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梁敖惠萍汪华萍(江西省肿瘤医院放四科江西南昌330029)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3-0170-02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运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置入PICC导管的应用与护理。方法选取无法在直视下,需经超声引导运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置入PICC导管的18例患者。结果18例患者均置管成功,成功率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运用超声引导改良Seldinger技术置入PICC导管是一种安全、实用的方法。有利于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缩短置管操作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痛苦、提升了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超声引导改良Seldinger技术PICC导管临床应用
本院PICC专科护士对18例直接穿刺置管困难的患者,经超声引导下运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置入PICC导管,全部成功置管,成功率达100%,无并发症发生,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在超声引导下运用改良Seldinger技术行PICC置管的患者18例:其中男7例、女11例,年龄17~69岁,中位年龄43岁。18例患者均为首次置管;鼻咽癌4例、脑瘤4例、乳腺癌3例、肺癌2例、淋巴瘤2例、直肠癌1例、胆囊癌1例、胃癌1例,经本院PICC专科护理组会诊均认为18例患者肘部血管条件极差,表现为肘部无可视和可触摸的血管,浅静脉先天性纤细,静脉血管充盈不良等,采用传统盲穿置管成功几率低,而中心静脉置管(CVC)无法满足疗程需要。
1.2仪器和材料美国巴德公司的Site-Rite5EX超声波系统置管专用血管超声仪(SR5)、SR5导针器、无菌超声探查耦合剂、美国BD公司改良Seldinger穿刺套件及PICC导管、德国贝朗PICC导管。
2护理
2.1置管前的护理
2.1.1心理护理患者由于对相关知识的不了解易产生恐惧、焦虑的心理,置管前应给予心理疏导,还可以请成功置管的患者现身说法,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让患者在尽可能放松的状态下接受穿刺。
2.1.2患者准备交待患者排空大小便,置管肢体用温水及肥皂清洁2遍,舒适体位,精神放松。血液循环差者局部热敷穿刺血管处,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置管成功率。
2.2置管中的护理
2.2.1选择血管超声探头垂直置于患者上臂,寻找直径粗、弹性好、内膜光滑无瓣膜的静脉,优先选择贵要静脉。超声下动静脉易于区分,静脉有弹性,无搏动,探头加压后血管容易被压瘪。动脉则相反,并且单位时间血流量大。
2.2.2测量置管长度及臂围患者平卧,手臂外展与躯干成90度,自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向下至第3肋间止为置管长度。自肘窝向上10cm为中心水平绕臂一周长度为臂围。
2.2.3置管方法
(1)扩大消毒范围全臂消毒,并将无菌巾覆盖在穿刺点上下方,使无菌区域最大化,铺无菌治疗巾,无菌大单最大程度的遮盖患者。无菌超声探头保护套套紧探头,涂灭菌耦合剂。
(2)探查穿刺靶静脉左手固定探头观察超声图像,右手持探针呈70~90度角穿刺血管,见回血右手执导丝平缓送入,确定进入血管后放低探针呈20度角左手固定,撤除探针。
(3)扩皮和送导管鞘自穿刺点导丝上方进针,用1%利多卡因0.2ml局部麻醉,扩皮刀在同样位置扩皮0.2~0.3cm。将带有扩张器的导管鞘套于导丝外并沿导丝方向进皮有明显突破感后旋转推进至鞘根部,撤除扩张器与导丝,由导管鞘置入PICC导管。
(4)超声定位置管到位后使用超声探查患者颈内静脉,及时发现、排除导管异位。
(5)导管固定根据出血量选择无菌纱布,与透明敷贴及弹力绷带固定。X线确认导管尖端位置是否位于上腔静脉并做好记录。
2.3置管后的护理
2.3.1健康宣教认真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置管后注意事项,置管后针眼压迫止血1h,24h内该上肢适当抬高、制动,可平移及活动手腕,肘关节适当弯曲。置管24h后做握拳运动,避免剧烈活动,避免该患肢提3kg以上物品。留置导管期间洗澡时可用保鲜膜包裹3圈,避免污染导管。
2.3.2导管维护置管后及时检查穿刺点,注意定期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置管后每日更换无菌敷贴一次,连续3天,以后每周更换一次,每日输液前用稀释肝素溶液或生理盐水以脉冲方式冲管,输注营养液或微量泵输注小剂量药液时8小时冲管一次,防止发生堵管,导管置入长度应确切标注,每班交接记录导管情况,由病区静脉治疗护士负责管道维护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汇报院静疗小组给予指导意见。
4结果
本组18例患者,经超声引导下运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置入PICC导管全部成功,穿刺成功率100%,18例患者均选择贵要静脉,其中16例一次穿刺成功,2例穿刺二次成功,穿刺过程少量出血,置管过程中发生导管异位1例(异位至同侧颈内静脉),应用超声探查对导管进行初步定位,异位及时进行调整后顺利送到预定位置,再予后序步骤。未发生机械性静脉炎、感染、血栓等。置管后行X线检查,导管末端位置在上腔静脉区内,输液通畅。该技术能有效解决穿刺困难患者置入PICC导管的问题。
5讨论
5.1该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PICC置管为晚期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的静脉输液通道,节省了静脉穿刺的时间。而运用超声引导改良Seldinger技术行PICC置管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相应减少了以往处理传统PICC置管带来的相关并发症所需的时间。传统PICC置管衔接液体时往往因为受患者肘部活动的影响,护理人员需要对导管进行调整后液体方可顺利滴注,而运用超声引导改良Seldinger技术进行的PICC置管选择肘上静脉置管,保证了导管的通畅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5.2该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患者舒适度
传统PICC穿刺法的穿刺部位在肘关节以下,患者手臂的屈伸会带动导管在血管内的摩擦,刺激血管内膜,损伤血管壁,因此易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穿刺点炎症、导管意外脱出、手臂不适等[4]。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进行PICC置管选择肘上静脉作为穿刺静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做屈伸等上臂活动时不受限制,避免了由于活动、出汗多导致的贴膜边缘卷起,从而减少了换药及更换敷贴的次数,活动时感觉更舒适,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了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
超声引导下运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置入PICC导管克服了传统穿刺法的弊端,置管部位由肘下移至肘上,大大减少了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避免盲穿置管不当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同时为护理人员提供了安全的输液途径,减少了因药物外渗等因素造成的医疗纠纷,还避免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汤小萍,韩留娣.PICC置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应用及护理[J].现代肿瘤医学,2008,16(2);326-327.
[2]张晓菊.超声导引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上臂PICC置管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6):554.
[3]郑春辉,王凤,陈强谱.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及防治[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7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