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反应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输血反应的护理

刘文霞

刘文霞(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内蒙古海拉尔021008)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4-0154-03

【摘要】目的探讨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1500例输血患者的观察护理,总结经验,提高临床用血安全度。结果1500例接受输血的患者中10例出现过敏反应和不同原因出现的发热反应,2例出现免疫性溶血反应,1例输注大量红细胞后出现出血,2例出现输血后紫癜,1例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1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出现输血性血色病。结论1500例输血患者输血反应发生率为1.13%,要减少输血反应发生,临床上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严格遵守输血规章制度。

【关键词】输血反应护理预防

输血治疗是现代治疗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输血并非绝对安全,其本身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和危险性,近年来由于采用成分输血,输血反应已明显减少,但必须引起重视。本文详细阐述输血反应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预防和护理,使输血反应降到最低水平率,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1临床资料

2000年-2009年来我院1500例接受输血患者,中位年龄38岁(17-78岁),其中白血病及化疗后患者500人次,再生障碍性贫血200人次,各类慢性失血患者100人次,其余均为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细胞贫血患者。

2方法

所有患者所输注的均为呼伦贝尔市中心血站提供的悬浮红细胞及浓缩红细胞。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操作,输注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皮肤状况,随时听取病人主诉,加强巡视,详细记录。

3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3.1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包括: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低血压休克,获得其中的1项以上者确诊为过敏反应。一旦出现上述反应应立即减慢输血速度,给予地塞米松入壶,非那根肌注,重者立即停止输血,并给予1/1000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并给予补液、升压、吸氧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有效。

3.2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输血后短期内或输血过程中即发生寒战、发热,发热者体温可达38-41℃,患者均出现恶心、呕吐、皮肤潮红,反应持续1-2小时,然后出汗、退烧。发热的高低与输血速度计输入白细胞数量及热源量成正比,有时可在输血后几小时后才反应。反应发生时应立即停止输血,密切观察病情。寒战时给予保暖、镇静剂,发热时可用退热药。

3.3输血后紫癜均在输血后7天左右发病,发病急剧,有明显的畏寒、高热、荨麻疹;时有头痛、胸痛、呼吸困难。有不同部位的出血、皮肤广泛的瘀点与瘀斑、齿龈出血、鼻出血、黑便;均伴血小板降低,患者血浆和血清中有抗血小板抗体IgG,做骨髓细胞血检查:增生明显活跃,巨核细胞增多,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给予甲强龙静点,免疫球蛋白静点。

3.4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热、皮肤潮红、皮疹、严重腹泻、肝脾肿大等。最高体温达40℃,给予甲氨蝶呤静点,环孢素、强的松口服。复查血常规及转氨酶直至正常。

3.5输血性血色病临床上出现皮肤色素沉着、肝功能损害、糖尿病、心律不齐、心功能不全、性功能减退。临床上输用年轻红细胞,口服祛铁剂后症状好转。

3.6大量输血后反应

3.6.1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等主要表现为:输血过程中或后1小时,出现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头痛、头胀、咳嗽、先咳白痰,以后咳粉红色泡沫痰,颈静脉努张等,严重者在短期内死亡,如有上诉症状应立即停止输血,患者取半卧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加压给氧,同时给予20%-30%酒精湿化吸氧,减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遵医嘱给予镇静、扩血管、强心、利尿药物。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流结扎。此外,对无贫血的患者可通过静脉放血200-300ml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3.6.2枸橼酸钠中毒患者可发生肌肉震颤、手足抽搐;严重者血压下降、出血、心室纤颤等。治疗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ml。大量快速输血还应注意高钾血症。

3.6.3出血如创面渗血不止,伤口持续出血、皮肤瘀斑,甚至胃肠道出血,应检测血小板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测定,并根据患者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缺乏情况补充有关凝血因子和血小板,为预防大量输血可能引起的凝血异常者,可输用保存5天内的较新鲜血,或根据医嘱间隔输入新鲜血或血小板悬液。

3.6.4血管微栓塞由于血液储存1周后白细胞和血小板可以形成微小凝块,输大量这种血时,有大量微小凝块循环到肺,堵塞肺毛细血管,引起肺功能不全。若用于心脏手术做体外循环,则微小凝块可直接引起脑栓塞。因此,当大量输血时,可采用5天内的血液或采用微孔滤器。

3.6.5低温反应由于快速大量输入从冰柜中取出的冷血液,如每5分钟输入量达1升时,正常体温将降至30℃以下,可发生心室纤颤。一般抢救输血常不须达到上述程度,如确实需要时,则稍加温后输注为宜。

3.7细菌污染反应其反应的程度因细菌的种类、输血量和受血者的抵抗力不同而不同,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休克、DIC、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死亡率高。一旦发现此类反应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将剩余血与患者血标本送化验室检查、作血培养和药敏试验,高热者按高热患者处理。

3.8溶血反应输入异型血,造成血管内溶血,一般输入10-15ml即可产生症状。发生溶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与医生联系,并保留余血。采集患者血标本重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安慰患者,以缓解其恐惧和焦虑;维持静脉输液以备抢救时给药;口服或静脉滴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双侧腰部封闭,并用热水袋敷双侧肾区,防止肾血管痉挛、保护肾脏;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并记录。对少尿、无尿者,按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如出现休克症状即配合抗休克抢救。

4结果

4.1过敏反应所有输血患者发生过敏反应共9人次,所有过敏反应均出现荨麻疹,1人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痛,1人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1人出现低血压休克。所有患者均减慢输血速度,给予地塞米松入壶,非那根肌注,重者立即停止输血,并给予1/1000肾上腺素皮下注射,给予补液、升压、吸氧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有效。

4.2非溶血性发热反应,1500例输血患者中有3例出现发热反应,反应发生时应立即停止输血,密切观察病情。寒战时给予保暖、镇静剂,发热时可用退热药,如安痛定、扑热息痛等。

4.3输血后紫癜我院1500例患者共有2例出现输血后紫癜,给予甲强龙静点,免疫球蛋白静点,3天后血小板开始升高,1周后血小板恢复正常。

4.4移植物抗宿主病我院1500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给予甲氨蝶呤静点,环孢素、强的松口服。2周后腹泻消失,发热有所好转,咳嗽、咳痰减轻。1个月后血常规及转氨酶恢复正常。

4.5输血性血色病1例多次输血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出现输血性血色病,临床上输用年轻红细胞,口服祛铁剂后症状好转。

4.6大量输血后反应在我院1500例输血患者中,大量输血后出现出血患者1例,通过输注血小板,凝血因子后,出血症状消失。经研究结果分析得出:输血反应的发生率与原发病关系不大。以过敏反应最多,其次是发热反应、输血后紫癜、循环负荷过重等。

5讨论

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结束后,因输入血液或其制品或所用输注用具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建议对有过敏史者在输注血液制品前半小时可口服抗组胺药或皮质激素;选择无过敏史的供应者,反复有过敏反应者可选择洗涤红细胞或冰冻红细胞、洗涤浓缩血小板,禁用血浆及血浆制品,去除白细胞或微聚物并不能防止过敏反应,因为血浆蛋白可透过滤器。

我院1500例输血患者中有3例出现发热反应,为预防输血发热反应,最好是输注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或在采血或输血时用尼龙过滤网去除血中的白细胞,可预防因白细胞凝集素和白细胞抗体引起的输血发热反应。此外,可采用白细胞交叉配血试验,选择白细胞相合的供血者;或用粒细胞免疫荧光结合试验,检测粒细胞特异性抗体等。我院1500例输血患者中有2例出现输血后紫癜,要预防输血后紫癜,最好的办法是查血小板抗原,配型后输注。与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可输注冰冻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最好用辐射仪对血制品进行照射以使淋巴细胞灭活。输血性血色病主要发生于需反复多次输注红细胞才能维持生活的患者,这类患者由于长期、多次、反复输血,而每1升血中约含铁400-500mg,每天人体排泄铁却仅为1mg,输入的铁在体内逐渐增加、沉积,过多的铁以含铁血黄素形式沉积于肝、胰、心肌等。起始时这些脏器里含铁黄素沉着,以后即发生组织功能的损害,而导致输血性血色病。大量输血是指24小时内输库存血量相当患者的总血容量。在大量输血时应注意避免快速输入库存冷血,而且要严格掌握输血量,避免过量,要经常测定红细胞压积,根据其结果决定输血量。

我院1500例输血患者中输血反应的发生率以过敏反应最多,其次是发热反应、输血后紫癜、循环负荷过重等。输血反应的发生率与原发病关系不大。输血治疗是现代治疗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输血并非绝对安全,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输血医学正在产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输血已从全血到成分血,从替补性到治疗性,从自体到异体,从血液到生物制品。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输血涉及范围越广,输血量越大,输血次数越多,输血反应发生率也就越高。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证用血者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输血反应发生,除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外,还应严格掌握输血的安全防范措施。护理人员是输血治疗的关键执行者,现代输血技术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既有高度的责任心,还要熟练掌握输血的理论知识,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做到科学护理,人性化服务,才能保证用血者的安全,输用有效安全,才能使输血造福病人,服务人类。

参考文献

[1]张之南.血液病学.2003,1961-1984.

[2]梁君玲,孙静.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4.