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29例的手术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29例的手术治疗

刘丹

刘丹

讷河市中医院黑龙江讷河市161300

【摘要】目的:探讨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临床治疗方法和特点。方法:根据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我院的29例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5例,对照组14例,均经详细查体并结合眼球B超的常规检查明确诊断并排除视网膜脱离,且眼压均处于正常范围内。其中实验组男7例,女8例,年龄48-83岁,平均65岁。术前视力均在光感-0.05范围内,光定位正确。瞳孔在1.0-2.Omm,用散瞳剂均无法使瞳孔散开,均处于瞳孔膜闭状态,前房均有不同程度的变浅。对照组男6例,女8例,年龄47-82岁,平均64岁。术前视力均在光感-0.04范围内,光定位正确。瞳孔在1.1-2.1mm。针对实验组患者,采取苯丁酸氮芥对葡萄膜炎进行控制性的治疗,在验证消退之后采取虹膜环形切除术,随后采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白内障超声波乳化,最后植入人工晶体。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结果:术后患者视力大部分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矫正视力>0.5者20眼,视力0.3-0.5者12眼,视力0.1-0.3者3眼,视力<0.1者1眼,总有效率达88.3%。结论:针对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采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超声乳化技术进行治疗起到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葡萄膜炎;白内障;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7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062-01

葡萄膜炎,在临床上是由脉络膜炎症、睫状体炎症、虹膜炎症所组成,多见于青年患者,并发的种类较多,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控制,容易发展为虹膜黏连最后引起瞳孔性黏连,最后诱发严重的白内障或者青光眼。并发性白内障是由于眼部的炎症或退行性病变,使晶状体发生营养或代谢障碍而变混浊。多为囊膜下混浊,呈玫瑰花瓣状、网状、点状、条状或弥漫性,常有水疱及水裂,后皮质有彩虹样光泽。常见于葡萄膜炎、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脱离、晚期青光眼、眼内肿瘤、眼压过低、高度近视等。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根据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我院的29例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5例,对照组14例,均经详细查体并结合眼球B超的常规检查明确诊断并排除视网膜脱离,且眼压均处于正常范围内。其中实验组男7例,女8例,年龄48-83岁,平均65岁。术前视力均在光感-0.05范围内,光定位正确。瞳孔在1.0-2.Omm,用散瞳剂均无法使瞳孔散开,均处于瞳孔膜闭状态,前房均有不同程度的变浅。对照组男6例,女8例,年龄47-82岁,平均64岁。术前视力均在光感-0.04范围内,光定位正确。瞳孔在1.1-2.1mm。两组的一般性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

1.2方法

针对实验组患者,采取苯丁酸氮芥对葡萄膜炎进行控制性的治疗,在验证消退之后采取虹膜环形切除术,随后采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白内障超声波乳化,最后植入人工晶体。手术前1h予以复方托毗卡胺滴眼液作散瞳处理,进行常规球后麻醉。在角膜缘上部作穹隆部基底结膜瓣,在角巩缘后2mm做长约6mm反眉式巩膜遂道自闭切口,同时在角膜缘内1mm点钟处做一辅助切口,注射针进入虹膜后注入粘弹剂,边注射边推进分离后房,如遇膜闭膜性物坚硬者,可用穿刺刀做一小口注入粘弹剂,使后粘连分离,直至瞳孔扩大5mm以上,用囊膜剪去除瞳孔颈部机化纤维膜以及部分瞳孔缘虹膜,具体操作视不同病例情况决定。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

1.3疗效判定标准

病例收集标准:有长期全身或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史;常规散瞳裂隙灯检查异常,状体有以下特征性改变:后极部后囊下灰白色颗粒状或纤丝状结构并聚合成密集体(斑),通常边界清楚,偶而周围呈浅色晕轮或线样斑纹,可见点彩结屏;常规散瞳行三而镜检查,排除可能导致后囊下混浊的内眼疾患,尤其是周边部葡萄膜炎。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治疗效果采用率(%)表示,用卡方进行检验;以P<0.05代表两组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之间,对比治疗效果和住院时间存在较大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发现,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差异具有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比[n(%)]

3讨论

3.1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发病机理

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虽然目前已经提出了不少有关的发病机制和学说,对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形成机制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白内障是葡萄膜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葡萄膜炎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往往发病较早,晶状体核硬度较小,但囊膜皱缩,皮质呈干酪样改变;常伴有不同程度虹膜后粘连和瞳孔区增生纤维膜,瞳孔直径小,甚至闭锁。人工晶状体植人后,刺激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活跃,加重术后炎症反应,加速纤维膜的形成,导致术后葡萄膜炎复发。几乎所有反复发作的慢性葡萄膜炎最终都要发生并发性白内障。有部分葡萄膜炎患者发病时不会出现眼红眼痛症状,难以被察觉,往往等到视力下降到医院检查,此时可能已经出现严重白内障、虹膜后粘连和角膜带状变性等问题。盲目进行手术治疗,会加重已存在的炎症,术后短期视力虽然提高,但很快出现严重炎症反应,导致人工晶体周围大量渗出和机化膜形成,如继续进行手术或激光干预,而不进行系统治疗,最终难以保存较好视力,甚至会导致眼球萎缩。

3.2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临床治疗方法

手术从最初的白内障囊内摘除到囊外摘除以及超声乳化吸除术。手术创伤和晶状体皮质释放可能使葡萄膜炎症复发,因此宜选择对眼球损伤最小、对眼内扰动最少的手术方法。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内植入术切口小,连续环形撕囊和原位晶状体粉碎技术使操作在囊袋内进行,手术创伤小,植人囊袋内能避免接触和刺激葡萄膜组织,术后炎症反应轻,是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方式。我们研究了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疗效以及各种影响因素,对于今后临床工作中病例的筛选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虽然大多数患者均取得较好的疗效,但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矫正视力可能有下降的趋势。术前即考虑到可能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各种危险因素,术后加强随访,合理的全身及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同时谨慎选择人工晶体类型将能够提高手术疗效及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赵俊华.白内障术后皮质类固醇激素眼液点眼引起血压升高的报道[J].甘肃医药,2016,02(15):119-120.

[2]刘薇.葡萄膜炎患者检查人类白细胞抗原B27的重要性[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03(15):19-20.

[3]彭晓娟.手术治疗中间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