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利河南省武陟县嘉应观乡二中454950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共同构成了一门新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大重点、热点和难点,因此,劳动与技术课教师就需更新教育理念和内容,重新定位,找准教改中的着力点,上好新课程背景下的劳技课。
在新课程背景下上好劳技课有哪些具体要求呢?
一、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上好劳技课的基础。
过去的劳技课是独立设置的一门课程,新课程标准下的劳技课列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这是新课程形态的重大变化。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学生亲身实践、亲手操作、手脑并用为基本特征,学生通过人对物的程序性、技能性的运作,通过人与人的互动获得丰富的体验,实施操作性学习。它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动脑相结合。但劳技教育并不仅仅停留在单纯的操作技能训练上,还应注重学生对技术原理、科学方法的追思,对技术学习方法的体悟,对良好劳动习惯与技术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力求达到技能掌握、态度养成、能力发展的有机统一。新课程应有新面孔,因此应以信息技术为平台,综合各科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劳技课的兴趣。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其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学会尊重学生的个性、自主性、创新性,使所有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活动的受益者。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注重对重点和难点进行指导,充分利用学生内部人际关系及学生群体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分工与合作,相互交流、观摩与学习,加强巡视,做到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相结合,注意指导过程的科学性和创造性,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和个性,注意劳动卫生、劳逸结合,确保学生的安全,认真做好评价工作,方式应灵活多样,以增强学生的信心。
三、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劳技教师要更好地走进新课程,适应进行素质教育教学的需要,改变现有的工作方式,必须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并不断学习新的技能。现代的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并要注重加强教师间的相互交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向综合型的教师、多面手努力。我校一直重视教师在业务理论和技能方面的培训工作。每两周一次的业务学习,每学期都组织一次专业教师说课、汇报课、教案设计竞赛。并由教学主任和骨干教师,根据教师的工作、学习需要,组织专题讲座,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教师在各自的教学中积极进行创新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优化教学过程设计,研究劳技课教学实施的策略。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素质化的重点。课堂教学设计的本质是学习者学习行为的设计和在此基础上的教师教学行为和学习环境的设计。其具体内容包括了确定总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组织教学实践、进行教学评价等。
劳技课的课堂教学设计可从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入手,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学校现有教学条件及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要求,有所侧重地进行。
教学策略是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模式、程序、方法、组织形式和对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的总体考虑。包括教学组织策略、教学媒体和交互方式的选择策略以及教学资源管理策略。教学设计者在制定教学决策时除了要考虑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学习者特征。教学策略的实施应注意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本课所采用的教学策略是否有利于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能够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2)媒体的选择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媒体使用的方式、使用的时机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
(3)注意研究选定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传送方式的组合,设计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整个流程。
(4)精心设计的形成性练习,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课后及时作出评价,对教学的实际效果进行量化分析,以便确定最优教学方案。
(5)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是成功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用优秀的专业作品和专业文化布置教室,并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新课程背景下,上好劳技课需要任课教师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探索。劳技课教学过程不单单是传授知识与学习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学会生存”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的劳技课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指引下,不断学习、努力实践,在教学中更加注意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当前,在劳技课教学中要想全面贯彻新课改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更好地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我们去探索和研究,但我相信,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将会有更好的教育方法和途径,被我们所发现和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