活动发展,看全国各省市文化馆的阵地活动,新形势、新面貌令人振奋。
但县市级文化馆在开展馆办阵地活动中,几乎都遇到了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许多馆办活动项目总是维持不久,兴旺不长,这是为什么?要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局面?
第一是社会条件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艺术条件起了很大变化,处在县市城内和县市城附近的人们,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有很单一的低档次的文化艺术享受。除了广播、电视、电影、录像普及外,还有名目繁多的报刊、杂志和各式各样的科学技术培训班,各种游乐活动已向自动化、电子化方向发展。
随着国家经济的对外发展,国际间各种文化艺术的交往日趋频繁,一些健康的文化艺术形式,不仅影响着大中城市,而且影响到县区的文化生活。近年来大城市兴起的旅游热已经在较小县城扩散,这一切较上世纪五十、六十和七十年代的群众文化生活,不知丰富和提高了多少倍,而这种社会文化的更新发展趋势,现在已不再是以十年八年为一梯级,而往往是一两年为一梯级。随着电视和录像的家庭化,当前县级文化馆这种阵地活动不景气的状况将会有增无减,因此,从每一个单项文化艺术活动参加人数来看,相对减少和不稳定的现状又是自然的。
第二是人们心理的变化。特别是当代青年对业余文化艺术生活在观念形态上的变化很明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爱好单一到要求全面发展,二是由自我封闭到要求扩大交往,三是由安于现状到求冒尖成才。
第三个重要的因素,就在于我们文化馆本身的不适应。内容活动仍然贫乏,活动项目涉及的范围不广,知识和技能的深度不够。除像春节等传统节日有大批农民进城参加的活动外,经常性的各种馆办活动,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艺术和科技知识作基础,单纯的娱乐性也是很难持久的。
怎样针对为因素的变化,开拓文化馆阵地活动的新局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增强文化馆阵地活动的竞争能力?其答案可能不完全一样。我个人认为,关键还在于文化馆本身的改革,在当前,对县市级文化馆来讲,除了要重视改善开展各种馆办活动的物质条件(包括场地、设备、资料等等),还必须特别重视研究组织各种馆办活动的广度、深度和形式的新颖问题。
县市文化馆在组织业余文化艺术活动中,怎样去具体地解决“广”与“深”呢?许多大城市青年宫的作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第一要立意高,注意思想性,不单纯搞玩乐蹦跳,力求使青年参加每一项活动都有所收益,使每一项活动都起到一种宣传、激励作用。
第二要角度新,强调吸引性。在设计活动时要不断开拓新的领域,不断选择新的角度,使传统的活动出新意,搞出新的水平,符合时代精神。
第三要内容实,注重实效性。针对许多青年感到知识贫乏,求知欲望很强的现实状况,要努力开办各种各样的以文化补习、技术培训、艺术创作等为教学内容的补习班、训练班、研究班以及与此相应的种种讲座会、座谈会、讨论会。只要我们注意了活动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参加者就会踊跃。
第四要范围广,保持经常性。人们乐于参加的若干项目,不能今年搞明年停,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第五要层次细,具有针对性。我们在组织活动时,必须有目的地针对不同的层次来确定它的内容、形式、办法。
责任编辑王庆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