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现象对血液检验效果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溶血现象对血液检验效果的影响分析

罗太洪

(大邑县悦来镇公立卫生院四川成都611330)

【摘要】目的:探究溶血现象对血液检验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0名身体健康人员的血液样本分为两份,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血液检验,观察组经人工溶血后进行检验。结果:观察组各项血液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溶血现象会使得血液检验结果明显变化,降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溶血现象;血液检验效果;影响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2-0045-02

【Abstract】PurposeToexploretheeffectofhemolysisonbloodtestresults.Methods90healthypersonsofthebloodsamplewaspidedintotwoparts,astheobservationgroupandthecontrolgroup,thecontrolgroupreceivedroutinebloodtest,theobservationgroupbyartificialhemolysistest.ResultsIntheobservationgroup,thebloodindexesandthelevelofthecontrolgrouphad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ConclusionThehemolysisofbloodtestresultswillmakesignificantchanges,reducetheaccuracyofthetestresults.

【Keywords】Hemolysis;Effectofbloodtest;Iinfluence

在临床上,很多病症都是要进行血液检验,辅助医生对病症的病因及病程进行诊断,所以如果血液检验结果出现错误,很有可能导致误诊,影响到治疗效果。在血液检验过程中,血液标本常常会发生溶血现象,影响到各项检测指标,降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1]。溶血现象通常是红细胞膜遭到破坏时出现一些孔隙或者是极度伸展引起的血红蛋白从红细胞中流出的现象,导致血液中生化分子的含量发生一定的变化,给医生带来错误的信息。此次试验旨在探究溶血现象对血液检验效果的影响,结果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90名身体健康人员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最大者60岁,最小者19岁,平均年龄为(43.52±5.17)岁。于清晨未进食前静脉抽取观察对象5ml血液,每个人的血液标本分为两份,分别装入两个试管中,编号为Ⅰ号、Ⅱ号,将90份的Ⅰ号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Ⅱ号血液标本作为观察组,两组标本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价值。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观察对象均为体检结果显示为正常的人,均同意进行此次血压检验研究。排除标准:意识障碍或有精神疾病患者;心理疾病患者;患有相关血液疾病患者[2]。

1.3检验方法

对照组血液标本于常温下静置半小时,放入离心机中,仪器参数设置为1200r/min,离心十分钟,分离得到正常血清,提取1ml血清作为对照组检测样本;观察组血液标本置于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条件下,冷藏半小时,在水浴箱中融化后进行血红蛋白浓度检测,若血红蛋白浓度≥1.5g/L,即视为已发生溶血现象,将溶血标本放入离心机中,仪器参数与离心时间与对照组相同,提取1ml溶血血清作为观察组检测样本。所有的血清提取工作均由相同的经验丰富的专业检测人员进行,包括血液标本的采集、血清的提取、处理等,随后对两组血清样本进行生化检测,测定样本中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固醇、总胆红素、乳酸脱氢酶以及钾离子的含量,记录数据。

1.4观察指标

对两组提取的血清样本进行常规血液检测,测定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CHOL)、总胆红素(TBIL)、乳酸脱氢酶(LDH)以及钾离子(K+)的含量,计算两组血液检验指标的平均值,对比两组数据,分析溶血现象对血液检验的影响[3]。

1.5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x-±s)为计量资料,两组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两组比较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血液常规生化检验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CHOL)、总胆红素(TBIL)、乳酸脱氢酶(LDH)以及钾离子(K+)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碱性磷酸酶(AL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表两组血清样本检验指标比较(x-±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在血液检验过程中,溶血现象的形成原因有多重多样,整体上可以分为体内溶血和体外溶血两种。婴儿极易发生溶血现象,常说的黄疸就是由于溶血病而引发的,使得患儿全身肌肤发黄,严重时还会威胁到患儿的生命。此外,成年人在进行输血时,常常会由于血液误输而血腥不匹配,发生溶血现象,导致患者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呼吸急迫,最后引起休克或者记性肾功能衰竭等危急症状,引起患者死亡。体内溶血,主要是由于红细胞自身缺陷(比如说典型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病),或由于血浆中存在的某些作用因素导致红细胞被过度破坏(如抗原-抗体反应、溶血性细菌侵入、机械性损伤、药物作用等)。现代医学表明:体内溶血可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两种,一般患者发生体内溶血都是由于血液中的一些疾病或读书作用而引发的,需要及时进行治疗[4]。

在血液检验过程中,发生的溶血现象为体外溶血,可能是在操作过程中有哪些步骤操作不规范引起的。一般来说,体外溶血的原因有物理因素(如机械性强力振荡、突然低温冷冻(-20℃~—25℃)或解冻)、化学因素(如接触到乙醇、乙醚、胆碱盐者一类活性剂)和代谢性因素(如遗传性疾病引起的血细胞脆性增加)[5]。就血液样本获取、处理、检测的环节,引发溶血现象的原因有可能是在采集血样样本是,没有掌控好推拉注射器的力道,导致试管内产生大量气泡,或者是在血液样本水浴时,温度过高,引起体外溶血,也有可能是在操作过程中,血液中不慎接触到了酒精。总之在检验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操作的规范性,不要忽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医学研究表明:体内溶血和体外溶血都会造成血液检验结果的变化,其区别在于体外溶血时血液检验结果中钾离子及乳酸脱氢酶的含量会升高,而发生体内溶血时出钾离子含量外其他检测指标水平都会升高。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即使发生轻微的溶血现象,也会造成血液检验结果明显改变,因为在细胞内液中,某些生物分子比如说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钾离子的含量是细胞外液中含量的的22至160倍[6]。此次试验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溶血样本经血液检查各种酶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血液标本的对照组,以乳酸脱氢酶(LDH)为例,观察组为(215.41±9.83)U/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6.31±5.24)U/L。一般情况下,酶的含量是在各项生化指标检测中检测标准最高的,只要有细微的差异都可能影响到检验结果,因此,在血液标本发生溶血现象后,是不适宜再进行检验的。在两组血液标本中,除了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这几种酶的含量有较大的差异外,血清中钾离子、总胆红素和总胆固醇的含量也具有显著差异。

因此,在血液检验过程中,必须消除由检验操作不规范而发生的溶血现象,提高血液检验操作要求,具体方案如下:保持采血器具的清洁和干净,抽血用的注射器针头不能用酒精消毒,抽血时注意止血带捆扎的度和时间,进针之后出现回血不要过快拔出注射器活塞,采集到血液后将其缓缓注入试管以免产生太多的气泡,在血液标本采集完之后应该尽早地将血清样本分离出来,通常室温下静置30分钟就可以开始分离血清了,将离心机参数设置为1000至1200r/min,离心时间为5至10min。在血液检验的各个环节,不得将血液样本存放于冰箱冷冻室,也不得使血液放置时间过长,而且途中不得解除一些活性剂,以免发生溶血现象,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现在医疗机构采集血样普遍使用的都是真空管,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血液标本溶血的几率,确保了检验结果的可信度。一单发生血液标本已经产生溶血现象,应立即重采血液,重新检验,为患者的安全负责。在检验环节,工作人员一般会通过设置空白样品的方式来降低其他因素引起的结果误差,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溶血现象会使得血液检验结果明显变化,降低检验结果的参考价值,因此在血液检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进行操作,避免溶血现象的发生,确保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刘铁宁.溶血现象对血液检验效果的影响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01(03):161.

[2]陈立峰.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预防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09(14):20-21.

[3]孔春晶,盛福德.溶血现象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6(16):109.

[4]周春英.浅谈血液标本发生溶血现象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预防对策[J].当代医药论丛,2015(10):37-38.

[5]张一瑾.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受到溶血现象的影响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62(15):140.

[6]周文远.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2(0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