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靖西市武平镇武平初级中学533819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引导学生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只有对提问进行艺术设计,巧妙使用,恰到好处,才能产生积极作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提问艺术性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更要遵循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和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高度重视提问艺术的重要意义,力求提出有效问题,确保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和德育功效。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课的问题都基于名言、时事、漫画、图表等教学情境下设问的,阅读和理解教学情境、构思组织答案都需要充足时间,可一些思想品德教师曲解了“师生互动”就是师生间有问有答,或出于维持课堂教学进度和学生注意力方面的压力,在提出问题后,如果学生没能立即回答,就组织语言加以引导,或者直接给出参考答案,这就是教师对课堂提问的结果急于求成造成无效提问的现象,这样的课堂提问缺乏艺术性。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呢?本文针对新课改情况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现状形成原因进行初步分析,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并提出部分教育教学对策,认为重点应该做到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问,在学生兴趣正浓时提问,在教学的关键处设问等途径来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提问的艺术性。
一、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问
恰当的提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成为“好知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一般都是从学生已知的东西讲起,善于从已知的东西中在学生面前提示能够引起他们的疑问的那个方面,而疑问的鲜明的情感色彩则会产生一种惊奇感,引起学生探索奥秘的愿望。引导学生从平常的、习惯的、随时随地可见的东西中看出不平常的东西来。”教材的前后章节的知识就有内在逻辑联系,教师要善于挖掘知识的新旧联系,并且通过课堂设计纵向联系的问题,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再现旧知识,自然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上。这种课堂提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让学生自然地联系新旧知识,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异同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这种提问方法主要用在新课的导入和对这节课中具有连续性或可比性的前后知识点的分析上。
二、在学生兴趣正浓时提问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一个人有了“兴趣”这位良师,他的知觉就会清晰而明亮,他的思维就会精细而锐敏,他的记忆就会深刻而持久,他的意志就会坚韧而顽强,在学习上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学生兴趣的共同处提问,激发学习热情,使学生能集中注意力学习,并出色地完成当前的任务。可见,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重点,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力求内容和形式新颖别致,创设具有趣味性的提问情境,使学生喜闻乐道。
如老师在执教《正视自我,成就自我》一课,讲到如何正视自我的关键时,教师设计以下问题:你是否有以下弱点:学习不爱思考,怕吃苦懒惰,作业马马虎虎,无节制地玩手机或电脑游戏。针对现在的中学生爱玩手机或电脑游戏,根据学生兴趣的共同处,连续设计几个问题:1.你有玩过手机或电脑游戏吗?2.你每天要花多少时间在玩手机或电脑游戏上?3.沉迷于手机或电脑游戏对我们有什么危害?4.你打算采取什么办法来正视自我,成就自我?这样的问题是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最有发言权的话题,所以,当我一抛出这些问题,他们就议论纷纷,踊跃回答,还展开了辩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教学效果很好。
三、在教学的关键处设问
教学的关键处就是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关键处设问开路是促使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要求学生掌握教材重点知识内容。有些章节的内容知识涵盖面大,知识点特别的多,如果教师在课前没有精心设计教案,就很难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该紧扣重点,详略要得当,然后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考虑如何讲解这些知识。由于有些重点知识比较深奥、枯燥,如若单凭教师讲授学生很难理解,也容易忘记。这种情况,老师就应该在重点知识处创设情境,巧妙设疑,激励学生去探寻知识的奥秘。
总之,教师的课堂提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种教学艺术。每个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切不可追求课堂提问表面的轰轰烈烈,而要努力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进行设疑,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只有这样,才能体验到由“问”所带来的交流之乐,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把注意力集中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才能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才能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刘显国课堂提问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3]李莹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提问艺术[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